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業流轉 vs. 乘願再來

隨業流轉 vs. 乘願再來

「迴小向大」是否可能、以及如何何能,乃佛法上重要卻也繁複的問題,所依經典不一會有不同結論。如依《阿含經》:「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漏盡阿羅漢是解脫的聖者,不再受世間輪迴之苦(「不受後有」),如是排除阿羅漢「迴小向大」之可能;《般若經》延續此一說法而表示:「若人已入正位,則不堪任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何以故?已於生死作障隔故。」

 

此意味著到人世間來,只有「隨業流轉」一途,也因此有「留惑潤生」之說;意即沒有「惑業」的殘存,「菩薩」是難以/無法在生死海中度化眾生,這似暗示了「乘願再來」是不可能或不可行的。

 

然「願」有大有小,所謂「乘願再來」不只針對入聖位的大菩薩來說,一般凡夫菩薩(「十善菩薩」)亦得以發心「乘願再來」。只不過解脫的阿羅漢是否也能「迴小向大」轉學菩薩道,生生世世「乘願再來」?若依《阿含經》「不受後有」(初果「七番生死」)以及《般若經》「已於生死作障隔故」,答案明顯是否定的。

 

但依《法華經》「無有餘乘,唯一佛乘」,一切眾生都當成佛、也必定成佛,自是肯定阿羅漢之「迴小向大」。再依《般若經》:「是人若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我亦隨喜,終不斷其功德。所以者何?上人應求上法。」也沒有否定阿羅漢之「迴小向大」。

 

不過般若、法華對「迴小向大」的肯認截然不同,《法華經》斬釘截鐵認為是必然的、不得不的,因為只有「一佛乘」;而《般若經》是「隨喜功德」,意即阿羅漢可以發大心、立大願,但不代表一定能實現,僅順著這一份大心宏願的首肯(猶如一小孩立志長大當總統一樣),有心想要、未必實能做到,之所以「隨喜」是因為利濟眾生一定是件好事。

 

「隨業流轉」與「乘願再來」背後涉及願力與業力的張力;兩者之間的拉距,彷彿「情理」之間的抗衡,畢竟佛法確實存在「情理」之兩面,《大智度論》表示般若、法華所說「二事皆實」,或可以此作解。

相關文章  願力 vs. 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