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雨中的磐石──佛法
(二OOO年十二月正信佛青會會員大會感言) 呂勝強
這一年來,台灣經歷了數十年來最大的變局──族群、勞資、朝野的極度對立,我們看到世局動盪、人心不安,誠如古代老子所言:「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以致於現代人正確的價值觀難以建立,對於這樣一個「二(多)元對立」的年代(古來就是如此,如今更為激烈),若以佛法智慧的眼光透視其原因,可以總結的說:「出之於見(思想知見)諍與欲(情感EQ等)諍」的作祟。
今天看到許多舊雨新知撥空來參與會員大會,讓人有「風雨故人來」的感動,同時也覺得十年來,正信佛教青年會的默默耕耘,亦能『平淡之中,見有菜根香』,它給了我們相當的鼓勵。
佛法的修習需要長遠心,在這不景氣的一年,正信對內的活動仍然一如往昔,就內在宗教的活動方面,繼續推廣佛法的正確知見,依佛法做生活的改進;至於對外(觀音線)的社會關懷活動,即使受限於經濟不景氣,我們也量力而為。印老曾引用古德的話說:『不讀華嚴經,不知佛法的富貴』,讓我想到過去幾年,佛教界(富貴)風風光光,大團體募款非常方便,如今因緣無常,情勢改變,也令人反思『不讀阿含經,不知佛法之質樸(淡泊如實)』(作者撰詞)。此二者其實並無矛盾(如同解脫道與菩薩道),佛法團體若有錢、有智慧,可以做各項如法布施的工作;萬一沒錢,借用印老所言:『立本於根本佛教之純樸』,學佛者就內在來做自我的修練,不為自己築高台,即使歷經風風雨雨,亦能不受影響,以「佛法」為依止,堅定「自己」,做一個眾人皆醉我獨醒的「智慧人」。
會友們今日參與大會,讓大會得以依世俗法律順利進行,這即是菩薩道,因為大家的參加而成就了團體。正信是十方道場,秉持佛法的精神,以長遠心來共修佛法,面對這如風火輪般變化萬端的年代,佛教徒應超越貧與富,《六祖壇經》不也談到要『離三十六對(立)』嗎!若能超越現今台灣的族群等對立,就能漸漸遠離世間的見諍、欲諍所產生的動亂,超越我(以自我為中心)、我所(以自己的團體等族群為中心),做一個真正的佛弟子,願以此與在座的會友們共勉!
- lushch's blog
- Log in or register to post comments
- 2255 re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