匿名法友 (未驗證) - 周日, 2020-05-17 16:52
姓名或匿稱:
林文亮
《雜阿含經》反覆的說到:「無明覆,愛結繫,得此識身」(如卷一二‧二九四經)。愛結所繫的愛,在緣起支中,即說為行,如說:「無明緣行,行緣識」。請問此「行」此「愛」與緣起支中的「『愛』、取」的『愛』支是否不同?
- 瀏覽次數:8893
《雜阿含經》反覆的說到:「無明覆,愛結繫,得此識身」(如卷一二‧二九四經)。愛結所繫的愛,在緣起支中,即說為行,如說:「無明緣行,行緣識」。請問此「行」此「愛」與緣起支中的「『愛』、取」的『愛』支是否不同?
回應
回應「十二緣起的『行支』(愛結繫)與『愛』支及『取』支有無不同」?
此「行」、此「愛」與緣起支中的「『愛』、取」的『愛』支並無不同。導師於《唯識學探源》有詳細的解析及論證:
聞思隨筆版主:常不輕
「惑、業、苦」與十二因緣
上開「《佛法概論》提到『愛結所繫的愛,在緣起支中,即說為行』」之提問,筆者回應時引用導師《唯識學探源》「惑、業、苦的開、合、隱、顯,總說一下:十支說的無明,隱在觸支裡,並不是以愛支、取支為無明的。……」等內容,由於「惑業苦與十二因緣」是佛法重要的論題之一,也是學佛行者日常生活中如理思惟的功課,覺得有需要再加補充說明(請點閱全文)。
聞思隨筆版主:常不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