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縛凡夫

討論區:
姓名或匿稱: 
黎錦良

最近讀到一些對於人間淨土的批評,引用了《淨土十疑論》裏的一段話:

「故智度論云。具縛凡夫。有大悲心願生惡世。救苦眾生者。無有是處。」(大正 47p77c)

請問這個說法是指《大智度論》裏的哪一段文字?

謝謝。

(註:希望各位不要借題發揮,我並非想在這裏討論那些批評的意見,只想求證以上引文的出處。版主如覺得這個提問不恰當的話,請刪除,敬請見諒。)

有關《淨土十疑論》所說:「具縛凡夫。有大悲心願生惡世。救苦眾生者。無有是處。」《大智度論》並無明文列載。

聞思隨筆版主:常不輕

我之前嘗試用CBETA搜索《大智度論》全文,找不到對應的詞句。似乎也沒有文意相近的段落。謝謝版主的回覆。

我在網上找到另一些相關的資料。

王小明居士發表於《法音》月刊2001年第1期(總第197期)第19頁的《智顗《淨土十疑論》考釋》
http://magazine.fjnet.com/hykw/fayin/fy200101/g2k0101f04.htm

文中提出那是出自以下這兩段文字:

T25n1509_p0709b16(08)║淨佛國土品第八十二之餘(卷第九十三)
T25n1509_p0714c05(05)║  大菩薩為眾生隨所應度受身,不避邊地、邪見;
T25n1509_p0714c06(02)║ 新發意菩薩若生是處,既不能度人,又自敗壞,
T25n1509_p0714c07(00)║ 是故不生。譬如真金在泥,終不敗壞;
T25n1509_p0714c08(02)║ 銅鐵則壞。 

T25n1509_p0343a09(05)║往生品第四之中(卷三十九)
T25n1509_p0344c10(00)║【經】 「舍利弗!
T25n1509_p0344c11(13)║有菩薩摩訶薩從初發心住檀波羅蜜、尸羅波羅蜜,乃至阿鞞跋致地,
T25n1509_p0344c12(03)║終不墮惡道。」 【論】 釋曰: 是菩薩從初已來,
T25n1509_p0344c13(03)║ 性畏惡道,所作功德願不墜墮。 「乃至阿鞞跋致地」
T25n1509_p0344c14(00)║ 者,以未到中間,畏墮惡道故作願。
T25n1509_p0344c15(03)║ 菩薩作是念:「若我墮三惡道者,自不能度,
T25n1509_p0344c16(03)║ 何能度人? 

但是,我認爲“不避邊地、邪見”或“墮惡道”,可能不等同於“願生惡世”(人間)。

有關《淨土十疑論》所說:「具縛凡夫。有大悲心願生惡世。救苦眾生者。無有是處。」《大智度論》並無明文列載。

《大智度論》則有隨業生(具縛)之菩薩,願生欲界人間度眾生之明文記載(如下)。

 《大智度論》卷38〈4 往生品〉:

【經】「舍利弗!有菩薩摩訶薩,入初禪乃至第四禪,入慈心乃至捨,入空處乃至非有想非無想處;以方便力故不隨禪生,還生欲界、若剎利大姓、婆羅門大姓、居士大家,成就眾生故。

【論】

問曰:菩薩有二種:一者、隨業生;二者、得法性身為度眾生故,種種變化身生三界,具佛功德,度脫眾生。故二者之中,今是何者?答曰:是菩薩是業因緣生。所以者何?入諸禪方便力故,不隨禪生。法身菩薩變化自在,則不大須方便。(CBETA, T25, no. 1509, p. 339, c27-p. 340, a7)

 印順導師依據以上論意,有如下之解說:

 從釋尊的本生來說,悲增上菩薩多數是在人間的。『大智度論』解經「有菩薩……以方便力不隨禪生,還生欲界──剎利大姓,婆羅門大姓,居士大家,成就眾生故」說:「是菩薩,是業因緣生身(非法身。……以大慈大悲心,憐愍眾生故生此欲界。……生剎利,為有勢力;生婆羅門家,為有智慧;生居士家,為大富故:能利益眾生」。悲增上菩薩,是「人間勝於天上」,願意生在人間的。菩薩多數是人間的導首,以權力、智慧、財富,利益苦難的(人間)眾生。到成佛,(菩薩時也)不願意在淨土,而願在五濁惡世度眾生。不願生天而在人間,不願在淨土而願在穢惡世界,徹底表現了悲增上菩薩的形相!(<<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p.1289 ~ p.1290)

聞思隨筆版主:常不輕

感恩版主的開示,將來有機會我一定要認真的把《大智度論》從頭到尾完整的讀一讀。 

有關《淨土十疑論》所說:「具縛凡夫。有大悲心願生惡世。救苦眾生者。無有是處。」《大智度論》並無明文列載。

《金剛頂瑜伽金剛薩埵五祕密修行念誦儀軌》
自有漏三業身。能度無邊有情。無有是處

《大方等無想經》
自不解脱 能解脱他。自不寂靜 能寂靜他。
自不涅槃 令他涅槃。
無有是處

《大乘理趣六波羅蜜多經》
譬如有人爲水漂溺。語岸上人
我能救汝。無有是處

《大智度論》卷38〈4 往生品〉:

【經】「舍利弗!有菩薩摩訶薩,入初禪乃至第四禪,入慈心乃至捨,入空處乃至非有想非無想處;以方便力故不隨禪生,還生欲界、若剎利大姓、婆羅門大姓、居士大家,成就眾生故。

【論】 問曰:菩薩有二種:一者、隨業生;二者、得法性身,為度眾生故,種種變化身生三界,具佛功德,度脫眾生。故二者之中,今是何者?答曰:是菩薩是業因緣生身。所以者何?入諸禪方便力故,不隨禪生。法身菩薩變化自在,則不大須方便。(CBETA, T25, no. 1509, p. 339, c27-p. 340, a7)

菩薩摩訶薩
這種說法並非佛說,亦無佛經根據

《大方廣佛華嚴經》眾報隨業生。如夢不眞實 
《正法念處經》若天福徳盡。退已
隨業生 

三界眾生 才會隨生,
菩薩摩訶薩已經
解脫,因此不會有「隨生」這種事發生

菩薩摩訶薩是願力 還生界。而不是業力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
菩薩摩訶薩常爲利樂諸有情故。雖能現起靜慮無色諸甚深定。而巧方便起欲界心。教諸有情十善業道。亦隨願力現生欲界有佛國土。

------------------------------------------------------------------

方便力故不隨禪生 還生欲界這句話 意思是指:
薩摩訶薩 有能力轉捨禪定,以便讓祂自己還生欲界
這並不是指 菩薩摩訶薩隨業力
到欲界

《思益梵天所問經》有四法。轉捨禪定 還生欲界...

1.

《大智度論》:是菩薩有二種:一者生死肉身,二者法性生身。得無生忍法,斷諸煩惱,捨是身後,得法性生身。

所謂隨業生菩薩,指的就是還沒成就「聖道」、還未「見道」的菩薩,還在
分段生死的菩薩。

2. 

你列的出處不是來自大智度論,而且又斷章取義。
 

這些文句要不有條件(若不入五部五密曼茶羅),要不是就是用於特定情境(欲令眾生離不善行、不應不為簡擇輒便差)作為一種告誡和提醒,並非用來徹底否定自度度他的可能。

否則為何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說若苾芻具七法者應差教授。十行品說如是解者即能覺了一切諸行自得度令他得度無言菩薩品說若如是等得涅槃者即是聖句入於涅槃

大乘理趣六波羅蜜多經
欲令眾生離不善行。先當自身遠離十惡修行十善。何以故若諸菩薩自行十善。所有言教人皆信受。若自不行而教人者。譬如有人為水漂溺。語岸上人我能救汝。無有是處。 

大方等大集經 無言菩薩品
若如是等得涅槃者即是聖句入於涅槃是故如來於經中說自不調伏能調伏自不解脫能解脫他不寂靜能寂靜他自不涅槃令他涅槃無有是處若自調伏令他調伏若自解脫令他解脫若自寂靜令他寂靜若自涅槃令他涅槃斯有是處

金剛頂瑜伽金剛薩埵五祕密修行念誦儀軌
一切有情沈沒流轉五趣三界。若不入五部五密曼茶羅。不受三種祕密加持。自有漏三業身。能度無邊有情。無有是處。

華嚴經 十行品
如是解即能覺了一切諸行通達生死及與涅槃證佛菩提自得度令他得度自解脫令他解自調伏令他調伏自寂靜令他寂靜安隱令他安隱自離垢令他離垢自清淨令他清淨自涅槃令他涅槃自快樂令他快

菩薩遭此極大楚毒身毛皆豎命將欲斷作是念言我因是苦心若動亂則自不調伏自不守護自不明了自不修習自不正定寂靜不愛惜自生執著何能令他心得清淨?』菩薩爾時復作是念:『我從無始劫住於生死受諸苦惱。』如是思惟重自勸勵令心清淨而得歡善自調攝自能安住於佛法中亦令眾生同得此法復更思惟:『此身空寂無我我所有真實性空無二若苦若樂皆無所有諸法空故我當解了廣為人說令諸眾生滅除此是故我今雖遭苦毒應當忍受為慈念眾生故饒益眾生故安樂眾生故憐愍眾生攝受眾生故不捨眾生故自得覺悟故他覺悟故心不退轉故趣向佛道故。』是名菩薩摩訶薩第三無違逆行

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
時諸苾芻聞世尊說令差教授苾芻尼人不簡擇即便差遣佛言:「調能調於他若自不靜能靜於他若自不安能安於他不斷滅能斷滅他自陷欲泥能拯濟他者有是處。」告諸苾芻曰:「不應不為簡擇輒便差若苾芻具七法者眾應差教授苾芻尼

根本說一切有部苾芻尼毘奈耶
爾時世尊制諸苾芻尼滿十二歲得與他出家及受近圓若尼雖滿十二歲癡不分明不善解而與他出家并受近圓自不調而欲調他而欲靜他自未超度而欲度他自不能救而欲救他斯等悉皆無有是處

3.

淨土十疑論引用嬰兒不離母來證成其說,大智度論倒是有這一句,但是指菩薩不離佛,而該句是要解釋「欲生菩薩家欲得鳩摩羅伽地欲得不離諸佛當學般若波羅蜜。」。所以嬰兒不離母,就是指菩薩不應離般若波羅蜜。

sarepo - 週五, 2021-09-03 21:29

1.《大智度論》:是菩薩有二種:一者生死肉身,二者法性生身。得無生忍法,斷諸煩惱,捨是身後,得法性生身。

所謂隨業生菩薩,指的就是還沒成就「聖道」、還未「見道」的菩薩,還在分段生死的菩薩。

大智度論說菩薩有二種,

當中並沒有「隨業生菩薩」這一種

﹋﹋﹋﹋﹋﹋﹋﹋﹋﹋﹋﹋﹋﹋﹋﹋﹋﹋﹋﹋﹋﹋﹋﹋

《大智度論》如是菩薩得是無生法忍。捨是生死肉身。得法性生身

根據大智度論,

生死肉身菩薩」已經證無生法忍。當祂捨肉身時 便成為「法性生身菩薩」。

也就是說,「生死肉身菩薩」和「法性生身菩薩」都是已證無生法忍的菩薩。

根本不存在你所說的 還有一種菩薩是 "還沒成就「聖道」、還未「見道」,還在分段生死"

努力翻找一下就能看見,不想看見,要自己亂解釋,不是我的問題。

《大智度論》:

復次一者結業生身二者法身是二種身中檀波羅蜜滿是名具足檀波羅蜜

菩薩有二種:一者、隨業生;二者、得法性身,為度眾生故,種種變化身生三界,具佛功德,度脫眾生。

菩薩有二種:一者、生身菩薩,二者、法身菩薩。一者、斷結使,二者、不斷結使。  法身菩薩斷結使,得六神通;生身菩薩不斷結使,或離欲得五神通。

有二種菩薩:一者、法性生身菩薩;二者、為度眾生故,方便受人法,身生淨飯王家,出四城門,問老、病、死人,是菩薩坐樹王下,具六神通。

問曰:云何名結業生身檀波羅蜜滿?  答曰:未得法身,結使未盡,能以一切寶物、頭、目、髓、腦、國、財、妻、子,內、外所有,盡以布施,心不動轉

云何法身菩薩行檀波羅蜜滿?菩薩末後肉身得無生法忍,捨肉身得法身。於十方六道中,變身應適以化眾生,種種珍寶、衣服、飲食,給施一切。又以頭、目、髓、腦、國、財、妻、子,內、外所有,盡以布施。


 

妙法蓮華經文句》:

「《大論》明肉身菩薩即分段,法身菩薩謂變易。」

由 黎錦良 在  四, 2011-05-19 13:10 發表
最近讀到一些對於人間淨土的批評,引用了《淨土十疑論》裏的一段話:
「故智度論云。具縛凡夫。有大悲心願生惡世。救苦眾生者。無有是處。」(大正 47p77c)

請問這個說法是指《大智度論》裏的哪一段文字?

相關經文如下:

《大智度論》
行者先求自度 然後度人。若未能自度 而欲度人者。如不知浮人 欲救於溺 相與倶沒

《大智度論》
未入菩薩位 未得阿鞞跋致受記別故。若遠離諸佛。便壞諸善根 沒在煩惱。自不能度 安能度人。如人乘船中流壞敗。欲度他人 反自沒水。又如少湯投大冰池。雖消少處反更成冰。菩薩未入法位。若遠離諸佛 以少功徳 無方便力 欲化衆生。雖少利益 反更墜落

 

大智度論說,自己未度 而想度人,恐怕會兩相俱没

這兩處引用應該就是「淨土十疑論」的引用來源,但從十疑論的立論來看和「大智度論」想要表達的方向不一樣。

《大智度論》:

遠離親白衣行者以妨道故出家若復習近白衣則與本無異以是故行者先求自度然後度若未能自度而欲度人者如不知浮欲救是菩薩遠離親白則能集諸清淨功德深念佛故變身諸佛國出家剃頭著染衣所以者何樂出家法不樂習近白衣故

(刪除我原先此處錯誤把「遠離親白衣」當成「遠離白衣」的解釋)

這是在解釋為何要「遠離白衣的習性」。菩薩遠離在家者的習性,以免在未能自度時,就因此而沉沒,無法自度也無法度人。

《大智度論》:

問曰:菩薩當化眾生,何故常欲值佛?  答曰:有菩薩未入菩薩位、未得阿鞞跋致受記別故,若遠離諸佛,便壞諸善根,沒在煩惱,自不能度,安能度人!如人乘船,中流壞敗,欲度他人,反自沒水;又如少湯投大氷池,雖消少處,反更成氷。菩薩未入法位,若遠離諸佛,以少功德、無方便力,欲化眾生,雖少利益,反更墜落!以是故,新學菩薩不應遠離諸佛。

而這是在解釋為何菩薩應當親近諸佛?因為菩薩在還不能度人前,容易墮落,所以要先親近諸佛,求自度,而不是度化眾生。

大智度論說「初發意菩薩」行六波羅密,教化眾生。代表大智度論沒有徹底否定初發意菩薩能度化眾生,而是未能自度前,要先自度,而不是度人。

《大智度論》:

初發意菩薩行六波羅蜜行業因緣得身相似佛教化眾生

sarepo - 三, 2022-09-21 22:12

大智度論說「初發意菩薩」行六波羅密,教化眾生。代表大智度論沒有徹底否定初發意菩薩能度化眾生,而是未能自度前,要先自度,而不是度人。
《大智度論》:

初發意菩薩行六波羅蜜行業因緣得身相似佛教化眾生

《放光般若經》
佛告須菩提。大衆者謂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辟支佛.初發意菩薩摩訶薩至阿惟越致地住者。是爲大衆之聚。

「初發意菩薩」是「初發意菩薩摩訶薩」的簡稱。
所以勿將「初發意菩薩」誤解為是:一般發心的凡夫眾生
初發意菩薩度眾, 這並沒有違反「先自度」的原則
因為
初發意菩薩是已經入菩薩位, 已經自度的菩薩。
 

另外《大智度論》的意思, 確實被人嚴重曲解
《大智度論》說, 要先求自救, 而且要遠離白衣
但現今都是在 反其道而行。

《大智度論》:無生法忍得此法忍觀一切世間空心無所著諸法實相復染世間……復次入菩薩法位力故得名阿鞞跋致菩薩 復次菩薩摩訶薩入是法位中不復墮凡夫數名為得道人……


《大智度論》說菩薩位=無生法忍、不退轉、非凡夫。

========================

《大智度論》:或有菩薩得無生法忍,法性生身,在七住地,住五神通,變身如佛,教化眾生。……行業因緣得身相似佛教化眾生


這段話前面就提了入菩薩位,得無生法忍的菩薩,次一級的只會是沒入菩薩位,尚未得無生法忍的薩。

========================

然後你很在意的遠離白衣,根據摩訶般若波羅蜜經的解釋是這樣:
 

《摩訶般若波羅蜜經》:「云何菩薩遠離親白衣?」「菩薩出家所生從一佛國至一佛國常出家剃頭著染衣。」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世尊云何菩薩摩訶薩應?」善現若菩薩摩訶薩志性好遊諸佛國土隨所生處常樂出家剃髮去鬚執持應器被三法服現作沙門是為菩薩摩訶薩應。」

所以正確的解釋(我之前也誤解了),不是遠離親近白衣,而是遠離「白衣的習性、在家者的習性」。大智度論的用語是「不樂習近白衣故」,不讓習性還像是未出家的樣子。

========================

不管你要怎樣堅持你的意見,以下這段話要解釋成你想要的意思可不容易

妙法蓮華經文句》:

「《大論》明肉身菩薩即分段,法身菩薩謂變易。」

《大智度論》:

初發意菩薩行六波羅蜜行業因緣得身相似佛教化眾生

《大智度論》
是菩薩 以是檀波羅蜜.尸羅波羅蜜.羼提波羅蜜.毘梨耶波羅蜜.禪波羅蜜.般若波羅蜜因縁及方便力。過聲聞辟支佛地入菩薩位。乃至是事不可得。自性無所有故。須菩提。是名初發意菩薩摩訶薩次第行.次第學.次第道。
 
初發意菩薩是已經入菩薩位的菩薩,而不是一般發心凡夫
 

你引用的經文,只代表菩薩位」是初次第學次第道的重要里程。意是菩薩的起點,菩薩位」的無生法忍,是初發意菩薩向前邁進的道次第之一環。

那段經文沒寫薩是已經入「菩薩位」的菩薩,是你自己解讀錯誤。

佛教辭典就把「新發意菩薩」=「初發意
菩薩」定義為「新發菩提心而入佛道」

http://buddhaspace.org/dict/fk/data/%25E6%2596%25B0%25E7%2599%25BC%25E6%...

而且那段的主語明明就是「菩薩摩訶薩」。

開頭段落寫「
菩薩摩訶薩從初以來……」,表示菩薩摩訶薩從初(發心)以來,接下來的經文提到做了很多事,包括教令持戒禪定智慧解脫等等,然後以累積波羅蜜的因緣,入了「菩薩位」。

你要扭曲意思,解讀成自己想要的答案,不是我的問題。

那段經文沒寫薩是已經入「菩薩位」的菩薩,是你自己解讀錯誤

佛教辭典就把「新發意菩薩」=「初發意菩薩」定義為「新發菩提心而入佛道」

《摩訶般若波羅蜜經》
何以學初發意地.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第七.第八.第九.第十地?
 
請不要拿佛學辭典當經證
佛學辭典出自凡夫之手, 經常有錯誤註解
 
上面經文清楚透露, 初發意菩薩 就是指初地菩薩
這是已經入菩薩位的菩薩,而不是一般發心的凡夫
所以,我並沒有解讀錯誤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第二分善達品第七十七之二:「云何當學初發菩提心乃至第十發菩提心
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善達品:「何以學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第七第八第九第十地


根據異譯本,你所指出的那段是「初發菩提心」乃至「第十發菩提心」,完全不是你所想像的是在指初發意菩薩是初地菩薩的意思。

然後你很在意的遠離白衣,根據摩訶般若波羅蜜經的解釋是這樣:

《摩訶般若波羅蜜經》:「云何菩薩遠離親白衣?」「菩薩出家所生從一佛國至一佛國常出家剃頭著染衣。」

所以正確的解釋(我之前也誤解了),不是遠離親近白衣,而是遠離「白衣的習性、在家者的習性」。大智度論的用語是「不樂習近白衣故」,不讓習性還像是未出家的樣子。

《大寶積經》
出家人有二障法。
何謂爲二。一者
親近白衣。二者憎惡善人。

佛經清楚說, 親近白衣會障礙你的修行
意思就是叫你遠離白衣。不要整天和白衣打混。除非你已經入菩薩位

佛陀叫弟子入山林修行, 意思等同遠離白衣

《大寶積經》
菩薩見家過。捨之而出家。遊止於山林。無人寂靜處。
遠離男與女。眷屬及大衆。單己無等侶 
 

《佛説大方廣菩薩十地經》
初發意地具足檀波羅蜜。第二地具足尸波羅蜜。第三地具足羼提波羅蜜   
 
《佛説莊嚴菩提心經》
初地檀波羅蜜。二地行尸波羅蜜。三地行羼提波羅蜜。
 
對照上面兩經文,便知道初發意菩薩=初地菩薩
 

根據異譯本,你所指出的那段是「初發菩提心」乃至「第十發菩提心」,完全不是你所想像的是在指初發意菩薩是初地菩薩的意思。

《佛説大方廣菩薩十地經》
初發意地具足檀波羅蜜。第二地具足尸波羅蜜。第三地具足羼提波羅蜜...   
 
《佛説莊嚴菩提心經》
初地檀波羅蜜。二地行尸波羅蜜。三地行羼提波羅蜜...
 
對於上面經文,
不知道你還有什麼說詞, 用來否定初發意菩薩 就是初地菩薩
------------------------------------------------------------
 
《大方廣十輪經》從初發意離於五欲。名爲摩訶薩
 
上面經文清楚說,
初發意已經是「摩訶薩」。已經不是凡夫。
初發意菩薩 是已經離五欲的「菩薩摩訶薩」
所以你不要再亂說,凡夫也可以稱為「初發意菩薩
 
 
 


你列的經文沒指出初發意菩薩已經是入菩薩位的菩薩,頂多只是列出了有「十個位階」的菩薩,第一個位階是初發意地。將這十個位階等同於華嚴經的十地,是你的解讀,在那兩本經中沒有確證。

(真諦和義淨的譯本雖然將華嚴十地附入其中解釋,但其經文和莊嚴菩提心經、大方廣菩薩十地經相比,已經有所改變。這類似無量壽經五本譯本當中,前兩本、中間一本、後兩本經文已經多少不同)

再來,即便假定你的比對能成立,也只出現在這兩本經當中,完全不是普遍的解釋。

你列的經文沒指出初發意菩薩已經是入菩薩位的菩薩,頂多只是列出了有「十個位階」的菩薩,第一個位階是初發意地。將這十個位階等同於華嚴經的十地,是你的解讀,在那兩本經中沒有確證。

(真諦和義淨的譯本雖然將華嚴十地附入其中解釋,但其經文和莊嚴菩提心經、大方廣菩薩十地經已經有所改變。這類似無量壽經五本譯本當中,前兩本、中間一本、後兩本經文已經多少不同)

再來,即便假定你的比對能成立,也只出現在這兩本經當中,完全不是普遍的解釋

你實在太可笑,連「普遍的解釋」也能拿來替你自己背書?
請你搞清楚,普遍的解釋 不代表是正確的解釋
難道你不懂「積非成是」的道理!

《大方廣十輪經》從初發意離於五欲。名爲摩訶薩

上面經文清楚告訴你,初發意就是已經斷五欲的「菩薩摩訶薩
所以你不要一直硬拗,只願意接受合你意的經文,不合你意的經文,你就視若無睹

 

摩訶薩也能當作菩薩的通稱,你列出這經文並沒有證明什麼。


只列出兩本經和不普遍的譯語,當然也不會就是正確的解釋。

摩訶薩也能當作菩薩的通稱,你列出這經文並沒有證明什麼。


所以你意思是說,凡夫也可以稱為「摩訶薩????

哈哈哈,你實在越來越離譜了


沒啥好離譜的,生身菩薩、肉身菩薩也有用菩薩摩訶薩在形容。

當然你不承認肉身菩薩在分段生死,我也沒辦法
 

妙法蓮華經文句》:

「《大論》明肉身菩薩即分段,法身菩薩謂變易。」


而且再次仔細看你的經文,即便採用你定義的入菩薩位才能叫做摩訶薩的意見,那段經文也是寫:「從欲,名為摩訶薩」。

這不是「初發意菩薩是
欲,入了菩薩位的摩訶薩」的意思,而是「從初發意開始能夠離,叫做摩訶薩」的意思。

沒啥好離譜的,生身菩薩、肉身菩薩也有用菩薩摩訶薩在形容。
當然你不承認肉身菩薩不在分段生死,我也沒辦法

妙法蓮華經文句》:

「《大論》明肉身菩薩即分段,法身菩薩謂變易。」

生身菩薩 或 肉身菩薩, 只要祂們已經證得菩薩位, 當然可以稱為菩薩摩訶薩,
凡夫 則不能稱為菩薩摩訶薩

初發意菩薩 已經是「菩薩摩訶薩」位階的聖者
所以凡夫不得自稱是「初發意萻薩」

 

 

說凡夫能稱為菩薩摩訶薩是你自己下的定論,我從頭到尾沒這樣寫。我也只寫:「摩訶薩也能當作菩薩的通稱」。

=================
回應下面發文: 當然是指從初發心修行到能斷除五欲,叫做菩薩摩訶薩。已經夠直白的話沒辦法再解釋得更直白。

回應下面發文: 當然是指從初發心修行到能斷除五欲,叫做菩薩摩訶薩。已經夠直白的話沒辦法再解釋得更直白。

佛經稱之為「初發意菩薩」,就是指,祂已經不是凡夫.才稱為「菩薩」
你硬將「菩薩」解釋為「凡夫」,你根本是歪曲經義

佛經從來不會稱任何凡夫為「菩薩」,這點請你搞清楚
請你不要將世俗說法,亂套用在佛經經文。


這是你自己下的解釋、定義和理解,你要繼續保持你的看法,不是我的問題。關於菩薩的兩種類型,前面大智度論已經列出,不再重複。

https://yinshun-edu.org.tw/zh-hant/comment/64600#comment-64600

你要故意省略掉「菩薩摩訶薩成此精進大甲冑輪」這句話,也真的不是我的問題。

這不是「初發意菩薩是欲,入了菩薩位的摩訶薩」的意思,而是「從初發意開始能夠離,叫做摩訶薩」的意思。

那請問你,於初發心凡夫離於五欲的能力嗎?

根本沒有任何凡夫 於初發心時, 有能力離五欲
所以你不要儘講一些不切實際的空話

 「初發意」這三個字不是用來指凡夫
-------------------------------------------

「離五欲」就是指:離色.聲.香.味.觸
這可不是任何凡夫所能辦到的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善男子若菩薩摩訶薩成此精進大甲冑輪從初發心一切皆能除得名菩薩摩訶薩也。」

完全沒有 初發意菩薩 = 離五欲的菩薩 = 入菩薩位
的菩薩 的意思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若菩薩摩訶薩成此精進大甲冑輪……得名菩薩摩訶薩
大方廣十輪經:「菩薩摩訶薩成就如是大莊嚴輪
……名為摩訶薩」

你省略掉主語,只取你要的段落誤導

其實有些初發意菩薩是阿羅漢尊者迴小向大

還有利根的天人一聞佛音,便發菩提心斷五欲樂

還有一種則是初發勝義菩提,而非前面的世俗菩提心

個人不清楚是哪種,請自行慎思明辨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善男子若菩薩摩訶薩成此精進大甲冑輪從初發心一切皆能除得名菩薩摩訶薩也。」
完全沒有 初發意菩薩 = 離五欲的菩薩 = 入菩薩位
的菩薩 的意思

可以肯定的是,初發意=初發心

再問你一次,
凡夫在初發心時, 有能力斷除五欲嗎?
----------------------------------------

沒有任何凡夫在初發心時,有能力斷五欲
因此「初發心」或「初發意」這三個字,不是用來指凡夫

經文說, 初發意時一切五欲皆能斷除
所以「初發意菩薩」不會是用來指凡夫

經文寫這麼清楚, 你竟然還能一直硬拗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若菩薩摩訶薩成此精進大甲冑輪……得名菩薩摩訶薩
大方廣十輪經:「菩薩摩訶薩成就如是大莊嚴輪
……名為摩訶薩」

經文說,菩薩摩訶薩成此精進大甲冑輪,從初發心,一切五欲皆能除斷,得名菩薩摩訶薩。不是
初發心,一切五欲皆能除斷。你要斷章取義,不是我的問題,已經夠直白的話語也沒辦法再解釋得更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