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心住」是否真正不退二乘?

「發心住」是否真正不退二乘,我想提供幾點供大家共同思考:

  1. 華嚴十住中的「發心住」原文如下,似乎還沒有明白提到「發心住不退二乘」。《大方廣佛華嚴經》卷16:

    「佛子!云何為菩薩發心住?此菩薩見佛世尊形貌端嚴、色相圓滿,人所樂見,難可值遇,有大威力,或見神足,或聞記別,或聽教誡,或見眾生受諸劇苦,或聞如來廣大佛法,發菩提心,求一切智。此菩薩緣十種難得法而發於心。何者為十?所謂:是處非處智,善惡業報智,諸根勝劣智,種種解差別智,種種界差別智,一切至處道智,諸禪解脫三昧智,宿命無礙智,天眼無礙智,三世漏普盡智,是為十。佛子!此菩薩應勸學十法。何者為十?所謂:勤供養佛樂住生死,主導世間令除惡業,以勝妙法常行教誨,歎無上法學佛功德,生諸佛前恒蒙攝受,方便演說寂靜三昧,讚歎遠離生死輪迴,為苦眾生作歸依處。何以故?欲令菩薩於佛法中心轉增廣,有所聞法,即自開解,不由他教故。」(CBETA, T10, no. 279, p. 84, a26-b12)

  2. 《大乘起信論》從「信、解、行、證」的次第說到有三種發心:1、信成就發心,2、解行發心,3、證發心;但《大乘起信論》沒有用「發心住」這樣的語詞。不過印順導師將第1個「信成就發心」配對「發心住菩薩」。參見(《大乘起信論講記》p.298):

    菩薩三大阿僧祇劫修因,總名為發心;發心即有淺深差別,所以說有三種。「一者,信成就發心;二者,解行發心;三者,證發心」。

    1. 於三寶,無上菩提,深信不疑,「信心成就」,即不退轉,此約初發心住菩薩說。
    2. 初住以上,一直到十回向終的菩薩,《解深密經》名此為勝解行地。此類菩薩,於諸法性相,有甚深的信解;又已修習廣大資糧行。有解有行,所以名解行。但本論的「解行發心」,指勝解行地終了──加行位菩薩的發心說。
    3. 初地以上,名「證發心」。這因為初地以上的菩薩,都能分證法身。

    雖有信成就,解行,證三位,而同基於發趣菩提的發心,所以總論菩薩行位,有三種發心的差別。

    厚觀案:
    從「信、解、行、證」來說,「發心住菩薩」只是「信」心不退轉而已,但還沒有「解、行、證」,這樣能真正不退二乘嗎?

  3. 說「信成就發心」能「不畏墮二乘地」的,這是《大乘起信論》的說法。參見《大乘起信論》卷1CBETA, T32, no. 1666, p. 581, a11-16)

    「如修多羅中,或說有退墮惡趣者,非其實退,但為初學菩薩未入正位而懈怠者恐怖,令彼勇猛故。又是菩薩一發心後,遠離怯弱,畢竟不畏墮二乘地。若聞無量無邊阿僧祇劫勤苦難行乃得涅槃,亦不怯弱;以信知一切法從本已來自涅槃故。」

    導師《大乘起信論講記》p.320 - p.322解說如下:

    少分見法身的發心住菩薩,「如修多羅中,或說有退墮惡趣」的。十住中的第七住,名不退住。《菩薩本業瓔珞經》,曾舉舍利弗等因緣,說他未登第七不退住,所以退落小乘。有些經典,甚至說退墮惡趣的。當知這「非」是「實退」。如說可以退墮,那是不了義說。經中所以說有的退墮惡趣,「但」是「為」了「初學菩薩」的「未入正位而懈怠者」;使他引起「恐怖」,「勇猛」修行。

    入正位,即入正性離生,或入正性決定。
    聲聞以見道,發無漏慧名入正位。
    大乘以發心住的悟不由他,入正定聚,名為入正位。沒有進入初發心住正位的,有時會生起懈怠心,所以警策他說:留心退墮!入住的菩薩,還有退墮的,何況還沒有能入正位?
    實在說來,初發心住菩薩,是不會再退墮的。

    ……

    上文說不會退墮惡趣,此下再說不會退墮二乘。初發心住「菩薩,一發心後」,即「遠離怯弱,畢竟不畏墮二乘地」。怯弱,即自覺沒有力量,而怕退墮,不能在佛法中堅強的前進。信成就發心的菩薩,能遠離這樣的怯弱心,不怕退墮。不但不怕墮惡趣,墮二乘地,即使聽說:菩薩要「無量無邊阿僧祇劫勤苦難行」,才能「得涅槃」,心中也「不」會「怯弱」。

    厚觀案:
    如果仔細看《大乘起信論》的原文,對「惡趣」而言,是說「非其實退」;但對「二乘地」而言,《大乘起信論》是說「畢竟不畏墮二乘地」,而不是說「不墮二乘地」。「不怕墮」與「不墮」是否有差別,可能需要留意

  4. 印順導師(《大乘起信論講記》p.323 - p.324):

    「初發心住,信心成就;十住位,重於勝解;十行位,重於修行;十回向位,重於回向於法身。都還不能實證,所以,三賢位統名解行地。」

    厚觀案:
    導師這裡明說「十住、十行、十迴向」這三賢位都還不能實證,所以統名「解行地」。

  5. (《大乘起信論講記》p.321 - p.322):

    有的說:

    1. 十信中第七心名不退心,約對於三寶四諦的信不退說。
    2. 第七住名不退住,約不退二乘的位不退說。
    3. 初地以上為證不退;
    4. 八地以上為行不退。

    以七住為位不退,與本論(《大乘起信論》)的見解相反。

    厚觀案:

    1. 導師這裡提到四種不退:「信不退、位不退、證不退、行不退」,大體上與窺基《妙法蓮華經玄贊》卷2相合:

      「不退有四:

      • 一信不退:十信第六名不退心,自後不退生邪見故。
      • 二位不退:十住第七名不退位,自後不退入二乘故。
      • 三證不退:初地以上即名不退,所證得法不退失故。
      • 四行不退:八地已上名不退地,為.無為法皆能修故。今此菩薩皆八地已上故言於無上正等覺不退轉,定當證故,故不退者非即不轉。」(CBETA, T34, no. 1723, p. 672, b8-15)
    2. 窺基說「第七住」才不退二乘,故為「位不退」;依導師的理解,《大乘起信論》說初發心住已經不〔怕〕退二乘,所以說「以七住為位不退,與本論(《大乘起信論》)的見解相反。」
  6. 四不退(《佛光大辭典(二)》p.1662.2 - p.1663.1)謂於修行過程中,已證得不退轉之情形有四種之別。
    1. 慈恩大師窺基所立之說,即:
      1. 信不退,指「十信位」之中,第六位以上之菩薩,不再生起邪見。
      2. 位不退,指十住位中第七位以上之菩薩,不再退轉回二乘之位。
      3. 證不退,指初地以上之菩薩,已不再退失所證之法。
      4. 行不退,指八地以上之菩薩,能行各種有為與無為諸法而不退轉。

      懷感之釋淨土群疑論卷四亦同此主張。〔法華經玄贊攝釋卷二、釋淨土群疑論探要記卷九〕

    2. 迦才之淨土論卷上所說,即:
      1. 念不退,指八地以上之菩薩。
      2. 行不退,指初地以上之菩薩。
      3. 位不退,指十解(即十住位)以上之菩薩。
      4. 處不退,指達於西方淨土之境地,即生於彌陀淨土,已得「正定聚」而永不退轉者。

      〔法華經玄贊卷二、往生要集卷下末、往生要集義記卷八〕

    3. 袾宏之阿彌陀經疏鈔卷三所說,即:
      1. 願不退,即未斷除煩惱而生於凡聖同居之淨土者。
      2. 行不退,即已斷除見惑、思惑而生於方便有餘土者。
      3. 智不退,即斷除一部分無明煩惱而居於實報無障礙土者。
      4. 位不退,即破盡三惑而居於常寂光土者。
    4. 智旭之阿彌陀經要解所說,即:
      1. 念不退,指破除無明,彰顯佛性,而直接生於實報分證之常寂光土者。
      2. 行不退,指斷除見惑、思惑、塵沙惑而生於方便土,且趣進極樂淨土者。
      3. 位不退,指帶業往生而生於凡聖同居之淨土者。
      4. 畢竟不退,即不論至心散心、有心無心、解或不解,但有彌陀之名號、六方之佛名,乃至阿彌陀經之經名等,一經其人之耳,假以千萬劫之時日,畢竟可由此一因緣而得度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