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師在佛法概論頁88提到「如龍樹的解說無生,即生、無生等五句皆絕。」,請問此五句為何?

姓名或匿稱: 
林文亮

導師在佛法概論頁88提到「如龍樹的解說無生,即生、無生等五句皆絕。」,請問

1.此五句為何?

2.與此段主題「存在與否定」有何關連性?

回應

一、存在與否定:《佛法概論》此章節的意旨為「存在與超越」

「存在」,導師從佛法的立場所作的詮釋乃是緣起的「有」。

「有」即存在,佛法以有情為本,所以每稱有情的存在為有。如三有:欲有,色有,無色有。四有:生有,本有,死有,中有。有愛,即於有情自體起愛,即自體愛。無有愛,此「無有」極難解,近人所以或解說為繁榮欲。這仍應依古代的解說,即否定自我的愛。凡是緣起的存在,必有他相對的矛盾性,情愛也不能例外。(《佛法概論》,p.87)

 

「有」即存在,緣起的存在,所以說「此有故彼有」,人一受胎「得蘊、得處、得界」來到了人間,必定要承受「五陰(蘊)熾盛」的苦,想要否定乃至超越它,只有依「八正道」等隨法而行,才能「此滅故彼滅」解脫超越、離苦得樂。

佛法不是否定生命(反人生),如導師所示「一般的人生,愛染是他的特性,是不完善的。情本的有情,含有不可避免的痛苦,有不可調治的缺陷,故應透視他,超脫他。」這從佛法「出世(間)」的真義可以得知:

出世:佛法說有世間,出世間,可是很多人誤會了,以為世間就是我們住的那樣世界,出世間就是到另外什麼地方去。這是錯了,我們一個人在這個世界,就是出了家也在這個世界。成了阿羅漢、菩薩、佛,都是出世間的聖人,但都是在這個世界救度我們。可見出世間的意思,並不是跑到另外一個地方去。   

那麼佛教所說的世間與出世間是什麼意思呢?依中國向來所說,「世」有時間性的意思,如三十年為一世;西洋也有這個意思,叫一百年為一世紀。所以世的意思,就是有時間性的,從過去到現在,現在到未來,在這一時間之內的叫世間。佛法也如此:可變化的叫世,在時間之中,從過去到現在,現在到未來,有到沒有,好到壞,都是一直在變化,變化中的一切,都叫世間。還有,世是蒙蔽的意思。一般人不明過去現在未來三世的因果,不知道從什麼地方來,要怎樣做人,死了要到那裡去,不知道人生的意義,宇宙的本性,糊糊塗塗在這三世因果當中,這就叫做世間。

    怎樣才叫出世呢?出是超過或勝過的意思。能修行佛法,有智慧,通達宇宙人生的真理,心裡清淨,沒有煩惱,體驗永恆的真理,就叫出世。佛菩薩都是在這個世界,但他們都是以無比智慧通達真理,心裡清淨,不像普通人一樣。所以出世間這個名辭,是要我們修學佛法的,進一步能做到人上之人,從凡夫做到聖人,並不是叫我們跑到另外一個世界去。不了解佛法出世的意義,誤會佛教是逃避現實,而引起不正當的批評。(《佛法是救世之光》,pp.289-290)

 

二、佛法所說的「一切法」:緣起所生法

森羅萬有世間的一切,是緣起的存在的「有」,佛法名為「一切法」。

(一)原始聖典《雜阿含經》稱為「一切」、「一切法」、「一切有」:六根觸對六境的緣生法(人類共通現實存在的生命經驗)

時有生聞婆羅門,往詣佛所,共相問訊,問訊已,退坐一面。白佛言:「瞿曇!所謂一切者,云何名一切」?佛告婆羅門:「一切者,謂十二入處:眼、色、耳、聲、鼻、香、舌、味、身、觸、意、法,是名一切。」(《雜阿含319經》)

 

有生聞婆羅門,往詣佛所,共相問訊已,退坐一面。白佛言:「沙門瞿曇!所謂一切法,云何為一切法」?佛告婆羅門:「眼及色、眼識、眼觸、眼觸因緣生受──若苦、苦樂、不苦不樂,耳……。鼻……。舌……。身……。意、法、意識、意觸、意觸因緣生受──若苦、若樂、不苦不樂,是名為一切法。若復有言此非一切法,沙門瞿曇所說一切法,我今捨更立一切法者,此但有言數,問已不知,增其疑惑。所以者何?非其境界故。」(《雜阿含321經》)

 

時有生聞婆羅門,往詣佛所,面相問訊已,退坐一面。白佛言:「瞿曇!所謂一切有,云何一切有」?佛告生聞婆羅門:「我今問汝,隨意答我。婆羅門!於意云何?眼是有不」?答言:「是有,沙門瞿曇」!「色是有不」?答言:「是有,沙門瞿曇」!「婆羅門!有色、有眼識、有眼觸、有眼觸因緣生受──若苦、若樂、不苦不樂不」?答言:「有,沙門瞿曇」!耳、鼻、舌、身、意,亦如是說。如是廣說,乃至非其境界故。(《雜阿含320經》)

導師對於以上三部經的解說:

《雜阿含經》中,佛為生聞(Jātiśroṇa)婆羅門,說「一切」、「一切有」、「一切法」——三經,與《俱舍論》所引相近,如《雜阿含經》卷一三(大正二‧九一上——中)說:

「佛告婆羅門:一切者,謂十二入處。眼、色,耳、聲,鼻、香,舌、味,身、觸,意、法,是名一切。若復說言:此非一切。沙門瞿曇所說一切,我今捨(之),別立餘一切者,彼但有言說,問己不知,增其疑惑,所以者何?非其境界故」。

「一切有」、「一切法」的經說,文句全同。所以,佛說「一切」、「一切有」、「一切法」,只是現實的一切。十二處是一切,一切有的;離了十二處,就沒有什麼可知可說,可修可證的。那些離十二處而有所施設的——超經驗的,形而上的,在佛看來,那是戲論,是無關於實存的幻想,佛總是以「無記」去否定他。……這樣的「一切」,「一切有」,是佛法的根本立場,也是一切部派所共同的。(《說一切有部為主的論書與論師之研究》,p.92)

 

(二)承自「部派佛教」思想(《俱舍論》)的「五位七十五法」及大乘唯識學(《百法明門論》)的「五位百法」等「萬有質素」的分類。以上之「五位分類法」就是龍樹《大智度論》卷27〈序品1所說的「阿毘曇所述之一切法」的「一切法,所謂色法、心法、心數法、心不相應諸行法、無為法」(CBETA, T25, no. 1509, p. 259, c13-16)

 

(三)龍樹《大智度論》集大成,除了「阿毘曇所述之一切法」外,又有「其他論法」:二法、三法、四法及五法

《大智度論》卷27〈序品1〉:

復次,一切法,所謂有法、無法,空法、實法,所緣法、能緣法,聚法、散法等。

復次,一切法,所謂有法、無法、亦有亦無法,空法、實法、非空非實法,所緣法、能緣法、非所緣非能緣法。

復次,一切法,所謂有法、無法、亦有亦無法、非有非無法,空法、不空法、空不空法、非空非不空法,生法、滅法、生滅法、非生非滅法,不生不滅法、非不生非不滅法、不生不滅亦非不生非不滅法、非不生非不滅亦非不不生亦非不不滅法。

復次,一切法,所謂有法、無法、有無法、非有非無法、捨是四句法。空不空,生滅,不生不滅,五句皆亦如是。(CBETA, T25, no. 1509, p. 259, c19-p. 260, a2)

 

以上論文有「二法、三法、四法及五法」四番「復次」,厚觀法師《大智度論講義》的科判如下:

D、其他論法

(A)二法

復次,一切法,所謂有法、無法,空法、實法,所緣法、能緣法,聚法、散法等。

(B)三法

復次,一切法,所謂有法、無法、亦有亦無法,空法、實法、非空非實法,所緣法、能緣法、非所緣非能緣法。

(C)四法

復次,一切法,所謂有法、無法、亦有亦無法、非有非無法;空法、不空法、空不空法、非空非不空法;生法、滅法、生滅法、非生非滅法;

不生不滅法、非不生非不滅法、不生不滅亦非不生非不滅法、非不生非不滅亦非不不生亦非不不滅法。

(D)五法

復次,一切法,所謂有法、無法、有無法、非有非無法、捨是四句法。空不空,生滅,不生不滅──五句皆亦如是。」

(厚觀法師《大智度論講義》卷27〈1初品之大慈大悲義(42)〉,p.772)

 

三、導師所說「龍樹的解說無生,即生、無生等五句皆絕」的「五句」

 厚觀法師特別針對(D)五法「五句皆亦如是」加以解讀:

(D)五法

復次,一切法,所謂有法、無法、有無法、非有非無法、捨是四句法。空不空,生滅,不生不滅──五句皆亦如是。」

五句的意思:

(a)從有、無來說:

1、有法,2、無法,3、亦有亦無,4、非有非無,5、離上四句。

 

(b)從空、不空(空、非空)來說:

1、空,2、不空,3、亦空亦不空,4、非空非不空,5、離上四句。

 

(c)從生、滅來說:

1、生,2、滅,3、亦生亦滅,4、非生非滅,5、離上四句。

 

(d)從不生不滅來說:

1、不生不滅法,2、非不生非不滅法,3、不生不滅亦非不生非不滅法,4、非不生非不滅亦非不不生亦非不不滅法,5、離上四句。

 

四、「存在與否定」與龍樹的解說無生,即生、無生等五句皆絕

導師說:

「有」、「生」,我常用存在、現起來解釋的;有是存在,生是現起。似乎前者的範圍廣,顯在的、潛在的,都是有;後者只是存在中一分現起的。但據龍樹的正見看,存在的有和現起的生,二者的範圍,到底是同一的。意思說:凡是存在的,就是現起的;沒有現起的存在,等於沒有。……《中論》的本義是現起即存在。這生起即存在的緣起法,自然有顯現或隱微的,有我們所從來沒有發見的。「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其實同是緣起,沒有有而不是生的。生是因緣的生起,有是因緣的存在。(《中觀論頌講記》,p.52)

《中論》卷1〈觀因緣品1〉:「不生亦不滅,不常亦不斷,不一亦不異,不來亦不出;能說是因緣,善滅諸戲論,我稽首禮佛,諸說中第一。」(CBETA, T30, no. 1564, p. 1, c8-11)

八不可以作多種不同的觀察,綜合這八不,可以破一切戲論;就是單說一句不生或不常,如能正確的理解,也可破一切。 (《中觀論頌講記》p.52)

依此,龍樹認為存在的「一切法」不離「有、無」、「不空、空(另一種型式的「有、無」)」、「生、滅」、「不生不滅」。而「八不」就是「存在」的一切法的「否定」(自性見)與「超越」。所以前一項討論的「五句皆亦如是」就是要捨離「有、無、生滅、不生不滅」等「四句」乃至「離四句絕百非」(「空亦復空」)的「五句皆絕」。

所以《中論》〈觀行品13〉說:「大聖說空法,為離諸見故,若復見有空,諸佛所不化」。

有了以上的論述,將有助於理解《佛法概論》此處所說的「龍樹的解說無生,即生、無生等五句皆絕」。

(一)龍樹《大智度論》解說「無生法忍(已得等忍)」的五句皆絕

《大智度論》卷5〈序品1〉:

云何名法等忍

善法、不善法,有漏、無漏,有為、無為等法,如是諸法入不二入法門,入實法相門。如是入竟,是中深入諸法實相時,心忍直入,無諍無礙,是名法等忍。如偈說:諸法不生不滅,非不生非不滅,亦不生滅非不生滅,亦非不生滅非非不生滅。

已得解脫(丹注云:於邪見得離,故言解脫也),空、非空(丹注云:於空不取故言非也),是等悉捨,滅諸戲論,言語道斷,深入佛法,心通無礙,不動不退,名無生忍,是助佛道初門。以是故說「已得等忍」。(CBETA, T25, no. 1509, p. 97, b22-c4)

 

很明顯,以上論文所示「諸法不生不滅,非不生非不滅,亦不生滅非不生滅,亦非不生滅非非不生滅」(離四句)與前述「其他論法」之「四法」相同,而「已得等忍」「空、非空,是等悉捨,滅諸戲論」,也即是「五法」之「捨是四句法」。這應是導師所論述的「龍樹解說無生的五句皆絕」。

 

(二)《大智度論》是否有解說「即生的五句皆絕」?

筆者請問厚觀法師:

請問院長,在《大智度論》中,有如導師所示「如龍樹的解說無生,即生、無生等五句皆絕」(特別是「即生」)相合之論文嗎?

此外,我個人理解,導師說「無生不但無此生,更要無此不生」似有二個面向:

一、從「空亦復空」來看,「無生」不但要出離此「世俗有漏有取」之人生;也要「法亦應捨」不執取「不(無)生法」。

二、但從文脈來看,「更要無此不生」似有出世而入世之更積極人生意義【按】。

【筆者按】龍樹菩薩深觀廣行的宗風,如導師所示是「有空無礙、大小並暢」、「般若將入畢竟空,絕諸戲論;方便將出畢竟空,嚴土熟生」的。依此,筆者有第二項的理解。

 

厚觀法師函示:

佛教說的「無生」並不是「自殺」,也不是「消滅人生」,而是「以正智為本、無染愛、無缺陷的人生」,這樣的「無生」,所「無」的只是「無染愛、無缺陷」,而是「有意義的人生」,並沒有否定存在。

如依《大智度論》原文,強調「離四句、絕百非」;但從《佛法概論》看來,覺得導師只是藉用五句,說明「無生」不是否定「生」,而是要有出世而入世之更積極人生意義。從《佛法概論》「更要無此不生」看來,我傾向第二解。

聞思隨筆版主:常不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