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便妄語」

「方便妄語」

「方便妄語」,是不得已、甚至是不可避免的講假話,講不真實的話,雖未必一定是謊話,而是有其難處,或可說是菩薩的苦衷,透過方便妄語成為一種利他助人的善行,或可視為某種「隨他意語」的形式。 

如我們常說的「善意謊言」,欺騙是為了要幫助別人,例如為了要救人,讓一個人幸免於難,故採取善巧的回應方式,可知方便妄語的拿捏取捨在於動機的良善,此也合於佛法「意業為重」的基本立場。[1] 

事實上不只是方便的妄語,菩薩為了救度眾生,有時必須以退為進、不拘小節,任何行為的抉擇都是為了惡的避免、善的擴大,凡能夠達到此等目的,所有的行為的抉擇都是可以允許的,甚至是被鼓勵的。 

可知佛教的倫理學帶有實用性目的,重視生活世界的務實因應;「方便妄語」既是言說,也關乎善惡道德,亦涉及到實踐性的心性修養。 

如果「方便妄語」是可以接受的,五戒當中方便的殺生、方便的偷盜等,似乎都是可允許的。菩薩的修行,沒有一個成規成矩的制式規約,純然的「義之與比」,而這意味著以「結果主義」解讀大乘倫理學是可理解的詮釋進路。

佛教五戒當中有不妄語,大乘佛法又通融方便妄語,不妄語與方便妄語之間,如何有一致性的理解?什麼是方便妄語?成了值得探討的問題。

菩薩渡化眾生、滿眾生所願,不免要「隨他意語」,順著眾生說他想聽的話,進而贏得認同、度化之。這種「方便妄語」在倫理學實踐上該如何評價?是否屬於善業?是否可以當作是某種形式的「正語」?還是菩薩修行當中「愛語」的某種形式?

從「方便妄語」來審視大乘倫理學的思想特點,當中涉及到義務論與目的論等倫理思維方式,也涉及到語用學、宗教實踐哲學等向度,此等就留待往後進一步論究。 

相關文章 佛教倫理學之多重與一貫


[1] 佛教的業初分三種形式分別是身口意,以意業來決定是否是惡業的造作,因此決定妄語的道德評價,其是否足以稱之為方便,主要在於意念動機為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