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礙性的幻相」是應該能緣起幻有的?不可說實無。

姓名或匿稱: 
林文亮
導師說:「若使無有有    云何當有無
性空者說:能所相待的緣起虛空,我並不否認他的存在,不過不許實有自性罷了。但一般人,說有就覺得有個實在的;聽說自性非有,就以為什麼都沒有。虛空法體不可得,無礙性的幻相也不可得,這就是破壞緣起的虛空。他們以為虛空是顛倒的妄見,如病眼所見的空花一樣。這是反世俗諦的常識,也就是不了解自性的不可得了。要知道上面所以破有,是破他的自性有,不是破壞緣起幻有。同樣的,這裡破無,也是破實自性無。所以說:「若使無有」實在的自性「有」,那裡「有」實在的自性「無」呢?現實的虛空,有種種的形態,有彼此的差別,吾人可以直接感覺到,怎麼可以說沒有呢?」(《中觀論頌講記》,p.129)
今試分析自宗與凡外知見如下:
甲說、自宗
性空者說:能所相待的緣起虛空,我並不否認他的存在,不過不許實有自性罷了。
乙說、凡外
但一般人,說有就覺得有個實在的;聽說自性非有,就以為什麼都沒有。
評破外人知見:
「虛空法體不可得,無礙性的幻相也不可得」,這就是破壞緣起的虛空。他們(凡外見解)以為虛空是顛倒的妄見,如病眼所見的空花一樣。這是反世俗諦的常識,也就是不了解自性的不可得了。
結論:
要知道上面所以破有,是破他的自性有,不是破壞緣起幻有。同樣的,這裡破無,也是破實自性無。所以說:「若使無有」實在的自性「有」,那裡「有」實在的自性「無」呢?現實的虛空,有種種的形態,有彼此的差別,吾人可以直接感覺到,怎麼可以說沒有呢?」
試問:
1.「虛空法體不可得,無礙性的幻相也不可得」云云,是凡外之見?
2.「虛空」與「無礙性」是緣起而有,實有的法體、自相了不可得,相依相緣,相待共成?

回應

一、導師《中觀論頌講記》〈觀六種品〉解析「說一切有部」(即薩婆多Sarvāstivāda部)主張「六界(種):地、水、火、風、空、識」是實有自體自性,而龍樹先行舉示六界之一的「空界」,依「能、所」等相待因緣評破其自性不可得;之後及於其餘五界類推盡破。

導師論示:

「〈觀六種品〉中,雖總破實有自性的六種,但主要的是觀破虛空。如〈觀五陰品〉中觀破色陰,〈觀六情品〉觀破心識的作用。心識與四大的生滅無實,易於理解,唯有虛空,很易於誤認為普遍真實常住不變,所以本品特別以他為所破的對象。」(《中觀論頌講記》,pp.122-123)

 

二、提問

1.「虛空法體不可得,無礙性的幻相也不可得」云云,是凡外之見?

是的!「凡外之見」誤以為:如果虛空法體之實有自性不可得,也就認為世間沒有虛空假有,意即無礙性的虛空幻相不存在。

導師解說的「無礙性的幻相」:現實的虛空,有種種的形態,有彼此的差別,吾人可以直接感覺到,怎麼可以說沒有呢?(筆者按:緣起生滅的虛空幻有幻相,是有的;是假名幻有的!)

 

2.「虛空」與「無礙性」是緣起而有,實有的法體、自相了不可得,相依相緣,相待共成?

(筆者試為解讀文亮法友之意趣):「虛空無礙,色於中行」,各各不同色法的出現,因其之不密實,而緣生各別的縫(空)隙,這是色空之相待緣起,可謂「相依相緣,相待共成」(所以非緣生實有自性的法體,了不可得)。如導師以下所示:

「如世間的虛空,遍一切處,既於方器見方空,圓器見圓空,不離開方圓而別有虛空;而虛空無礙無別,也不即是方圓。(《中觀今論》,p.154)

聞思隨筆版主:常不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