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談人間佛教「人菩薩行者」的修學目標

                                                       

一、引言                                           

2004年5月,我經由劉有容博士的翻譯,在新州「同淨蘭若」利用八週的時間,分七次向(當時正在自修中文的)菩提長老比丘報告印順導師《空之探究》前二章(阿含與部派的空)的大義,其間曾討論到「人間佛教」的課題,他認為(人間佛教)這個「名稱」似乎顯得「世俗化而不能凸顯佛法之真精神」。長老的看法確實反映了當今教界的一些實況;印順導師早於1940年代,即省察到「民國初年的中國佛教」早已受困於「圓融」、「方便」、「真常」、「唯心」、「他力」、「頓證」之偏頗風潮;餘風影響所及,現今台灣佛教所提倡的「人間佛教」,導師也認為仍有「庸俗、圓融、方便、天化」之氣息,不盡契合佛法之如實義。因此,他特別在「人間佛教」之前冠上「契理契機」並予以定義解說。

二、導師所闡揚的「契理契機之人間佛教」就是「人菩薩行」,它有幾項基本的信念(以下偏重「契理」方面來說):

(一)從人而發心,以凡夫身(具煩惱)來學菩薩行,不標榜神奇,也不矜誇玄妙,而從平實穩健處著手做起。

(二)發心利他,不應忽略自己身心的淨化,否則「未能自度,焉能度人」。

(三)人類有三種適合修行(勝過諸天)的殊勝品德,這三種善根,是過去諸佛所以選擇在人間成佛的重要因素:

(1)情感上具慚愧心的「梵行勝」:這是道德的向上心,能息除煩惱眾惡的動力。人能不計功利,克制自己,修習梵行──清淨行,使自己的身心,清淨合理,有利於人群等。為了這,克己犧牲都願意,人類的道德精神,非常偉大。

(2)意志上的「勤勇勝」:人類具有「勇猛精進心」,能在此堪忍的娑婆世界,為了達到某一目的,難忍能忍,犧牲在所不惜,非達到目的(圓滿至善的境地)不可。

(3)知(智)識上的「憶念勝」:人能從經驗的記憶中,啟發「抉擇、量度」等智慧力,設法解決問題。不但有世俗智,相對的改善環境、身心,而且能成就更高的般若智慧,探求人生的秘奧,到達徹底的解脫。

(四)唯有在這苦樂參半的人間,才能使人知苦而離苦,有時間去考慮參究,人間才是體悟真理與實現自由的道場。如同不粗不細的石頭,能磨出鋒利的刀劍一樣,在這種環境中,易於觀察體會「無常、苦、空、無我」。

(五)「人間」為六道(五趣)中「升沈的樞紐」:如生天,是由於人身的積集善業,修習「三福業」。如由天而更向上生,或由惡趣而生天,這都是過去世中人身所作的善業。墮落惡趣,也大半由於人身的惡業。

(六)「人身難得」:惟有生在人間,才能稟受佛法,體悟真理而得正覺的自在,這是《阿含經》的深義。我們如不但為了追求五欲,還有更高的理想,提高道德,發展智慧,完成自由,那就惟有在人間才有可能。《增壹阿含經》記載,連天神也羨慕「人間為善處」,視為未來往生的目標,人間成為天神仰望「可以聽聞佛法」的樂土。

(七)人生如此優勝,難得生在人間,又遇到佛法,應盡量發揮人的特長,依佛陀所開示的方法修行,在沒有完成正覺解脫以前,必須保持此優良的人身。

(八)人間佛教之「人菩薩行」,是以「三心」為基本,三心就是大乘信願──菩提心,大悲心,空性見。這可以說是人類三特德之深化及廣化:勤勇勝深化為信願菩提心、梵行勝擴充為大慈悲心、憶念勝深化廣化為空性見之般若智慧。

(九)學習《彌勒上生經》所示「不修(深)禪定,不斷(盡)煩惱」不急證的菩薩精神:

導師曾於〈太虛大師圓寂百日祭文〉稱頌:「惟我大師,修菩薩行,不斷煩惱,不修禪定,大心凡夫,彌勒疑是!」而認為虛大師的「無求即時成佛的貪心」是「人菩薩行的最佳指南」;導師自己則是「讚仰菩薩常道,不曾能急於求證」。

(十)導師發願(並鼓勵「同願同行者」)生生世世在人間(常保人身),宣揚「佛陀本懷的正覺之音」。而對於願行不同的大德(發願往生兜率的法舫法師,往生西方的道源長老),導師在追悼他們的文章中,也不禁悲心深徹地期望他們「早日回到人間來,在這苦痛的世間,多給眾生一些安慰

 三、「人菩薩行者」的修學目標

根據以上的信念,筆者且就個人的理解及一些經驗,談一談「人菩薩行者」的修學目標。

 (一)發心利他,不應忽略自己身心的淨化

導師說:「從事於或慧或福的利他菩薩行,先應要求自身在佛法中的充實,以三心而行十善為基礎。否則,弘化也好,慈濟也好,上也者只是世間的善行,佛法(與世學混淆)的真義越來越稀薄了!下也者是「泥菩薩過河」(不見了),引起佛教的不良副作用。總之,菩薩發心利他,要站穩自己的腳跟才得!」

 (二)導師即使夙植德本,智深悲廣,也曾於五十九歲時掩關自修

民國五十三(1964)年初夏,導師決心丟下一切,在嘉義「妙雲蘭若」掩關。導師自述:五月廿六日,為釋迦世尊誕辰。中夜寧寂,舉世歡欣。印順於是日,就嘉市妙雲蘭若,虔誠懺願,捨諸緣務,掩室專修。爰舉偈遙寄,以告海內外緇素同道:

離塵卅五載,來臺滿一紀。風雨悵淒其,歲月驚消逝!時難懷親依,折翮歎羅什:古今事本同,安用心於悒!」      

願此危脆身,仰憑三寶力;教證得增上,自他咸喜悅!不計年復年,且度日又日,聖道耀東南,靜對萬籟寂」。

導師在偈頌中寫到「教證得增上,自他咸喜悅」,可見他老人家仍是重視「伏斷煩惱」(忍而不證)的「現量體驗」,不過他的前題是「自他咸喜悅」,也就是一切的自修掩關都是以利益眾生為前題為目標,因為導師認為「名符其實的菩薩,最偉大處,就在他能不為自己著想,以利他為自利

 

(三)學習人間佛教「人菩薩行者」的修學目標

導師於1972年1月應美國佛教會沈家楨居士之請赴美養病,借居紐約長島「菩提精舍」(由日常法師隨侍),同年6月返臺前曾開示〈佛法的宗教經驗〉作為臨別贈言。筆者以為這篇開示(詳請參閱《華雨集第四冊》),可以作為「人菩薩行者」修學目標的重要指南,特摘要如下:

 

(一)導師首先於開示前的「引言」表示:海外的法師和居士們,都很希望將佛法轉移到新大陸的美國來發揚。這是非常艱鉅的工作,但是應當怎樣著手呢?佛法是一種宗教,宗教須適應社會。佛法的好處甚深,一般人不大了解,所以推動更艱難。不過出家弟子的健全團結,與在家弟子的共同努力,實甚重要。佛陀在世之時亦頗注意於組織僧團,推行佛法,團結就是力量。接著談到「宗教是要求在身心上兌現的」,所以提示「佛教是宗教,宗教要發生力量,…信也好,學也好,修習也好,要有所得…在美國弘揚佛法,尤須注意,因為美國社會講求實效。

如講道理,要尋根究底。講信仰修持,亦要有實地的經驗。」於是提供了以下淺近的「佛法的宗教經驗」,依此,我們可以逐一來檢驗自己學佛的進境如何。

 

(二)「信」的經驗

佛法中的「信」是什麼?信佛、信法、信僧。…假如我們真正有信心,信仰三寶的話,等於眼前忽然一亮,找到一線光明。好似在茫茫大海上,忽然看到大陸,這時真有說不出的高興。…「信心」好像一顆澄清濁水的「清水珠」,能將渾水變清;信心使我們內心清淨,心上得到安定。信心沒有生之前,煩惱無窮,混混沌沌,莫知所從。凡具有信心者,必能得到安定。佛經上說:「若有信者得歡喜」。這種豁然開朗的經驗,因為得到佛法的引導,可漸除煩惱的困擾,找得了一條光明的大道,跟此信心而來。若能向此方向努力,必得快樂。煩惱雖還是有的,仍應努力修習。但有了內心清淨信心的經驗,會安心的向前邁進了!

 

(三)「戒」的經驗

受戒者得到的這個戒,以誓願為體。不應做的事須決心不做;應做的事當盡力去做。要虔誠、懇切、懺悔,有這種堅強的信願,然後可得「戒」。這種依佛法所得的戒,即是心裏增加了一種特殊的力量,這種力量能「防非制惡」。這力量自得戒後,一天一天的增加。…如得到了戒,則自內心發生一種力量,可以「懸崖勒馬」,控制自己。「戒」好比一個城,叫做「戒城」。古時修築城墻,所以防制匪敵。有了城墻時,如有匪敵進犯,保衛這城者,在裡面就發動員令,當然亦可以求外面的救援,但主要的是自力內在的戒備。「戒」的力量是由信佛法所起心理上的變化,發生一種「清淨誓願力」。有了這種力量,一天一天增長,煩惱自然漸除。

 

(四)「定」的經驗

我現在所要講的是「生得定」。是我們每個人生下即得到的。假如諸位說沒有,那是沒有用因緣來顯發。…我國有一部哲學書《莊子》。《莊子》有一段孔子與弟子顏回有關靜定的問答。孔子教顏回學習靜坐,顏回將所得的經驗,告訴孔子。顏回第一次報告孔子說:「靜坐久了,外面的境界都沒有了」。第二次又報告說:「我的手與足也不知何處去了」!第三次報告孔子說:「我的心,我自己也不知何處去了」!那時,顏回已失卻身心世界,心靈一片虛明。正如《莊子》所說:「虛室生白,吉祥止止」。此種境界,中國叫做「坐忘」。這在佛法中是將到未到,到達定的邊緣──「生得」的「未到定」。年輕力壯的,如能靜坐,常會很快發現,得到這種經驗。…上面所說,當然是初步的,很淺的定,當然還須向上修習。…所以即使略得定力,也能深信佛法中的修證,而向上趣入。

 

(五)「慧」的經驗

慧的經驗,也是淺深不等。現在要講的,是最淺的「聞所成慧」,即「聞慧」。我人自讀經,或自聽開示而得來的慧,(與一般生得慧不同)就是聞慧。對佛法絕對的真理,豁然啟悟,由豁然無礙而得貫通,所謂「大開圓解」。這種解慧,並不是證悟。試舉一個比喻:井中有水,已經明白的看到,但不是嘗到。對聞所成慧──正見,經裡有頌說:「若有於世間,正見增上者,雖歷百千生,終不墮惡趣」。這是說,若人生於世界上,能得到正見的力量,增長不退。如菩薩長期在生死輪迴中度眾生,得了此慧,雖然或有小錯,但決不造重罪。故生死雖歷千百次,終不墮入惡趣。

 

導師以上的五點開示,與佛陀於《雜阿含‧927經》對於在家人「具足五法(信、戒、施、聞、慧(含攝定)」的教示,可以說是相通的!

 

(六)個人經驗分享

筆者於1973年初讀《妙雲集》,1975年歸依導師,回憶1980年於宏印法師帶領之「南部法輪班」初識莊春江師兄與之同學(當時黃國達師兄及李元松居士參加「北部法輪班」),不久讀得私印版文言體的《印度之佛教》,之後又敬讀完《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內心起了重大的變化,也打開「佛法之眼界」。想起胡適先生的《四十自述》,憶及孔老夫子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之惕勉金言,於是發起了誓願:「四十確立於佛法之正見,五十為佛法之終身志工」。後來於1992年1月1日在請示疑難的書信中向導師報告:「弟子自六十二年接觸《妙雲集》,於六十四年歸依導師以來,常浸沐在您老人家之智雨悲光之中,從中確立了人生之新方向,佛法之新生命。相信終此一生應可確定不移於佛法僧三寶之淨信(心中常浮現不忘於導師「不管那天翻地覆,於所信不移」之教誨),並願親身學習初期大乘『利他中自利』之精神。」後來也在五十歲時提早退休,參加護教輔教的工作。

 

1有關「信的經驗」,我們都耳熟能詳導師的開示:「深信三寶應從正見中來,依正見而起正信,乃能引發正行而向於佛道,自利利人,護持正法。」其實這段開示是很有深意的,它也是「八正道的修行次第」,《阿含經》說:「如日出前相,謂明相初光。如是比丘正盡苦邊,究竟苦邊前相者,所謂正見。彼正見者,能起正志、正語、正業、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正見是向於「出世間菩提道」的第一階,它既然是「明(智慧的別名)相初光」,則能照亮人生真正的「道」路,使人一往直前,依此產生一種「善法欲」之動能,這就是「」。這裡的「信」是一種「善心所」,古代論師解說為「忍許、澄清」,尤其有「歸趣、熱情、力量」的特性,所以孫中山先生說「思想(類似正見)產生信仰,信仰生出力量」。從此「佛法成為生命中不可分的一部分」的「從法化生,得佛法分」高度的宗教情操與動能(正行)。到了這個田地,它就是「人生之新方向,佛法之新生命」,而可以「登堂入室」成為一個真正的「佛弟子」了。

 

2、有關「戒的經驗」,經論中戒(「尸羅」)的原意是「好行善道,不自放逸」,也就是樂於為善,又能謹慎的防護(自己)惡行的德行。這是人類生而就有的,又因不斷為善(離惡)而力量增強,所以解說為「性善」,或解說為「數習(一次又一次產生的習慣性)」。受戒,不是一條一條僵化的戒條,它本是自覺的,出於「緣起」的理性,出於「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同情,覺得應該這樣的,「五戒」實是人類在(緣起的)自他依存中,(自覺或不自覺的)感覺到自他相同,而引發對他人的(護生)關懷與同情。

 

3、有關「定的經驗」,確實如導師所說的「年輕力壯的,如能靜坐,常會很快發現,得到這種(失卻身心世界,心靈一片虛明)經驗」,許多「具聞思熏習」的法友,即使年紀稍長,他們參加「十日禪」,因為「法的淨信」較深,而於「五蓋」中的「疑蓋」較無障礙,另於其他「四蓋(貪、瞋、昏忱、掉舉等)的對治」也累積了一些波羅蜜,因此常能在坐禪之第六、七日當中達到一定的安止狀態。不過一般的禪修營,學員中有「聞思」背景的似乎並不太多,如果能夠依據《雜阿含‧624經》佛陀的教示:「汝當先淨其戒,直其見,具足三業,然後修四念處」,那是最安穩的了!

 

4、有關「慧」的經驗(可深入為大乘「空有無礙」正觀):「信、戒、慧」合一

(1)「增上世間正見,不墮惡趣」與「聞所成慧」

導師在其著作多次談到《雜阿含‧788經》的偈頌,並援引作為「聞所成慧」之經證。該經偈頌原文為:「鄙法不應近,放逸不應行,不應習邪見,增長於世間。假使有世間,正見增上者,雖復百千生,終不墮惡趣」,這是指「增上有力」的「世間正見」,雖是「有漏」的,但卻是「隨順於空相應解脫」。其實「聞所成慧」是「信、戒、慧」的合一,為什麼呢?如上開偈頌所示「鄙法不應近,放逸不應行,不應習邪見」,那自然是「戒法不失」了。至於「增上世間正見」與「信心具足」相應,可參見於《出曜經》(對於《雜阿含‧788經》的解說):「正見增上道者,諸有分別邪見根原永捨離之,正使前人化作佛形其人前立,演說顛倒謂為正法,持心堅固終不承受。何以故爾?以其正見難沮壞故,正使弊魔波旬及諸幻士,化若干變來恐善男子,不能移動其心,倍修正見意不移易,此是世俗正見非第一義,是故說曰,正見增上道,世俗智所察也。於百千生者,如佛所說,吾未曾見行正見人,於百千生墮惡趣者,吾未聞也。所生之處賢聖相遇,亦不墮地獄餓鬼畜生中。是故說曰,於百千生終不墮惡道。」個人自讀導師著作以來,蒙受法恩,常能領受「不隨別人舌根轉」之「信力」意趣,這或許是《出曜經》所示的「正見難沮壞」。若能如此,當今多少頂戴著「相似佛法」的新興宗教師或可望之卻步了!

 

(2)「聞所成慧」與大乘「空有無礙」正觀

導師是「立本於根本佛教之淳樸,宏傳中期佛教之行解」,提倡「少壯的人間佛教」,他是依據《雜阿含經》的增上世間正見,百千生不墮惡趣」(聞所成慧)以及《中阿含經》的「阿難!我多行空」及大乘經論,建構了「生生世世行菩薩道」的行踐之路。導師特別提示與鼓勵:

 學發菩提心的,勝解一切法──身心、自他、依正,都是輾轉的緣起法;了知自他相依,而性相畢竟空。依據即空而有的緣起慧,引起平等普利一切的利他悲願,廣行十善,積集資糧。…循此修學,保證能不失人身,不礙大乘,這是唯一有利而沒有險曲的大道!(《佛在人間》p.103 ~ p.104)

 

上說:「若有於世間,正見增上者,雖歷百千生,終不墮地獄」。惟有了達得生死與涅槃,都是如幻如化的,這才能不如凡夫的戀著生死,也不像小乘那樣的以「三界為牢獄,生死如冤家」而厭離他,急求擺脫他。這才能不如凡夫那樣的怖畏涅槃,能深知涅槃的功德,而也不像小乘那樣的急趣涅槃。在生死中浮沉,因信願(菩提心),慈悲,特別是空勝解力,能逐漸的調伏煩惱,能做到煩惱雖小小現起而不會闖大亂子。不斷煩惱(瞋,忿,恨,惱,嫉,害等,與慈悲相違反的,一定要伏除不起),也不致作出重大惡業。時時以眾生的苦痛為苦痛,眾生的利樂為利樂;我見一天天的薄劣,慈悲一天天的深厚,怕什麼墮落!惟有專為自己打算的,才隨時有墮落的憂慮。發願在生死中,常得見佛,常得聞法,世世常行菩薩道,這是初期大乘的共義,也是中觀與瑜伽的共義。釋尊在(『中阿含』)經中說:「阿難!我多行空」。『瑜伽師地論』解說為:「世尊於昔修習菩薩行位,多修空住,故能速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大乘經的多明一切法空,即是不住生死,不住涅槃,修菩薩行成佛的大方便」!(《華雨集第四冊》p.68 ~ p.69)

 

《雜阿含經》的增上世間正見,百千生不墮惡趣」,能保持人身,前已多有說明,為何《中阿含經》的「我多行空」(世尊於昔修習菩薩行位,多修空住)是菩薩道的修行方法呢?原來部派佛教中「空住」的「空三昧」修習方法是著重於觀「空、無我」行相,而不觀「無常及苦」行相的,如此即不會生起「厭苦」情緒,而能隨順於不捨眾生「以眾生的苦痛為苦痛,眾生的利樂為利樂」。

 

筆者曾經依此撰寫過二篇論文心得(1999年〈人菩薩行的理論與實踐〉及2003年〈印順導師「人間佛教」之菩薩觀及道次第初探〉),試為證成「人間佛教的人菩薩行」是相應於「緣起法的如理性及實踐的可行性」。

 

5、人生座右銘

寫到這裡,筆者不禁要再次感念導師的法乳深恩,讀其著作受其啟發,我立下(佛法)人生的三項座右銘:「學尚自由,不強人以從己」(砥勵無我)、「不為人師」(今是學時)、「一日為法友,生生世世為法友」(初心學菩薩道,願為眾生之不請之友)。謹此,與諸法友共勉!

【本文係應「紐約世界佛教青年會(WYMBA)」邀稿,完稿於2013年12月10日】

回應

                                                        

一、引言                                           

2004年5月,我經由劉有容博士的翻譯,在新州「同淨蘭若」利用八週的時間,分七次向(當時正在自修中文的)菩提長老比丘報告印順導師《空之探究》前二章(阿含與部派的空)的大義,其間曾討論到「人間佛教」的課題,他認為(人間佛教)這個「名稱」似乎顯得「世俗化而不能凸顯佛法之真精神」。長老的看法確實反映了當今教界的一些實況;印順導師早於1940年代,即省察到「民國初年的中國佛教」早已受困於「圓融」、「方便」、「真常」、「唯心」、「他力」、「頓證」之偏頗風潮;餘風影響所及,現今台灣佛教所提倡的「人間佛教」,導師也認為仍有「庸俗、圓融、方便、天化」之氣息,不盡契合佛法之如實義。因此,他特別在「人間佛教」之前冠上「契理契機」並予以定義解說。

二、導師所闡揚的「契理契機之人間佛教」就是「人菩薩行」,它有幾項基本的信念(以下偏重「契理」方面來說):

(一)從人而發心,以凡夫身(具煩惱)來學菩薩行,不標榜神奇,也不矜誇玄妙,而從平實穩健處著手做起。

(二)發心利他,不應忽略自己身心的淨化,否則「未能自度,焉能度人」。

(三)人類有三種適合修行(勝過諸天)的殊勝品德,這三種善根,是過去諸佛所以選擇在人間成佛的重要因素:

(1)情感上具慚愧心的「梵行勝」:這是道德的向上心,能息除煩惱眾惡的動力。人能不計功利,克制自己,修習梵行──清淨行,使自己的身心,清淨合理,有利於人群等。為了這,克己犧牲都願意,人類的道德精神,非常偉大。

(2)意志上的「勤勇勝」:人類具有「勇猛精進心」,能在此堪忍的娑婆世界,為了達到某一目的,難忍能忍,犧牲在所不惜,非達到目的(圓滿至善的境地)不可。

(3)知(智)識上的「憶念勝」:人能從經驗的記憶中,啟發「抉擇、量度」等智慧力,設法解決問題。不但有世俗智,相對的改善環境、身心,而且能成就更高的般若智慧,探求人生的秘奧,到達徹底的解脫。

(四)唯有在這苦樂參半的人間,才能使人知苦而離苦,有時間去考慮參究,人間才是體悟真理與實現自由的道場。如同不粗不細的石頭,能磨出鋒利的刀劍一樣,在這種環境中,易於觀察體會「無常、苦、空、無我」。

(五)「人間」為六道(五趣)中「升沈的樞紐」:如生天,是由於人身的積集善業,修習「三福業」。如由天而更向上生,或由惡趣而生天,這都是過去世中人身所作的善業。墮落惡趣,也大半由於人身的惡業。

(六)「人身難得」:惟有生在人間,才能稟受佛法,體悟真理而得正覺的自在,這是《阿含經》的深義。我們如不但為了追求五欲,還有更高的理想,提高道德,發展智慧,完成自由,那就惟有在人間才有可能。《增壹阿含經》記載,連天神也羨慕「人間為善處」,視為未來往生的目標,人間成為天神仰望「可以聽聞佛法」的樂土。

(七)人生如此優勝,難得生在人間,又遇到佛法,應盡量發揮人的特長,依佛陀所開示的方法修行,在沒有完成正覺解脫以前,必須保持此優良的人身。

(八)人間佛教之「人菩薩行」,是以「三心」為基本,三心就是大乘信願──菩提心,大悲心,空性見。這可以說是人類三特德之深化及廣化:勤勇勝深化為信願菩提心、梵行勝擴充為大慈悲心、憶念勝深化廣化為空性見之般若智慧。

(九)學習《彌勒上生經》所示「不修(深)禪定,不斷(盡)煩惱」不急證的菩薩精神:

導師曾於〈太虛大師圓寂百日祭文〉稱頌:「惟我大師,修菩薩行,不斷煩惱,不修禪定,大心凡夫,彌勒疑是!」而認為虛大師的「無求即時成佛的貪心」是「人菩薩行的最佳指南」;導師自己則是「讚仰菩薩常道,不曾能急於求證」。

(十)導師發願(並鼓勵「同願同行者」)生生世世在人間(常保人身),宣揚「佛陀本懷的正覺之音」。而對於願行不同的大德(發願往生兜率的法舫法師,往生西方的道源長老),導師在追悼他們的文章中,也不禁悲心深徹地期望他們「早日回到人間來,在這苦痛的世間,多給眾生一些安慰

 三、「人菩薩行者」的修學目標

根據以上的信念,筆者且就個人的理解及一些經驗,談一談「人菩薩行者」的修學目標。

 (一)發心利他,不應忽略自己身心的淨化

導師說:「從事於或慧或福的利他菩薩行,先應要求自身在佛法中的充實,以三心而行十善為基礎。否則,弘化也好,慈濟也好,上也者只是世間的善行,佛法(與世學混淆)的真義越來越稀薄了!下也者是「泥菩薩過河」(不見了),引起佛教的不良副作用。總之,菩薩發心利他,要站穩自己的腳跟才得!」

 (二)導師即使夙植德本,智深悲廣,也曾於五十九歲時掩關自修

民國五十三(1964)年初夏,導師決心丟下一切,在嘉義「妙雲蘭若」掩關。導師自述:五月廿六日,為釋迦世尊誕辰。中夜寧寂,舉世歡欣。印順於是日,就嘉市妙雲蘭若,虔誠懺願,捨諸緣務,掩室專修。爰舉偈遙寄,以告海內外緇素同道:

離塵卅五載,來臺滿一紀。風雨悵淒其,歲月驚消逝!時難懷親依,折翮歎羅什:古今事本同,安用心於悒!」      

願此危脆身,仰憑三寶力;教證得增上,自他咸喜悅!不計年復年,且度日又日,聖道耀東南,靜對萬籟寂」。

導師在偈頌中寫到「教證得增上,自他咸喜悅」,可見他老人家仍是重視「伏斷煩惱」(忍而不證)的「現量體驗」,不過他的前題是「自他咸喜悅」,也就是一切的自修掩關都是以利益眾生為前題為目標,因為導師認為「名符其實的菩薩,最偉大處,就在他能不為自己著想,以利他為自利

 

(三)學習人間佛教「人菩薩行者」的修學目標

導師於1972年1月應美國佛教會沈家楨居士之請赴美養病,借居紐約長島「菩提精舍」(由日常法師隨侍),同年6月返臺前曾開示〈佛法的宗教經驗〉作為臨別贈言。筆者以為這篇開示(詳請參閱《華雨集第四冊》),可以作為「人菩薩行者」修學目標的重要指南,特摘要如下:

 

(一)導師首先於開示前的「引言」表示:海外的法師和居士們,都很希望將佛法轉移到新大陸的美國來發揚。這是非常艱鉅的工作,但是應當怎樣著手呢?佛法是一種宗教,宗教須適應社會。佛法的好處甚深,一般人不大了解,所以推動更艱難。不過出家弟子的健全團結,與在家弟子的共同努力,實甚重要。佛陀在世之時亦頗注意於組織僧團,推行佛法,團結就是力量。接著談到「宗教是要求在身心上兌現的」,所以提示「佛教是宗教,宗教要發生力量,…信也好,學也好,修習也好,要有所得…在美國弘揚佛法,尤須注意,因為美國社會講求實效。

如講道理,要尋根究底。講信仰修持,亦要有實地的經驗。」於是提供了以下淺近的「佛法的宗教經驗」,依此,我們可以逐一來檢驗自己學佛的進境如何。

 

(二)「信」的經驗

佛法中的「信」是什麼?信佛、信法、信僧。…假如我們真正有信心,信仰三寶的話,等於眼前忽然一亮,找到一線光明。好似在茫茫大海上,忽然看到大陸,這時真有說不出的高興。…「信心」好像一顆澄清濁水的「清水珠」,能將渾水變清;信心使我們內心清淨,心上得到安定。信心沒有生之前,煩惱無窮,混混沌沌,莫知所從。凡具有信心者,必能得到安定。佛經上說:「若有信者得歡喜」。這種豁然開朗的經驗,因為得到佛法的引導,可漸除煩惱的困擾,找得了一條光明的大道,跟此信心而來。若能向此方向努力,必得快樂。煩惱雖還是有的,仍應努力修習。但有了內心清淨信心的經驗,會安心的向前邁進了!

 

(三)「戒」的經驗

受戒者得到的這個戒,以誓願為體。不應做的事須決心不做;應做的事當盡力去做。要虔誠、懇切、懺悔,有這種堅強的信願,然後可得「戒」。這種依佛法所得的戒,即是心裏增加了一種特殊的力量,這種力量能「防非制惡」。這力量自得戒後,一天一天的增加。…如得到了戒,則自內心發生一種力量,可以「懸崖勒馬」,控制自己。「戒」好比一個城,叫做「戒城」。古時修築城墻,所以防制匪敵。有了城墻時,如有匪敵進犯,保衛這城者,在裡面就發動員令,當然亦可以求外面的救援,但主要的是自力內在的戒備。「戒」的力量是由信佛法所起心理上的變化,發生一種「清淨誓願力」。有了這種力量,一天一天增長,煩惱自然漸除。

 

(四)「定」的經驗

我現在所要講的是「生得定」。是我們每個人生下即得到的。假如諸位說沒有,那是沒有用因緣來顯發。…我國有一部哲學書《莊子》。《莊子》有一段孔子與弟子顏回有關靜定的問答。孔子教顏回學習靜坐,顏回將所得的經驗,告訴孔子。顏回第一次報告孔子說:「靜坐久了,外面的境界都沒有了」。第二次又報告說:「我的手與足也不知何處去了」!第三次報告孔子說:「我的心,我自己也不知何處去了」!那時,顏回已失卻身心世界,心靈一片虛明。正如《莊子》所說:「虛室生白,吉祥止止」。此種境界,中國叫做「坐忘」。這在佛法中是將到未到,到達定的邊緣──「生得」的「未到定」。年輕力壯的,如能靜坐,常會很快發現,得到這種經驗。…上面所說,當然是初步的,很淺的定,當然還須向上修習。…所以即使略得定力,也能深信佛法中的修證,而向上趣入。

 

(五)「慧」的經驗

慧的經驗,也是淺深不等。現在要講的,是最淺的「聞所成慧」,即「聞慧」。我人自讀經,或自聽開示而得來的慧,(與一般生得慧不同)就是聞慧。對佛法絕對的真理,豁然啟悟,由豁然無礙而得貫通,所謂「大開圓解」。這種解慧,並不是證悟。試舉一個比喻:井中有水,已經明白的看到,但不是嘗到。對聞所成慧──正見,經裡有頌說:「若有於世間,正見增上者,雖歷百千生,終不墮惡趣」。這是說,若人生於世界上,能得到正見的力量,增長不退。如菩薩長期在生死輪迴中度眾生,得了此慧,雖然或有小錯,但決不造重罪。故生死雖歷千百次,終不墮入惡趣。

 

導師以上的五點開示,與佛陀於《雜阿含‧927經》對於在家人「具足五法(信、戒、施、聞、慧(含攝定)」的教示,可以說是相通的!

 

(六)個人經驗分享

筆者於1973年初讀《妙雲集》,1975年歸依導師,回憶1980年於宏印法師帶領之「南部法輪班」初識莊春江師兄與之同學(當時黃國達師兄及李元松居士參加「北部法輪班」),不久讀得私印版文言體的《印度之佛教》,之後又敬讀完《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內心起了重大的變化,也打開「佛法之眼界」。想起胡適先生的《四十自述》,憶及孔老夫子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之惕勉金言,於是發起了誓願:「四十確立於佛法之正見,五十為佛法之終身志工」。後來於1992年1月1日在請示疑難的書信中向導師報告:「弟子自六十二年接觸《妙雲集》,於六十四年歸依導師以來,常浸沐在您老人家之智雨悲光之中,從中確立了人生之新方向,佛法之新生命。相信終此一生應可確定不移於佛法僧三寶之淨信(心中常浮現不忘於導師「不管那天翻地覆,於所信不移」之教誨),並願親身學習初期大乘『利他中自利』之精神。」後來也在五十歲時提早退休,參加護教輔教的工作。

 

1有關「信的經驗」,我們都耳熟能詳導師的開示:「深信三寶應從正見中來,依正見而起正信,乃能引發正行而向於佛道,自利利人,護持正法。」其實這段開示是很有深意的,它也是「八正道的修行次第」,《阿含經》說:「如日出前相,謂明相初光。如是比丘正盡苦邊,究竟苦邊前相者,所謂正見。彼正見者,能起正志、正語、正業、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正見是向於「出世間菩提道」的第一階,它既然是「明(智慧的別名)相初光」,則能照亮人生真正的「道」路,使人一往直前,依此產生一種「善法欲」之動能,這就是「」。這裡的「信」是一種「善心所」,古代論師解說為「忍許、澄清」,尤其有「歸趣、熱情、力量」的特性,所以孫中山先生說「思想(類似正見)產生信仰,信仰生出力量」。從此「佛法成為生命中不可分的一部分」的「從法化生,得佛法分」高度的宗教情操與動能(正行)。到了這個田地,它就是「人生之新方向,佛法之新生命」,而可以「登堂入室」成為一個真正的「佛弟子」了。

 

2、有關「戒的經驗」,經論中戒(「尸羅」)的原意是「好行善道,不自放逸」,也就是樂於為善,又能謹慎的防護(自己)惡行的德行。這是人類生而就有的,又因不斷為善(離惡)而力量增強,所以解說為「性善」,或解說為「數習(一次又一次產生的習慣性)」。受戒,不是一條一條僵化的戒條,它本是自覺的,出於「緣起」的理性,出於「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同情,覺得應該這樣的,「五戒」實是人類在(緣起的)自他依存中,(自覺或不自覺的)感覺到自他相同,而引發對他人的(護生)關懷與同情。

 

3、有關「定的經驗」,確實如導師所說的「年輕力壯的,如能靜坐,常會很快發現,得到這種(失卻身心世界,心靈一片虛明)經驗」,許多「具聞思熏習」的法友,即使年紀稍長,他們參加「十日禪」,因為「法的淨信」較深,而於「五蓋」中的「疑蓋」較無障礙,另於其他「四蓋(貪、瞋、昏忱、掉舉等)的對治」也累積了一些波羅蜜,因此常能在坐禪之第六、七日當中達到一定的安止狀態。不過一般的禪修營,學員中有「聞思」背景的似乎並不太多,如果能夠依據《雜阿含‧624經》佛陀的教示:「汝當先淨其戒,直其見,具足三業,然後修四念處」,那是最安穩的了!

 

4、有關「慧」的經驗(可深入為大乘「空有無礙」正觀):「信、戒、慧」合一

(1)「增上世間正見,不墮惡趣」與「聞所成慧」

導師在其著作多次談到《雜阿含‧788經》的偈頌,並援引作為「聞所成慧」之經證。該經偈頌原文為:「鄙法不應近,放逸不應行,不應習邪見,增長於世間。假使有世間,正見增上者,雖復百千生,終不墮惡趣」,這是指「增上有力」的「世間正見」,雖是「有漏」的,但卻是「隨順於空相應解脫」。其實「聞所成慧」是「信、戒、慧」的合一,為什麼呢?如上開偈頌所示「鄙法不應近,放逸不應行,不應習邪見」,那自然是「戒法不失」了。至於「增上世間正見」與「信心具足」相應,可參見於《出曜經》(對於《雜阿含‧788經》的解說):「正見增上道者,諸有分別邪見根原永捨離之,正使前人化作佛形其人前立,演說顛倒謂為正法,持心堅固終不承受。何以故爾?以其正見難沮壞故,正使弊魔波旬及諸幻士,化若干變來恐善男子,不能移動其心,倍修正見意不移易,此是世俗正見非第一義,是故說曰,正見增上道,世俗智所察也。於百千生者,如佛所說,吾未曾見行正見人,於百千生墮惡趣者,吾未聞也。所生之處賢聖相遇,亦不墮地獄餓鬼畜生中。是故說曰,於百千生終不墮惡道。」個人自讀導師著作以來,蒙受法恩,常能領受「不隨別人舌根轉」之「信力」意趣,這或許是《出曜經》所示的「正見難沮壞」。若能如此,當今多少頂戴著「相似佛法」的新興宗教師或可望之卻步了!

 

(2)「聞所成慧」與大乘「空有無礙」正觀

導師是「立本於根本佛教之淳樸,宏傳中期佛教之行解」,提倡「少壯的人間佛教」,他是依據《雜阿含經》的增上世間正見,百千生不墮惡趣」(聞所成慧)以及《中阿含經》的「阿難!我多行空」及大乘經論,建構了「生生世世行菩薩道」的行踐之路。導師特別提示與鼓勵:

 學發菩提心的,勝解一切法──身心、自他、依正,都是輾轉的緣起法;了知自他相依,而性相畢竟空。依據即空而有的緣起慧,引起平等普利一切的利他悲願,廣行十善,積集資糧。…循此修學,保證能不失人身,不礙大乘,這是唯一有利而沒有險曲的大道!(《佛在人間》p.103 ~ p.104)

 

上說:「若有於世間,正見增上者,雖歷百千生,終不墮地獄」。惟有了達得生死與涅槃,都是如幻如化的,這才能不如凡夫的戀著生死,也不像小乘那樣的以「三界為牢獄,生死如冤家」而厭離他,急求擺脫他。這才能不如凡夫那樣的怖畏涅槃,能深知涅槃的功德,而也不像小乘那樣的急趣涅槃。在生死中浮沉,因信願(菩提心),慈悲,特別是空勝解力,能逐漸的調伏煩惱,能做到煩惱雖小小現起而不會闖大亂子。不斷煩惱(瞋,忿,恨,惱,嫉,害等,與慈悲相違反的,一定要伏除不起),也不致作出重大惡業。時時以眾生的苦痛為苦痛,眾生的利樂為利樂;我見一天天的薄劣,慈悲一天天的深厚,怕什麼墮落!惟有專為自己打算的,才隨時有墮落的憂慮。發願在生死中,常得見佛,常得聞法,世世常行菩薩道,這是初期大乘的共義,也是中觀與瑜伽的共義。釋尊在(『中阿含』)經中說:「阿難!我多行空」。『瑜伽師地論』解說為:「世尊於昔修習菩薩行位,多修空住,故能速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大乘經的多明一切法空,即是不住生死,不住涅槃,修菩薩行成佛的大方便」!(《華雨集第四冊》p.68 ~ p.69)

 

《雜阿含經》的增上世間正見,百千生不墮惡趣」,能保持人身,前已多有說明,為何《中阿含經》的「我多行空」(世尊於昔修習菩薩行位,多修空住)是菩薩道的修行方法呢?原來部派佛教中「空住」的「空三昧」修習方法是著重於觀「空、無我」行相,而不觀「無常及苦」行相的,如此即不會生起「厭苦」情緒,而能隨順於不捨眾生「以眾生的苦痛為苦痛,眾生的利樂為利樂」。

 

筆者曾經依此撰寫過二篇論文心得(1999年〈人菩薩行的理論與實踐〉及2003年〈印順導師「人間佛教」之菩薩觀及道次第初探〉),試為證成「人間佛教的人菩薩行」是相應於「緣起法的如理性及實踐的可行性」。

 

5、人生座右銘

寫到這裡,筆者不禁要再次感念導師的法乳深恩,讀其著作受其啟發,我立下(佛法)人生的三項座右銘:「學尚自由,不強人以從己」(砥勵無我)、「不為人師」(今是學時)、「一日為法友,生生世世為法友」(初心學菩薩道,願為眾生之不請之友)。謹此,與諸法友共勉!

 

【本文係應「紐約世界佛教青年會(WYMBA)」邀稿,完稿於2013年12日10日】

聞思隨筆版主:常不輕

其實,我學佛也蠻久了,但總為俗務所牽擾,不夠精進,慚愧!我現在開始調整自己的工作內容,希望未來能有更多時間投入菩薩行,自利利他,自覺覺他。我走過不少的道場,看過不少法師,也參與不少弘法活動,聽過不少講課,曾努力念佛和持咒,連占察輪用法都學了,但遇到導師的思想後,覺得有種特別「清醒」的感覺,對整體佛法的輪廓愈來愈清晰,愈來愈有一種好像「打死不退」的信心的感覺,雖然我還有不少佛法和佛學問題需要再打通和釐清,但每次解開一毎問題和疑惑,法喜就更深刻,原來擁有正見是這麼令人快樂的事。我也很感謝印順導師讓我身心得到安頓,建立起自己的終極關懷。其實我個人還想另外感謝三個人,宏印法師、呂勝強師兄以及莊春江師兄,其實呂師兄和莊師兄我沒有見過他們長什麼樣子,但愛上了他們的書和講課(錄音檔),全台灣我聽過的演講不少,看過的書也不少,雖然大家都講得很好,也寫得很好,但這三位菩薩的書和講課特別能深得我心,特別能打中我心坎,我只能說無限感激。

版主所引述 菩提長老比丘認為(人間佛教)這個「名稱」似乎顯得「世俗化而不能凸顯佛法之真精神」。以及現今台灣佛教所提倡的「人間佛教」,導師也認為仍有「庸俗、圓融、方便、天化」之氣息,不盡契合佛法之如實義。以末學的一個膚淺看法來說, 在現今這個年代的台灣, 對於大多數的一般佛教信眾來說, 佛法的如實義 與 常在生死輪迴中行菩薩行 是根本沒有辦法為他們宣說與被接受的! 因此, 不盡契合佛法之如實義的世俗化 , 這是必然的 、無可奈何的、已成事實的趨勢 。其實, 庸俗、圓融、方便, 確實不失為一個帶領一般眾生進入佛門的有效方式, 這就讓我想到, 在偏重於以方便教化眾生的文殊般若法門中 , 每以不合當時佛法嚴格戒律的種種做法來教化眾生 。

隨一切人本而為說法令得入律。又以戲樂而教授眾人。或以共行。或以遊觀供養。或以錢財交通。或入貧窮慳貪中而誘立之。或現大清淨行。或以神通現變化。或以釋梵色像。或以四天王色像。或以轉輪聖王色像。或現如世尊色像。或以恐懼色像。或以麤獷。或以柔軟。或以虛。或以實。或以諸天色像。所以者何。人之本行若干不同。亦為說若干種法而得入道。

- 佛說文殊師利現寶藏經

 

密宗的 庸俗、圓融、方便、天化 應該是比漢傳宗派更加明顯但是 , 密宗的主要經典裡解說了這些庸俗、圓融、方便、天化 是沒有辦法中的辦法

    爾時執金剛祕密主。頭面禮世尊足。而說偈言。

 佛法離諸相  法住於法位 所說無譬類  無相無為作 

 何故大精進  而說此有相 及與真言行  不順法然道 

 爾時薄伽梵  毘盧遮那佛 告執金剛手  善聽法之相 

 法離於分別  及一切妄想 若淨除妄想  心思諸起作 

 我成最正覺  究竟如虛空 凡愚所不知  邪妄執境界 

 時方相貌等  樂欲無明覆 度脫彼等故  隨順方便說 

 而實無時方  無作無造者 彼一切諸法  唯住於實相 

 復次祕密主  於當來世時 劣慧諸眾生  以癡愛自蔽 

 唯依於有著  恒樂諸斷常 時方所造業  善不善諸相 

 盲冥樂求果  不知解此道 為度彼等故  隨順說是法

 - 大毘盧遮那成佛神變加持經卷第一  入漫茶羅具緣真言品第二之一

 

個人是認為庸俗、圓融、方便 之後沒有繼續跟進佛法之如實義與宣揚人間菩薩道  , 才是現今台灣人間佛教的問題重點 。只是, 到底是師父們沒有繼續跟進講解佛法之如實義與宣揚人間菩薩道, 還是因為發現 , 現在的眾生已經無明與執著到根本沒有辦法去繼續跟進? 比較一下現在隨便一個影視八卦網站的一日點閱率與佛法推廣中心的年點閱率,  答案就很明顯了 。 個人的實際體驗是, 在大多數的情況下, 當你去解說佛法之如實義與宣揚人間菩薩道時, 你會發現人們是根本聽不懂你在說些什麼 。當你想再嘗試著去讓他們聽懂時, 你會發現, 他們根本不想聽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