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海涓滴

印順導師重視「整體的佛教」,因此他認為:「佛教每一階段的聖典,都是代表著時代佛教,成為時代佛教的指導方針。它是佛法在活躍的進行中,適應人類,而迸出智慧的光明,留下了時代佛教的遺跡。」

吾人以為,近代學人或行者所撰述的「法義饒益文章」也可以作如是觀。職是之故,本版將以短篇佛法專論或小品心得分享,提供網友一處「廣學多聞、受用法味」之園地,歡迎網上法友們分享心得或回應討論。

版主林建德教授簡介:

林教授於台大哲學系取得博士學位,任教於佛教慈濟大學宗教與人文研究所(2007年8月~迄今),林教授探索東方哲學暨宗教二十餘年,主要研究方向為佛教思想,並旁及道儒二家、西方哲學,尤其推崇印順長老佛學著述。近來亦關注東方暨佛教思想對現今哲學探討的可能啟發,特別是心靈暨意識問題。現已發表中英論文數十篇,並著有《道與空性:老子與龍樹的哲學對話》、《心識與解脫:對比視域下的佛教心意識理論》等書。歡迎諸位法友進站瀏覽、分享心得、參與討論。個人網址/部落格:http://mind-breath.blogspot.tw/

※張貼前請先詳閱:回應規則 & 張貼方法 ;另也提供文字編輯器,方便使用者文書編輯,請參考文字編輯器各元件說明[Basic版] [Full版]。(法海涓滴版主) 

 

淨肉不淨

「八敬法」即便是佛說,也是一種方便說,相似的「三淨肉」即便是佛所允許的,也可視為方便的通融。而八敬法之不合時宜,猶似三淨肉之說亦不合時宜,值得重新的審視與反思。 

三法印與三法印精神

一神教信仰相信靈魂本真與全能的神,在佛教亦有「佛性本具」與「彌陀本願」,靈魂與佛性、上帝與彌陀,這之間究竟有何異同?──「佛性本具」與「彌陀本願」背後可能的「常見」,雖未必直接符合「三法印」,卻得以從「三法印精神」來理解。 

背叛與批判

無論是國際「入世佛教」(Engaged Buddhism)思潮,或者台灣所興盛的「人間佛教」,皆象徵公民意識的崛起與覺醒,「入世佛教」、「人間佛教」所蘊含是「公民佛教」(Civic Buddhism)的形塑發展,其固然未必如一般政治性改革的激烈激進,然公民意識背後所含攝的公共參與,勇於投身人間煙火之中;尤其人間佛教之「即人成佛」,所關注的即是人間事、人間的柴米油鹽醬醋茶,從中顯發佛法帶給人類進步的觀念。人間事的參與,不免涉及「除弊興利」的改造變革,所需的正是「大無畏」精神,以進行相關的批判反思;此佛教理性批判精神的背後,乃是人間苦難的悲切關注,使之與慈悲心懷相互平衡。

「佛門出善門」

「善門入佛門」是證嚴法師創辦慈濟志業的理想,以慈善作爲佛教的修行法門,藉由善行而修學佛法、進入佛門;菩薩道的「福慧雙修」,在「善門入佛門」的意義理解應為「修福後修慧」,而非「修福不修慧」。

吃苦與離苦

佛教說「人生是苦」,人生的目標在於苦的超越。雖然苦是負面概念,避之唯恐不及,但仍有其正向意義,例如透過體能操練(如馬拉松跑步),去鍛鍊身體、訓練意志,儘管路程中相當辛苦,這樣的代價卻是甘之如飴,透過「吃苦」來提升心性涵養。

累積在身體的業力

佛教講身口意三業,這三業當中「意業」為最重,相對的身、口二業是較輕的。

情欲、情義與慈悲

「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許」,「情」低下的品質表現是「欲」,情欲的染著與貪愛,包含心理與生理不同層面,心理是佔有欲,包括支配和控制的欲望,而表現在身體的,則是生物性本能的顯示。

葷食是障道法

先前數篇談佛教素食觀的文章,可知佛教的「三淨肉」關乎「乞食」的沙門傳統,因無分別、不執著而平等受食;然從護生的慈悲心以及少欲知足的清淨心來說,佛教是主張素食的,或至少是傾向素食的。

「但求來世再遇君」

來生觀之於今生的影響與效益

「為知識而知識」

余英時先生在訪談中說他的學術研究純然是「為知識而知識」。「為知識而知識」這樣的立場,或具有正反兩種解讀的可能,若就負面意涵來講似乎太自我中心,只求滿足一己所好,而不關心人類社會的貢獻與否。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