匿名法友 (未驗證) - 四, 2020-04-02 16:47
姓名或匿稱:
云丘
《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說:「他方也有穢土的,只是不符合人類的願望,所以沒有被傳說記錄下來而已。」(p.807a3-4)
請問:
- 是否確乎在經論中沒有「他方穢土」的記載?
- 如果沒有, 導師是依一般對「十方世界」的理解,而推論「他方也有穢土」嗎?
感恩!
- 瀏覽次數:4749
《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說:「他方也有穢土的,只是不符合人類的願望,所以沒有被傳說記錄下來而已。」(p.807a3-4)
請問:
感恩!
回應
回應「他方世界是否有穢土?」
一、當今人類所居之所為穢土(娑婆國土)
《雜阿含1188經》及南傳相應部6相應2經(《尊重經》)記載釋尊所化的國土是「娑婆世界」,此為「堪忍眾苦之國土」,「娑婆」為saha的音譯,義譯為「請忍耐;要忍耐」,指這個堪忍世間。
《雜阿含906經》說:「如是,迦葉!命濁、煩惱濁、劫濁、眾生濁、見濁,眾生善法退減故,大師為諸聲聞多制禁戒,少樂習學……」;《佛說阿彌陀經》卷1:「釋迦牟尼佛能為甚難希有之事,能於娑婆國土五濁惡世——劫濁、見濁、煩惱濁、眾生濁、命濁中,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為諸眾生說是一切世間難信之法。」(CBETA, T12, no. 366, p. 348, a20-26)
如上所述,我們人類所居住的娑婆世界是「五濁」穢土,印順導師依據經律,於《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p.491談到釋尊當時的印度:
導師接著論及,此一多苦多難的現實世間與未來人間彌勒佛淨土及大乘淨土佛國的關係,導師認為「十方現在的他方淨土,是大乘的重要部分」。
在人間善趣的眾生,一般人的心願是「增上心」,所求的是「現(世)樂後(世)亦樂」。在此五濁惡世的娑婆世界,如果要求實現此世未來的「現樂」而不可得,只有將希望寄託於來世的「後亦樂」,於是往生他方淨土的信願,正可滿足人心的欲求。所以導師論述:
二、他方穢土之教證(經論依據)
大乘經論中也有他方穢土,由於它不是人類所企望的,所以雖提及穢土世界或某尊佛應化於穢土,但未詳說該穢土之名稱及國土風貌,例如:
三、他方穢土之理證
對此論題之探討,導師依佛典及佛教「緣起法」(無常性及無我性),參考近代實證科學有如下之論證:
主編隨筆版主:常不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