請問認識論上論證空的論式

姓名或匿稱: 
小羅

    導師的:性空學探源-第二目 傳說中之法空論者

最後一段說道,《成實論》中介紹的「無論者」,理論上思想上還有很多缺憾;在認識論上指出事物的不決定,是空更重要的論式,他沒有應用到。

請問在認識論上指出事物的不決定的論式,是怎樣的呢?

謝謝。

 

Comments

在《阿含經》中,佛陀所開示的「生命緣起」(在有機流動中),依「六根」,觸對「六塵」引發「六識」,「根、境、識」三事和合生「觸」,而展開「十二緣起」(或是十支緣起)的「認識論」。由於必須「三事和合」(三種因緣和合相應),才能有「觸」(六入緣觸)的產生,因此生命現實經驗的呈現,不是單一因緣條件就能成就的,既是「眾緣成就」,也就宣示了「事物的不決定」的「空義」。例如《雜阿含335經》即被稱之為「第一義空法經」:從「眼(根)」(代表六根)觀察起,所謂「眼,生時無有來處,滅時無有去處,如是眼,不實而生,生已盡滅」,據此,導師在《性空學探源》第二章中特別提出了「無我為根本之處空」,而表示:「從六處法門,容易生起法空的見解。」,這就是「(從六根在)認識論上指出事物的不決定,是空更重要的論式」。

 

以下試擧導師的一些看法供參:

 

《雜阿含335經》:

云何為第一義空經?諸比丘!眼生時無有來處,滅時無有去處。如是眼,不實而生,生已盡滅,有業報而無作者,此陰滅已,異陰相續,除俗數法。耳、鼻、舌、身、意,亦如是說,除俗數法。俗數法者,謂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如無明緣行,行緣識,廣說乃至純大苦聚集起。又復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無明滅故行滅,行滅故識滅,如是廣說乃至純大苦聚滅。比丘!是名第一義空法經。

 

佛陀的蘊、界、處說,本是以有情為體,且從認識論的立場而分別的。

(<<華雨集第四冊>>p.239)

 

從認識論來說明,以六處為生命中心,緣名色支為對象而生起認識主體的識支,三和合而觸支,觸俱生受支,如是而愛支、取支、有支,觸境繫心,奔流生死而不止。這十支緣起,不正和六處法門所說的意義一樣嗎?五蘊、六處,都是緣起的一分,綜合而貫通之,加上無明與行,在生命流變過程上,作一種更圓滿的說明與體認,就是緣起法門。(<<性空學探源>>p.51)

 

將十二處分為內根與外境二類。在內外相待接觸的關係下生起識來,經中喻如兩手(根境)相拍成聲(識)。二合生識,三和合觸,有了根、境、識三的關係,就有觸(照阿含的本義看,識與根境之聯絡就是觸,與經部假觸說相近)。如是六受、六想、六思,都跟著生起了。這個就是我,就在這內外處關涉的綜合上建立曰我。六處法門確與五蘊法不同,開頭就以有情生命自體──六根和合為出發。緣起的存在,不是單獨的,人的存在,必然就有世界的存在,於是六根的對象有六境存在。有生命自體,有待於自我的外界,內外接觸,就有心識的精神活動;於是六觸、六受、六想、六思都起來了。

(<<性空學探源>>p.44 ~ p.45)

 

受緣愛、觸緣受,與上面所說相同。觸是認識的開始,就是感覺。感覺的發生,要依感覺機構的活動,所以觸是以六入為緣的。雖然,六入的存在,並不因認識的生起而有。但六入不是我們現量能夠了知,要依客觀的名色反映而引起認識作用,才能比量知道,所以六入是以名色為緣。所認識的名色,不能離開能知的六識而知它的存在。我們所認識的一切,沒有不經過認識而能知它的形相。簡單的說,離去主觀的認識,客觀的存在是無意義的。因此,名色要依識為緣。依認識論的見地,說明識、名色、六入、觸的次第,受了形式上的拘束,意義不大明顯。假使能從佛教認識論的見解,作較自由的觀察,那可以說識支是識,名色支是境,六入支是根,因這三者的和合便能生觸。在觸支以前,建立識、名色、六入三支,不外乎敘述構成認識的條件。又依《雜阿含經》「內有此識身,外有名色,此二因緣生觸,此六觸入所觸」看來,識與名色,是主觀客觀的對立,經過感覺機關六入的聯合,才能生觸,觸是認識作用的開始;識是有認識作用的心識當體。總之,「二和生識,三和合觸」,是佛教的常談。用它來配合緣起支的次第,形式上總難免有些參差。倘能從多方面去解釋它,這識、名色、六入、觸四支的意義,也就顯而易見了。

(<<唯識學探源>>p.20 ~ p.21)

 

聞思隨筆版主:常不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