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學問答集 - 關於大乘之修證

從《摩訶般若波羅蜜經》與《大智度論》皆可看到「我今學一切種智時,非是得須陀洹果證,乃至阿羅漢、辟支佛道證時」等語句,因此,「證時」可能不必侷限於「證得阿羅漢時」。如下文,請參閱。
  1. 《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18(CBETA, T08, no. 223, p. 350, a17-b11)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說,菩薩摩訶薩不應空法作證。世尊!云何菩薩住空法中而不作證?」
    佛告須菩提:「若菩薩摩訶薩具足觀空,先作是願,我今不應空法作證,我今學時,非是證時。菩薩摩訶薩不專攝心繫在緣中,是故菩薩摩訶薩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中不退,亦不取漏盡證。須菩提!菩薩摩訶薩如是大善妙法成就。何以故?住是空中作是念:『我今是學時,非是證時。』
    須菩提!菩薩摩訶薩應如是念:『我是學檀波羅蜜時,非是證時。學尸羅波羅蜜、羼提波羅蜜、毘梨耶波羅蜜、禪波羅蜜時,修四念處時,乃至修八聖道分時,非是證時。修空三昧、無相三昧、無作三昧時,非是證時。修佛十力、四無所畏、四無礙智、十八不共法大慈大悲時,非是證時。我今學一切種智時,非是得須陀洹果證,乃至阿羅漢、辟支佛道證時。
    如是,須菩提!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學空觀,住空中;學無相、無作觀,住無相、無作中。修四念處不證四念處,乃至修八聖道分不證八聖道分。是菩薩雖學三十七品,雖行三十七品,而不作須陀洹果證,乃至辟支佛道。

    ※另參見:《大智度論》卷76(CBETA,T25,no.1509,p.592,b2-23)

  2. 《大智度論》卷86(CBETA, T25, no. 1509, p. 659, b26-c5)

    佛告須菩提:「如是!如是!若菩薩摩訶薩作八人得須陀洹果,乃至得阿羅漢果、得辟支佛道,然後入菩薩位,無有是處。不入菩薩位,當得一切種智,無有是處。
    須菩提!若菩薩摩訶薩,從初發意行六波羅蜜時,以智觀過八地,何等八地?乾慧地、性地、八人地、見地、薄地、離欲地、已辦地、辟支佛地,以道種智入菩薩位;入菩薩位已,以一切種智斷一切煩惱習。

    菩薩發心,一開始就要發菩提心修菩薩行,並不是等證得二乘果之後再入「菩薩位」。(這裡的「菩薩位」,玄奘大師譯成「菩薩正性離生」,不是普通的菩薩階位,應該與「菩薩地」有所區別)。就如《大智度論》此處所說:菩薩作「八人」(這裡是指「第八人」,也就是「初果向」)乃至得阿羅漢果、得辟支佛道,然後入菩薩位,無有是處。

「證初果」與「悟初果」
請問:
院長所引述的「我今學一切種智時,非是得須陀洹果證,乃至阿羅漢、辟支佛道證時」中的“悟”,“證”的關係與含義。
回應:
我的引文中僅說到「得須陀洹果證」,沒有談到「悟」。不知您對「證」與「悟」是如何定義?

在漢譯的印度經論中,談到「悟須陀洹」的不多(我僅見《百喻經》卷1(CBETA, T04, no. 209, p. 546, b5-11)一兩個例子而已),大部分是用「得須陀洹果證」,茲舉數例如下:

  1. 《中阿含經》卷55:

    「猶如人衣有垢膩不淨。因灰.皂莢.澡豆.湯水.人力浣故。彼便得淨。如是多聞聖弟子若持齋時。憶念於眾。世尊弟子眾善趣向質直。行要行趣。如來眾中實有阿羅訶真人趣.阿羅訶果證.阿那含趣.阿那含果證.斯陀含趣.斯陀含果證.須陀洹趣.須陀洹果證。是為四雙人八輩聖士。是謂世尊弟子眾。成就戒.定.慧.解脫.解脫見智。可呼.可請.可供養.可奉事.可敬重。則為天人良福之田。彼作如是憶念眾已。若有惡伺。彼便得滅。所有穢污惡不善法。彼亦得滅。居士婦。多聞聖弟子緣於眾故。心靖得喜。若有惡伺。彼便得滅。所有穢污惡不善法。彼亦得滅。是謂多聞聖弟子持眾齋。眾共會。因眾故。心靖得喜。若有惡伺。彼便得滅。所有穢污惡不善法。彼亦得滅。」(CBETA, T01, no. 26, p. 771, c14-29)

  2. 《阿毘曇毘婆沙論》卷30:

    「彼修行苦空無常無我時。能生世第一法。次生苦法忍。知欲界諸行是苦空無常無我。乃至未生道比智。是名堅信人。堅信人。或是證須陀洹果向。或是證斯陀含果向。或是證阿那含果向。(CBETA, T28, no. 1546, p. 216, b28-c4)

  3. 《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17(〈堅固品〉第五十六,丹本作〈轉不轉品〉):

    「復次須菩提。阿惟越致菩薩摩訶薩。若欲修四念處乃至修八聖道分。空無相無作三昧乃至五神通即得修。是菩薩雖修四念處乃至五神通。是人不受四念處果。雖修諸禪不受諸禪果。乃至不受滅定禪果。不證須陀洹果。乃至不證辟支佛道。是菩薩故為眾生受身。隨其所應而利益之。須菩提。以是行類相貌。當知是名阿惟越致菩薩摩訶薩。」(CBETA, T08, no. 223, p. 341, c15-24)

不證初果、不證「實際」
(一)有法友說
「阿羅漢等同於八地菩薩(無生法忍),佛弟子若於菩提心還未成就時,佛菩薩都要勸其不入這個境界的。」
厚觀回應:
  1. 「阿羅漢」在斷惑方面雖與「無生法忍菩薩」類似,但還是有「慈悲心、別相的智慧、道種智」等許多方面不同的。
  2. 在菩提心還未成就時,佛菩薩不只是勸他不要證「阿羅漢」,連「初果」也不要證。若取證漏盡,即於佛道不能再前進,證初果也是一樣!如我於「二乘人能否回小向大」之單元所說,說一切有部更提前到四善根的「忍位」,只要證得「忍位」,就無法回小向大了!
(二)有法友說:
「“證”與“悟”是形影不離的。“有悟必有證,有證必有悟”本是很傳統的說法及理解。但若依於大乘不共法,那就有點不同。大乘法說的是:一切畢竟空;無所得;無住生心;徹底不執著(也依此而區別大乘與小乘)。所以“證”與“悟”就有點不同。」
厚觀回應:
請問在什麼經論看過這樣的說法?
(三)法友說:
「乃至學辟支佛不證辟支佛道。此地的“不證”是不執著的意思。」
厚觀回應:
如果此地的「不證」作「不執著」來解釋的話,請問下面這一段(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時,乃證第一實際)您怎麼解讀?
  1. 《小品般若波羅蜜經》卷7:

    譬如鳥飛虛空而不墮落行於虛空而不住空。須菩提。菩薩亦如是。若行空學空。行無相學無相。行無作學無作。未具足諸佛法。而不墮空無相無作。譬如工射之人善於射法仰射虛空箭箭相拄。隨意久近能令不墮。如是須菩提。菩薩行般若波羅蜜。方便所護故。不證第一實際。為欲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善根故。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時,乃證第一實際。」(CBETA, T08, no. 227, p. 569, a12-20)

  2. 《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18(〈學空不證品〉第60)(CBETA, T08, no. 223, p. 350, c3-9)

    「譬如健人學諸射法善於射術。仰射空中復以後箭射於前箭。箭箭相拄不令前墮隨意自在。若欲令墮便止後箭爾乃墮地。須菩提。菩薩摩訶薩亦如是。行般若波羅蜜以方便力故,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諸善根未具足不於實際作證,若善根成就,是時便於實際作證。

「學而不證」
  1. 雖然《般若經》有些地方說到「不取漏盡證」,但《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18(〈學空不證品〉第60):「我今學一切種智時,非是得須陀洹果證,乃至阿羅漢、辟支佛道證時。」(CBETA, T08, no. 223, p. 350, b4-5)此處「學空不證品」時明明說到「菩薩不應得須陀洹果證」。我想強調的是,「學而不證」,不必限定於「不取證阿羅漢」,連「須陀洹果也不應證」!
  2. 我請問如何解讀下一段文句,因為這牽涉到「證」與「不證」的意義,但很可惜法友沒有直接針對這段經文作解釋。
    1. 《小品般若波羅蜜經》卷7:

      「譬如鳥飛虛空而不墮落,行於虛空而不住空。須菩提!菩薩亦如是,若行空學空,行無相學無相,行無作學無作,未具足諸佛法,而不墮空、無相、無作。譬如工射之人善於射法,仰射虛空,箭箭相拄,隨意久近,能令不墮。如是須菩提!菩薩行般若波羅蜜,方便所護故,不證第一實際,為欲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善根故;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時,乃證第一實際。」(CBETA, T08, no. 227, p. 569, a12-20)

    2. 關於上文,摘錄一段導師的解釋給您參考。 (《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p.656):

      般若波羅蜜所證的,還有「實際」一詞,是真實究竟處的意思。如證入法性,到達最究竟處,名為「實際」。在《般若經》中,大都用來稱二乘的證入涅槃。菩薩在修學中,是以證「實際」為戒懼的。因為證入涅槃,就退墮二乘地,不能再成佛了。但到了菩薩的德行圓滿,也名為證實際,如說:「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時,乃證第一實際」(《小品般若波羅蜜經》卷7,大正8,569a)。法相──「法性」,「如」,「實際」,是般若波羅蜜所現觀的,一切法常恒不變異的真相。

補充:
「實際」是「最究竟的真實」。
  1. 二乘以「涅槃」為最究竟的真實,所以對二乘來說「實際」就是「涅槃」。
  2. 但對大乘來說,「無上菩提」才是最究竟的真實,所以對大乘來說「實際」是「無上菩提」。

簡言之,二乘的實際是「涅槃」,大乘的實際是「無上菩提」。
無生法忍菩薩有證入「涅槃」的能力,但不認為「涅槃」是最究竟的真實,所以說「不證實際」。大乘菩薩不以「涅槃為究竟」,還要往上更求無上菩提,等到成就無上菩提時,這才達到「最究竟的真實」,這時可以說「證入實際」(此時的實際已經是無上菩提),就如《小品般若波羅蜜經》卷7所云:「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時,乃證第一實際」。成佛時即是證得無上菩提,這時可以說「證第一實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