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8 大乘多修習

辛三
壬一:大乘多修習,念佛與念息。

  可作為修止的所緣境,雖然很多,聲聞法是多修不淨與持息念的;因為這是對治貪欲及散亂,而最易發定的。但「大乘」佛教界,「多修習」的是:「念佛與念息」。念息,多少有著重身體的傾向。大乘以成佛為標的,所以念佛為大乘要門。如易行道的稱名念佛,若得一心不亂,也就是念佛三昧。不過念佛法門的重點,是念佛的身相與功德,舊稱觀相與觀想念佛。如依此而念佛由心起,念佛如實相,那就是實相念佛,趣入出世的勝義禪觀了。淺一些,念佛有懺業障,集善根的功能;深一些,就緣相成定,更進而趣入證悟。念佛法門,是由淺入深,貫徹一切。所以在大乘五淨行中,早就有以念佛來替代界分別了。念佛,還念菩薩,如文殊,觀音,普賢等菩薩,並可依相攝心而修習。進一步,金剛,夜叉,是佛菩薩的化現,所以也可依以修習。但這就成為修天了,因為佛再不是解脫相,慈和相,而化為忿怒相,貪欲相。到此,佛與天幾乎合一。不過大乘並非天乘,修止並非修觀。所以儘管也稱為念佛,但到底重定[P323]而流入天乘,還是化天乘行而入佛乘,那就要看有否依大乘的特質──三心相應而修了。

  
壬二
癸一:念佛由意念,真佛非像佛;觀相而持心,善識於方便。

  繫「念佛」為所緣而修習時,應知這是「由意念」的。一般散心的稱名念佛,也還要重在意念,何況緣佛相而修止?在起初,審取佛的相好而修習,切勿因為佛相的不易現起,現起而不易堅定,就置佛像在前,望著佛像而修習。修止成定,是定中意識,不是屬於五識的。所以如眼識取色相而修,就是心『由外門轉』,這是怎麼也不會入定的。要知繫念所緣相,是向內攝心的,是由意識所安立的影像,所以止觀的所緣相,也叫做『影像』。凡是修止的,都是意識所安立的影像相而使他安住,不但念佛是這樣的。有些修止的,略得安定,前五識相續等流,沒有隨念及計度分別,就以為無分別定,極為可笑!還有,初學時從石刻的,或木雕的,紙繪的佛像,取相明了,然後再緣此攝心而修習。但在修時,應覺得所念的是「真佛」,並「非」木石等「佛像」。這才能[P324]修習成就時,佛現前住,放光說法等。如作為佛像而修,就失去這些功德了。總之,「觀」佛「相」為境「而持心」令住,應該知道的方便是很多的,所以說:「善識於方便」。例如初取佛相而修習時,不必過求細微,能略現佛相大體就得。等到佛相現前,漸漸堅定,如某部分特別明顯,就不妨緣此而修。如破竹,能破了初節,餘節就可迎刃而解。觀佛相等也一樣,如粗相安住明顯了,再觀細相;心力愈強,就是《華嚴經》等所說的佛相,也都有修習成就的可能。所以起初必須專一,切勿念此念彼,或急求明顯,急求細微,反而成為定障。又如佛相是意識現起的影像,隨心力而成,所以必須是因果相應的。如緣阿彌陀佛相而釋迦佛現前,緣佛相而菩薩相現,緣立佛而坐佛相現;修的與現起的不一致,都是不相應。切不可跟著現起的境相而住,應該仍依起初修習的所緣相而攝心。

  

Comments

前面在202頁〈三乘共法〉提到不淨及持息二甘露門。 這一節提到大乘佛教多以念佛與念息作為修止的所緣境。《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862頁說:

聲聞的修法,主要是「二甘露門」,經「三度門」而組成「五停心」──不淨,慈心,因緣,持息念,界分別。但西元五世紀初,鳩摩羅什Kumarajiva譯出的『坐禪三昧經』,『禪秘要法經』,『思惟要略法』﹔曇摩蜜多Dharmamitra傳出的『五門禪經要用法』,都以「念佛」替代了「界分別」。

謹節錄《坐禪三昧經卷上》所說:

若多婬欲人,不淨法門治;

若多瞋恚人,慈心法門治;

若多愚癡人,思惟觀因緣法門治;

若多思覺人,念息法門治;

若多等分人,念佛法門治。

諸如是等種種病,種種法門治。

多聞思版主

《坐禪三昧經卷上》若多思覺人,念息法門治;    若多等分人,念佛法門治。

請問

1.多思覺人事指思慮過多的人嗎?

2.多等分人是指什麼?謝謝

如2011-07-05引《華雨集第二冊》p.7 ~ p.8的說明(連結: 五停心/五種淨行所緣http://ask.yinshun-edu.org.tw/zh-hant/node/651#comment-300),多思覺人指的是不正思覺(覺想、尋思)偏多的人,導師說是有「多種多樣的雜想」。不正思覺如《坐禪三昧經卷上》說的:「思覺者,欲思覺、恚思覺、惱思覺、親里思覺、國土思覺、不死思覺。

多等分人則是說在婬欲、瞋恚、愚癡、思覺等具有多個程度相當的缺失的人。

多聞思版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