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句法

姓名或匿稱: 
慧岩居士

在印顺导师《佛法概论》中第五章有“一切有情皆以食而住”之句,谓之属于“十句法”。请问何为“十句法”?该“十句法”是佛法独有,还是当时印度教育小朋友(小沙弥必背)的一种通用教材?

Comments

一、「十句法」是經由早期佛教的「增一法」這種法數的類集與整理,而逐漸定型的,但是其內涵,在各部《阿含經》及律典中,則不盡相同。據導師的研究,「十句法」確實「傳為沙彌所必誦」(《原始佛教聖典之集成》p.552)。

但若專指導師在此所說的「一切有情皆依食而住」等「十句法」其內容可能出自《摩訶僧祇律》(大眾部的廣律)等:

「…問言:誰是汝和上?誰是汝師?沙彌有幾戒?沙彌應數有幾?初名何等:一者、一切眾生皆仰食。二、二名色。三、三痛想。四、四聖諦。五、五陰。六、六入。七、七覺意。八、八正道。九、九眾生居。十、十一切入沙彌法。…」(大正22-417a)

 

二、但是導師在《原始佛教聖典之集成》p.775也指出:

這「一問一答一記論,乃至十問十答十記論」,一法是「一切眾生皆依食住」;二法是「名色」。依此去觀察,『長阿含經』的(九)『眾集經』,(一0)『十上經』,都是依這一類的增一法為根本而集成的。然在『增支部』與『增壹阿含經』,都沒有「一切眾生皆依食住」及「名色」,可見增一法的應用,不限於一類…。」

聞思隨筆版主:常不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