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印順導師著作《佛法概論》有關北拘盧州淨土的描述感到疑惑

姓名或匿稱: 
微塵

在佛法概論第九章裡頭,導師談到了須彌山以及四大部州與淨土,淨土中的眾生無我無我所,可是導師在之後卻引用北拘盧州來描述淨土,說淨土眾生自由交合、自由離散。 且說北拘盧州稱不上淨土,應該稱福報大吧?既是淨土,已遠離粗重的貪染、愛欲,淨土眾生以化生,怎麼還會行欲界天的交合行為呢? 既已是無我及無我所,如何還會因強烈愛欲而有的染着行為呢?

回應

一、依《一切經音義》之解說,北拘盧(州)在翻譯上有多個異名:北俱盧洲、鬱單越、鬱怛囉、欝多羅拘樓究留)。

《一切經音義》卷1:「北俱盧洲(古名鬱單越或名鬱怛囉或云欝多羅拘樓或名郁多羅鳩留……)」(CBETA, T54, no. 2128, p. 314, c22-24)

二、導師於《佛法概論》並沒有說「北拘羅洲就是淨土」,其原文如下:

傳說的北拘羅洲,是極福樂的世界。北拘羅洲的平等、自由,有點類似此世界起初的人類社會。將此世界融入佛教的真理與自由,智慧與慈悲,即為淨土的內容。」(《佛法概論》,p.134)

導師表示,北拘羅洲雖是「極福樂的世界但卻是「八難」之一,乃是「無暇聽聞佛法之地」,必須「融入佛教的真理與自由,智慧與慈悲,才是未來世界理想的佛教淨土。

三、導師於1949年撰寫的《佛法概論》,其第九章所描述北拘盧州人民的「自由交合、自由離散」等生活情況,是依據《起世經》〈鬱單越洲品〉及《起世因本經》〈鬱多羅究留洲品〉,相關經文如下:

《起世經》卷1〈鬱單越洲品2〉:「諸比丘!善現苑中,亦有樹林,名為安住,樹並舉高六拘盧奢,葉密重布,雨滴不下,更相鱗次,如草覆舍,諸人於下居住止宿;復有香樹、劫波娑樹、瓔樹、鬘樹、器樹、果樹,又有自然秔米熟飯,清淨美妙。諸比丘!彼善現苑,無我無主,亦無守護,欝單越人欲入此苑,自在遊戲,受諸樂時,於其四門,隨意所趣,入彼苑已遊戲澡浴,恣情受樂,欲去即去欲留即留,隨心自在。」(CBETA, T01, no. 24, p. 315, a26-b5)

 

《起世經》卷1〈鬱單越洲品2〉:「諸比丘!欝單越人,若欲入彼易入道河、善體、等車、威主等河,澡浴遊戲受諸樂時,即皆至彼河之兩岸,脫其衣裳,置於岸側,各坐諸船,乘至水中,澡浴身體,遊戲受樂。既澡浴已,隨有何人在前出者,即取上衣著已而去,亦不求覓所服本衣。何以故?欝單越人無我我所、無守護故。是諸人等,又復往詣眾香樹下,到樹下已,其樹自然低枝垂屈,為彼諸人出眾妙香,令其自手攀擥得及。」(CBETA, T01, no. 24, p. 315, c18-26)

 

《起世因本經》卷1〈鬱多羅究留洲品2〉:「諸比丘!彼善現苑,復有諸樹,名為安住。其樹出高六拘盧舍,其樹葉密雨不能漏,樹葉接連如草覆舍,彼諸人輩,多在其下居住止宿。有諸香樹、諸劫波樹、諸瓔珞樹,又諸鬘樹、諸器物樹、諸果樹等,又有自然清淨粳米成熟之飯。諸比丘!彼善現苑,無我無主,無守護者。其欝多囉究留(洲)人輩,入善現苑,入已遊戲,受種種樂,隨意欲行。或於東門南西北門入其中已,遊戲澡浴,受樂而行,隨心欲行,去處即去。」(CBETA, T01, no. 25, p. 370, b9-18)

 

《起世因本經》卷1〈鬱多羅究留洲品2〉:「諸比丘!其欝多囉究留人輩,欲入易入道、善體、如車及威主等河中,澡浴遊戲受諸樂時,即皆至彼河之兩岸,各脫衣裳,置於岸邊;欲入水故,坐於船上,乘向水中,澡浴身體,遊戲受樂;彼等誰最在前出者,即取上衣自恣著已,隨意而去,亦不專求,自許本衣。何以故?彼欝多囉究留人輩,無我我所,無守護者。又復彼等詣向香樹,到香樹已,是時香樹為彼等故,樹枝垂下,為彼諸人,香樹即出種種妙香,令手擥及。時,彼等人於彼樹取種種眾香,用塗身已,復各詣向劫波樹下。到已,其樹亦復如前,樹枝垂下,出種種衣,令彼諸人手所擥及。彼諸人輩,於彼樹取種種妙衣,取已而著,著已轉向諸瓔珞樹。到彼樹已,為諸人輩,彼瓔珞樹枝亦垂下,為彼等故,彼瓔珞樹,如前樹出種種瓔珞,手所擥及。彼諸人輩,於彼樹取種種瓔珞,繫著身已,詣向鬘樹。到鬘樹已,為彼等故,彼鬘樹枝亦自垂下。時彼鬘樹出種種鬘,令彼等人手所擥及。既於彼樹取種種鬘,繫著頭已,詣向器樹。到器樹已,器樹為彼枝亦垂下,手所擥及,隨所欲器即取持用,詣向果樹。到果樹已,為彼等故,果樹枝垂,為彼等故,彼之果樹出種種果,手所擥及,彼等人輩,於彼樹下,隨所欲果稱意而取。取已或有食其果者,或有搦取其汁而飲之者。食飲訖已,詣向音樂樹林。到彼林已,為彼等故,彼音樂林枝亦垂下,為彼等出諸音樂器,手所擥及。彼等人輩,於彼樹間,各隨所須,眾音樂器取已執持,其形微妙,其音和雅,欲彈則彈,欲舞則舞,欲歌則歌。如是受樂種種訖已,各隨所之,欲去則去。」(CBETA, T01, no. 25, p. 370, c29-p. 371, b2)

《起世因本經》卷2〈鬱多羅究留洲品2〉:「諸比丘!其欝多囉究留人輩,若有欲於諸婦女邊,生染著心,意相向者,彼即觀看彼之婦女,而彼婦女,即便隨逐彼人而行,至於樹下。若彼婦女,是彼人母,或復是姨、是姉妹等,為彼等故,彼之樹林枝不垂下,其葉即時萎黃枯落,各不相覆,亦不出華,亦無床敷;若非是母,亦非是姨,非是姉妹,彼諸樹木即便垂覆,枝葉欝茂,樹枝各各共相蔭映,眾華鮮榮,亦為彼人,出百千種床敷臥具,彼等相將入於彼處,歡娛受樂,隨意所作。諸比丘!其欝多囉究留人輩,住胎七日,至第八日,而彼婦人即便產生。其產既訖,若男若女,即將彼子安置坐於四衢道中,捨之而去。時,彼所有東西南北人輩來者,彼等諸人,為欲養育彼男女故,各將手指,內於彼等男女口中,彼等指頭,出好甘乳,與彼男女,飲已得活。如是七日,彼等男女,還成就彼一種身量,如彼人輩等無殊異。若是男子,即隨男伴,相逐而行。若是女人,即隨婦女,徒伴而去。」(CBETA, T01, no. 25, p. 371, c5-25)

 

四、其實《起世因本經》所敘述北俱盧洲人的「無我我所,無守護者」,導師已說明「拘羅洲的特質,沒有家庭——沒有男女間的相互佔有,沒有經濟上的私有。衣服、飲食、住處、舟車、浴池、莊嚴具,一切是公共的,儘可適量的隨意受用。」(《佛法概論》,p.134),這並非佛法中聖者的「無我我所」,北傳「說一切有部」七論之一的《施設論》解說如下:

《施設論》卷3:「……而北俱盧洲人無我所執。此中問言:北俱盧洲人何故無我所執邪?答?謂以眾生數多、境界廣大、所受境界咸皆悅意平等無差,故無我所(執)。」(CBETA, T26, no. 1538, p. 520, a27-b8)

 

五、後來導師1958年於《佛法是救世之光》之〈須彌山與四洲〉乙文中,略為補充說明:

香港東蓮覺苑林楞真居士,為了學生們研讀《佛法概論》,關於須彌山中心的四洲說有疑,所以條列請答。因此,我先重複申述這一解說的意趣,然後來分別解答。…………

    「問:佛說北拘羅洲,是八難之一,何以此種世界,為佛教仰望中的世界?又其除親屬外,自由交合,云何能做到不邪淫?又既說北洲是極福樂的世界,而事實的北俱盧洲是否如是」?

    八難,依原語,應為八無暇,因為北俱盧洲等,沒有聽聞佛法的機緣。雖然是極福樂的世界,只是生死輪迴中事,不能發心出離,所以列為八難之一。如三界中最高的非想非非想天,也是八難之一──長壽天。此難,是無緣修學佛法,並非一般的災難與苦難。說到不邪淫,一般人總是以現有的觀念去看他,所以覺得自由交合,就不能不邪淫了。不知合法的交合為正淫,不合法的為邪淫。什麼是合法?凡是當時的社會(或者國家),公認為這是可以的,為社會所容許的,就是合法。如古代印度,有七種婦:買賣婚姻名「索得」,掠奪婚姻名「破得」,自由戀愛名「自來得」等。社會容許,國家的法律不加禁止,便是合法。北拘羅洲,沒有家庭組織,沒有私有經濟,近於原始社會。在這種社會中,大家都如此,所以誰也不會犯邪淫。如不了解這個道理,如中國在傳說的伏羲以前,還沒有婚姻制,難道人人都犯邪淫而要墮落的嗎?不過隨社會的文明日進,而道德的觀念不斷進步,也就再不能以原始社會的情況為口實,而覺得我們現在也可以如此!現代,如不經合法儀式(那怕是簡單的),就不免成為邪淫了。事實的北俱盧洲,是否如此,現在還沒有發現這樣的樂土。(《佛法是救世之光》pP.420- 424)

聞思隨筆版主:常不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