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0 緣識有名色

辛二: 緣識有名色,從是有六處,根境相涉觸,從觸生於受,緣受起於愛,愛增則名取 ,因是集後有,生老死相隨。

  十二支中的識,是一期生命的開始。有些經典,從識支說起。這因為,推求現實的身心活動,到達識的結生相續階段,已到了生死業報識的核心。後代唯識學者,以異熟的阿賴耶識為中心,來說明生死雜染的一切,可說是吻合佛意的。「緣」此結生的「識」,就「有名色」支的生起。名是心理的,色是生理(物理)的。由於識的結生,身心就開始發展。照經上說:不但因識而有名色,也因名色而有識。這意思是說:我們的一切身心活動,是要依於有取識( [P170] 唯識學中叫作阿陀那識)的攝取而存在。反之,也因為身心的活動,有取識才能存在。正像沒有領袖,就不可能有群眾的組織活動;如沒有群眾,領袖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義。但在十二緣起支中,著重在識緣名色。應解說為:名色是精血和合以後,還是肉團的階段。

  「從」此名色而進一步的開展,就生起眼,耳,鼻,舌,加上身,意,「有」了「六處」的差別,這己到了形成人體形態的階段。

  胎中雖有眼耳等根,還不能見色聞聲等。一到出了胎,從此六「根」開始了與六塵「境」界「相」關「涉」的活動,根境相觸而起一般的認識,叫做「觸」。根境識三者,因觸而和合,也可說因三者的和合而有觸。認識開始,就到了重要的關頭。在觸對境界時,首先發生了合意的,或不合意的,或非合意不合意的反應,這叫可意觸,不可意觸,俱非觸。不幸得很,眾生的認識,是不離無明蒙蔽的──『無明相應觸』。所以觸對境界後,就會依自我中心的執取,起種種的複雜心理,造種種的善惡行為;生死輪迴,是不能避免的了。佛 [P171] 所以教誡弟子,要『守護根門』。在根境相觸時,如有智慧的觀照,就稱為『明相應觸』,那就能從此透出,裂破十二緣起的連鎖。

  「從觸」的可意或不可意,當下就能「生於受」。可意的,起喜受樂受;不可意的,起苦受憂受;非可意不可意的,就起捨受。如有智慧而正念現前的,就不起味著,不為情感的苦樂所惑亂;否則就危險了。

  沒有正念正知的,都是依「緣」此或苦或樂的「受」味,生「起」深深的「愛」著:愛著自我,愛著境界。這時候,已以主動的姿態,對生命與塵世,傾向愛戀而作不得主。此後,只有愈陷愈深,無法自拔。上面從識的結生,說明了身心的開展過程,以及對境而引起內心的活動情況。觸是認識的,受是情感的,愛以下是意志的活動了。

  內心有了「愛」染,愛心的「增」強,就進展到「名」為「取」。取有四:執取自我,叫我語取。一般的追求五欲,叫欲取。而宗教與哲學家們,不是執取種種錯誤的見解──見取;就是執取種種無意義的戒條,苦行──戒禁取 [P172] 。這是從愛染生命與塵世,進而作思想的或行為的取著,造成世間一切苦難的結局。

  愛與取,正是依著煩惱而有的一切活動。「因」此煩惱的活動,就起「集」成「後有」的業種。這在十二支中,叫有支。有,是三有:欲有,色有,無色有,就是三界的生命自體。但這裡所說的,不是現實生命的存在(有),而是能起後世生命的業力,也可說是未來生命的潛在。有了這,那末現生死了以後,未來識又會結「生」。生了,就不能不「老」不「死」。生老死的「相隨」而來,便是未來生死相續的簡說。

  十二支,可以分為三世,有兩重因果:過去因(無明與行)生現在果(識,名色,六處,觸,受),現在因(愛,取,及有)生未來果(生,死老)。同時,前生以前有前生,後世以後(如不了脫生死)有後世,三世因果相續說明,就是無限生死相續的歷程全貌。

  
戊二
己一: 滅應滅於惑,惑滅則苦滅,解脫於癡愛,現證寂滅樂。 [P173]

  現在來說滅諦。滅有兩個意義:一、是滅除;二、是寂滅。滅除了苦痛的根源,才能解脫生死苦,實現涅槃的寂滅。從滅除來說:眾生在生死輪迴中,從苦生苦,苦個不了,這是要滅除的對象。然解除眾生的生死苦迫,佛法並不著重到外界去改善。因為外物的改善,是不能徹底解決問題的。也不從這個色身去努力,如外道的修精練氣,求長生不老那樣。因為有生必有滅,長生與永生,不過是眾生的顛倒妄想。雖然苦報是業力所感的,但問題卻是煩惱。有了煩惱,就會發業,潤生;如斷了煩惱,就使有無量業種,也就乾枯而不再起用。所以佛肯定地指出:要「滅」除生死大苦,「應」該「滅於惑」──煩惱。如「惑滅」了,那就不再造業了,過去所有的業也就乾枯無用了。這樣,生死「苦」果,就會徹底的「滅」除。

  說到煩惱的滅除,當然也要從根本的煩惱去著手。如伐大樹一樣,專門斫枝摘葉,是不能達成目的的。如斷了樹根,那就使是暫時發葉,也終究是會死去的。說到煩惱的根本,當然是愚癡無明了。無明,主要是迷於無我的無明, [P174] 還有染著於境界的貪愛。一是障於智的,一是障於行的。從修學佛法來說,應該先通達無我,得到無我真智的契證。然後從日常行中,不斷的銷除染愛。但到圓滿時,這都是解除了的。經中時常說:『離貪欲者,心解脫;離無明者,慧解脫』(16)。所以現在說:「解脫於癡愛」。無論是知見,無論是行為,都不再受煩惱的繫縛,而且是把煩惱徹底的去除了。這樣,就能「現證」到涅槃的「寂滅樂」。現證,是親切的,當前的證會,是無漏的直觀體驗。體驗到的,就是寂滅,得到解脫自在的安樂。涅槃寂滅,是現實所證驗的,並非推託到死了以後,這是佛法的特色。內心的煩惱銷融了,直覺到無障無礙,平等不動,自在的聖境,叫做寂滅。這好像從火宅中逃出來,領略到安全與清涼;也像從煩囂鬥爭中出來,享受到和諧而平靜的境地一樣。經論中每以寂,靜,妙,離,來形容這滅──涅槃。所說的樂,也不是衝動性的樂感,而是捨去煩惱重擔而得來的自在──『離繫之樂』。

  
己二: 能滅苦集者,唯有一乘道。三學八正道,能入於涅槃。 [P175]

  苦痛的原因(集)消除了,生死大苦也就從此結束,得到了涅槃的大解脫。但無始以來,苦與集是不斷的延續,如不修對治道,是不會自動結束的。所以要說到道諦,道才是佛弟子修學的心要,如生病而請醫生,主要是為了服藥一樣。

  「能滅苦集」的道,是些什麼呢?雖然眾生的根性不同,有利有鈍;有聲聞,緣覺,菩薩,佛也應機而說有多少不同的法門。但真正能出離生死的,是「唯有一乘道」,也可說只有一乘,一道。乘是車乘,能運載人物,從此到彼。佛所說的法門,能使眾生從生死中出來,到達究竟解脫的境地,所以稱法門為乘。同樣的,道是道路,是從此到彼,通往目的地所必經的;所以修持的方法,也稱為道。我們知道,眾生是同樣的生死;生死的根源,是同樣的迷執。苦與集的體性是一樣的,那出離生死苦的法門,那裡會有不同呢?所以佛在《阿含經》中,曾明確地宣說一乘法(17),也就是『一道出生死』,『同登解脫床』。 [P176]

  出離生死的一乘法──不二法,從證悟真理來說,是無二無別的(『同入一法性』);從修行的方法來說,是同樣的。適應眾生的不同根性,佛是說有種種方法的。但除了方便引導的以外,論到出離生死的道體,並無差別,總不出於「三學」(學是學習,不是學問)。三學,應稱為『三增上學』,就是增上戒學,增上心(定)學,增上慧學。增上,是有力的,能為他所因依的意思。因為三學有相依相因的關係,是求解脫者必不可缺的學程。決沒有不修戒而能成就定,不修定而能成就慧,不修慧而能得解脫的道理。然佛在說明道諦時,最常用的內容分類,還是「八正道」。八正道,應稱為『八聖道分』,或『八聖道支』。這是成聖的正道,有不可缺的八種成分。這就是: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八正道就是三學,如正見,正思惟是慧學;正語,正業,正命是戒學;正念,正定是定學;正精進是遍通三學的。此八支聖道,是三學,也就是一乘。佛為須跋陀羅說:外道們沒有八正道,所以沒有聖果,沒有解脫。我(佛)法中有八正道,所以有聖果,有解脫(18) [P177] 。這可見八正道是「能入於涅槃」的唯一法門了。這在大乘的《楞伽經》中,也還是這樣說:『唯有一大乘,清涼八支道』(19)

圖片
                             正  見 ─┐
            ┌─戒學┐          正思惟 ─┤
            │    └─────────┬─正  語  │
      一乘  ─┼─定學──────┐  ├─正  業  │
            │           │  ├─正  命  │
            └─慧學─────┐ │  └─正精進 ─┤
                      │  ├────┘      │
                      │  ├───正  念  │
                      │  └───正  定  │
                      └───── ─ ──  ──┘


 註解~4.(16)《雜阿含經》卷二六(大正二�一九0中)。

註解~4.(17)《雜阿含經》卷四四(大正二�三二二中)。

註解~4.(18)《長阿含經》卷四《遊行經》(大正一�二五上──中)。

註解~4.(19)《大乘入楞伽經》卷五(大正一六�六一七中)。

 

導師:

回應

云何? 謂四無色陰: 受陰, 想陰, 行陰, 識陰。

云何色?謂四大,四大所造色,是名為色。《雜阿含二九八

 名色者何?謂即五蘊。《阿毘達磨順正理論卷第十二》

「名色」的,是色蘊;是受、想、行、識四蘊。這五蘊──名色,可以總攝一切精神與物質。《唯識學探源》p16

多聞思版主

《成佛之道增注本》169~170頁提到:

「照經上說:不但因識而有名色,也因名色而有識。這意思是說:我們的一切身心活動,是要依於有取識(唯識學中叫作阿陀那識)的攝取而存在。反之,也因為身心的活動,有取識才能存在。」

《中觀論頌講記》p530頁也有段相關的論述:

「初生的心識,含有自我的生命愛,所以經中或稱之為『有取識』,本頌說是識著。因「有」這「識著」入於母胎的關係,在母胎中,心色和合的有情,就漸漸的「增長」「名色」。這就是說:由入胎識執持父精母血而成為有生命的肉體,有機的生物。如實的說,沒有識,名色就不能增長;沒有名色,識也不能繼續存在。心色和合是名色支。名是受、想、行、識的四蘊,色是色蘊。名中的識,是粗顯的六識,不是微細的細心。所以經中說:『識緣名色,名色緣識』。由識而名色增長,由名色而識得存,二者相依相存,如二束蘆,相依相持。這名色與識互為緣起,不是某一階段是這樣,從生到老死都是這樣;缺少了任何一面,生命就要崩潰。就以我們現在來說:離了執持的心識,名色能不腐爛嗎?離了窟也似的名色,心識能繼續活動嗎?這都是不可能的。」

這裡引經說「識緣名色,名色緣識」可參考《長阿含大緣方便經》佛陀對阿難尊者的開示:

「阿難!緣識有名色。此為何義?若識不入母胎者,有名色不?」答曰:「無也。」…「阿難!緣名色有識,此為何義?若識不住名色,則識無住處。若無住處,寧有生、老、病、死、憂、悲、苦惱不?」答曰:「無也。」「阿難!若無名色,寧有識不?」答曰:「無也。」

「如二束蘆,相依相持」的譬喻可參考《說一切有部發智大毘婆沙論卷第二十三》:

 「識與名色更互為緣 如二束蘆相依而住。」

另《雜阿含288經》尊者舍利弗問尊者摩訶拘絺羅的對話裡有以三蘆相依而立的譬喻說明:

「譬如三蘆,立於空地,展轉相依,而得豎立。若去其一,二亦不立;若去其二,一亦不立。展轉相依,而得豎立。識緣名色亦復如是,展轉相依,而得生長。」

多聞思版主

《成佛之道(增註本)》171頁說明十二支緣起法的「取」支有四:欲取、見取、戒禁取、我語取。「我語取」巴利文為attavādupādānaṃ,或譯作「我取」,是對(自)「我」的教說(語)的執「取」,如書裡解釋說:「執取自我,叫我語取。」謹節錄幾段文以為參考:

緣愛取者,云何為取?四取:欲取,見取,戒取,我取。《雜阿含298經》

謂有情數,諸法聚集,於此我語,有能執著,名我語取。…復有異門,釋我語取,謂依此故,能引我言,此即我見,名為我語。《說一切有部順正理論卷第二十六》

經說取有四種,而最根本的,為我語取。我是假名,而眾生卻依此假名,妄執有實在的自我。(<<大乘起信論講記>>p.160)

多聞思版主

若從根、境、識三事和合而生觸的當下沒有把握好,而讓此觸成為無明相應的觸,這就將成為「苦」的「集」了。

云何苦集道跡?緣眼、色,生眼識,三事和合:觸。

緣觸:受。

緣受:愛。

緣愛:取。

緣取:有。

緣有:生。

緣生:老、病、死、憂、悲、惱苦集。

如是,耳、鼻、舌、身、意亦復如是。

是名苦集道跡。《雜阿含218經》

多聞思版主

(p173)說到煩惱的根本,當然是愚癡無明了。無明,主要是迷於無我的無明, [P174] 還有染著於境界的貪愛。,

無明-----是惑,不知"緣起性空"之正見-----有我

這裡怎麼說"無明,主要是迷於無我的無明.

不是應該是:迷於"有我"的無明嗎?

請版主釋疑   感謝

「迷」是迷惑、不明 ,「於」是對(於), 「無我」是佛法緣起無我的教說。「迷於無我」就是對無我的教說迷惑、不明(因此叫做無明)。謹此簡答。 

多聞思版主

感謝版主解惑

請問各位法友 桃園市有研讀印順法師"妙雲集"的小團體嗎?

感謝

 

本中心已請法友探詢該地區研讀印順法師"妙雲集"團體之訊息,若有回報

傳來,將轉知您!

聞思隨筆版主:常不輕

常不輕版主: 感謝您的協助

經查詢知悉以下處所,有研讀導師著作的讀書會,目前研讀的教材為:

『寶積經講記』,為鍾孟正居士帶讀,時間為每週一及週三下午

2:30~4:30,請您電洽慈氏素食 (03)3618452 直接詢問鍾居士。

是否相應於您之需求,請斟酌(本中心與鍾居士尚無互動因緣)!
 

慈氏素食 (03)3618452
地址 : 桃園縣八德市永福街120號
鍾孟正居士 (03)3732623


 

聞思隨筆版主:常不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