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無我論」正確否?

姓名或匿稱: 
林文亮

「(二種論):復次,有二種論,何等為二?一、有我論,二、無我論。無我論有力,有我論無力。有我論者常為無我論者所伏,唯除論者其力羸劣。云何名為有我論者?謂如有一,起如是見,立如是論:於色等行建立為我,謂我有行,行是我所,我在行中,不流、不散,遍隨支節無所不至。是故色等諸行性我,依諸行田,生福非福,因茲領受愛不愛果。譬如農夫依止良田,營事農業及與種植藥草、叢林,是名我論。云何名為無我論者?謂有二種一、破我論二、立無我。破我論者,若計實我能有作用,於愛非愛諸果業中得自在者,此我恒時欣樂厭苦,是故此我唯應生福、不生非福!又我作用常現在前,內外諸行若變異時,不應發生愁憂悲歎!又我是常,以覺為先,凡所生起,常應隨轉,無有變易,然不可得。如是名為破有我論。立無我者,以一切行從眾緣生,若隨福緣福便生起,與此相違生起非福。由此為緣,能招一切愛非愛果。依眾緣故,皆是無常,唯於如是因果所攝諸行流轉假立我等。若依勝義,一切諸法皆無我等,如是名為立無我論。」(《雜阿含經論會編》(上),pp.210-211)

請問這裡的「論」是指瑜伽師地論?這「立無我」合於龍樹論?此二種無我論者是否為應成(一、破我論)與自序論者(二、立無我)的源流?

佛法是徹底的無我論者,所以說作作者沒有,僅有業及果報。因為執著我我所,為造業感果的原因;無我,即能達到解脫,所以特別的重視無我。」(《中觀論頌講記》,p.173)

又,補充「自性」與「緣起」之分別。

 

豎入(直觀)法體

縱的(時間化)方面說明

橫的(空間化)

 

自性

實在性

不變性、無變性

自成性

不待它

不從緣生

緣起

非(實在)

非(不變)

非(自成)

緣生

 

回應

導師《雜阿含經論會編》中,對照「經」之下的「論」,是解說該經的「宗要」(大要)。「論」是《瑜伽師地論》的「攝事分」,它是就《雜阿含經》了宗要的「釋經論」(但不是「依文釋義)。如導師所示;

 

「摩呾理迦(māṭrkā),舊譯摩得勒伽;阿毘達磨(abhidharma),或簡譯為阿毘曇。這兩大類論書,是佛弟子對素怛纜——修多羅的探究、解說,都稱為論議。摩怛理迦是「本母」的意思,通於法與律,這裡所說的,是「法」的本母。對於修多羅——契經,標舉(目)而一一解說,決了契經的宗要,名為摩怛理迦。如《瑜伽師地論‧攝事分》(卷八五——九八)的摩怛理迦是《雜阿含經》「修多羅」部分的本母。又如《瑜伽師地論‧攝決擇分》(卷七九——八〇),標舉菩薩的十六事,一一加以解說,是大乘《寶積經》的「本母」。這是「釋經論」,但決了宗要,與依文釋義的不同。」(《印度佛教思想史》,p.50)

 

「從說一切有部而分出的經部,不信阿毘達磨為佛說,而別說摩呾理迦。《瑜伽師地論‧攝事分》,是屬於聲聞經部的摩呾理迦。其中契經的摩呾理迦,如《瑜伽師地論》卷八五(大正三〇‧七七三上)說:

「當說契經摩呾理迦。為欲抉擇如來所說,如來所稱、所讚、所美,先聖契經。譬如無本母,字義不明了。如是本母所不攝經,其義隱昧,義不明了。與此相違,義即明了,是故說名摩呾理迦」。

一切契經是佛所說的,為了要抉擇明了佛法的宗要,所以特說契經的摩呾理迦。《瑜伽師地論》卷八五——九八,共十四卷,就是契經的摩呾理迦。內容為《雜阿含經》(除佛所說佛弟子所說誦,〈八眾誦〉)的經說;有關於空及業的部分,兼及《中阿含經》少分。原來《瑜伽師地論》所傳的古說(說一切有部及經部公認),四《阿含經》是以《雜阿含經》為母體的。有了古典的《雜阿含經》的經說——摩呾理迦,就能決了一切經義。這確乎合於「決了定義」的摩呾理迦古義。但《瑜伽師地論‧攝事分》所說的,不是依一一道品而決了定義,是依一一經文而決了宗要。所以與摩呾理迦的本義,還是有出入的。」(《說一切有部為主的論書與論師之研究》,pp.30-31)

 

「《瑜伽論‧攝事分》中,抉擇契經宗要的摩呾理迦,是《雜阿含經》的部分論義,也就是「所說」——「修多羅」部分的論義。「修多羅」分陰、處、因緣、聖道四大類,在《雜阿含經》的集成中,「修多羅」是最早的,正是如來教法的根本所在。從〈雜阿含經刊定記〉去看,這部分的經論對比,不免粗疏而不夠精確!抗戰期間,聽漢藏教理院雪松法師說,內學院有《雜阿含經論》的合刊本,可惜沒有見到,不知內容如何!我在《原始佛教聖典之集成》中,經論對比,也還有些錯失。因此,我編印了這部《雜阿含經論會編》。一、經論(先經後論)比對合編;二、分別部類,依「修多羅」、「祇夜」、「記說」的次第,分全經為七誦、五十一相應;三、校正衍文與訛字;四、採用新式標點;五、經前附入拙作的〈雜阿含經部類之整編〉,說明《雜阿含經》的部類,與會編的種種問題(讀者可先讀此文)。我想,這對於探究佛教的原始法義,發心閱讀漢譯《雜阿含經》的,會給予多少方便的。」(《雜阿含經論會編》(上),p.2)

 

所以此處的「論」並不是指《瑜伽師地論》,也與中觀學派中的「應成派」及「自續派」無關。若宏觀地仔細研讀導師的「《雜阿含經論會編》(上)/〈雜阿含經部類之整編〉」全文,可不生誤解。

此乃解說《雜阿含110經》:尼揵子(應為耆那教開祖)主動前來釋尊梵行處論難,反遭釋尊當面「破邪顯正」。

瑜伽師地論》此處所說的「云何名為無我論者?謂有二種:一、破我論,二、立無我。」正是解說《雜阿含110經》釋尊開示的二段經文,前者的破邪是「破我論」;後者的顯正是「立無我」。

 

至於圖表部分:「不從緣生」及「緣生」,分別納入「橫的(空間化)此欄下方即可。

聞思隨筆版主:常不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