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師在「印度之佛教」214頁,提到眾生因自性見,故「戲論無邊,正觀緣起之八不,則自性空而分別滅,分別滅而戲論息矣?此八 不之緣起中道,為三乘解脫所共由,『而菩薩則不共』。何者?」

姓名或匿稱: 
林文亮

戲論無邊,正觀緣起之八不,則自性空而分別滅,分別滅而戲論息矣?此八 不之緣起中道,為三乘解脫所共由,『而菩薩則不共』。何者?

『而菩薩則不共』一詞之真義為何?不是才說『三乘解脫所共由』?是指菩薩不求解脫?還是菩薩解脫另有他由?菩薩行於二道五菩提乎?

回應

一、「八不之緣起中道,為三乘解脫所共由」,可從「中論為阿含經的通論」觀之:

(一)導師於《佛法概論》提示「龍樹作《中論》,肯定《阿含經》緣起深義乃是貫通大乘與小乘的三乘共空」

立足於《般若》性空的南方(曾來北方修學)學者龍樹,深入《阿含經》與古典「阿毘曇」,作《中論》等,發揮中道的緣起性空說。肯定的說法空是《阿含經》本義,即緣起法的深義。在三乘共空的立場,貫通了大乘與小乘,說有與說空。(《佛法概論》,pp.35-36)

從阿含經來看「佛與聲聞無學同坐解脫床」:

《中阿含經》卷36〈梵志品2〉:尊者阿難答曰:「目揵連!若如來、無所著、等正覺解脫,及慧解脫、阿羅訶解脫,此三解脫無有差別,亦無勝如。」(CBETA, T01, no. 26, p. 656, a1-3)

從大乘般若經論來看「三乘共空」:

《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22〈遍學品74〉:「須菩提!是八人若智若斷,是菩薩無生法忍;須陀洹若智若斷、斯陀含若智若斷、阿那含若智若斷、阿羅漢若智若斷、辟支佛若智若斷,皆是菩薩無生忍。」(CBETA, T08, no. 223, p. 381, b23-26)

《大智度論》卷86〈遍學品74〉:「須菩提!是八人若智若斷,是菩薩無生法忍;須陀洹若智若斷、斯陀含若智若斷、阿那含若智若斷、阿羅漢若智若斷、辟支佛若智若斷,皆是菩薩忍。」(CBETA, T25, no. 1509, p. 659, c5-8)

 

(二)《中論》為阿含經的通論:八不四對的經證出自《阿含經》

1、導師特別指出「《中論》所觀所論的,沒有大乘法的術語」:

「《中論》所觀所論的,沒有大乘法的術語,如菩提心,六波羅蜜,十地,莊嚴佛土等,而是「阿含」及「阿毘達磨」的法義。《中論》是依四諦次第的,只是經大乘行者的觀察,抉發《阿含經》的深義,與大乘深義相契合而已。」(《空之探究》,p.212)

 

2、八不四對的經證出自《阿含經》

《中論》的歸敬頌,明八不的緣起。緣起是佛法不共外道的特色,緣起是離二邊的中道。說緣起而名為「中」(論),是《阿含》而不是《般若》。

不常不斷的中道,如《雜阿含經》說:「自作自覺受,則墮常見;他作他覺受,則墮斷見。義說、法說,離此二邊,處於中道而說法,所謂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

不一不異的中道,如《雜阿含經》說:「若見言命即是身,彼梵行者所無有;若復見言命異身異,梵行者所無有。於此二邊,心所不隨,正向中道,賢聖出世如實不顛倒正見,謂緣生老死,……緣無明故有行」。

不來不出的中道,如《雜阿含經》說:「眼生時無有來處,滅時無有去處。……除俗數法,俗數法者,謂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

中道的不生不滅,《阿含經》約無為——涅槃說。涅槃是苦的止息、寂滅,在《阿含經》中,是依緣起的「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而闡明的。以八不說明中道的緣起說,淵源於《雜阿含經》說,是不庸懷疑的!(《空之探究》,pp.210-211)

 

二、八不緣起中道的「菩薩不共(大乘不共)」:聲聞佛法所沒有的獨菩薩法

(一)有關上揭導師所論「八不」之「中道的不生不滅,《阿含經》約無為——涅槃說」(《雜阿含293經》),聲聞佛教與大乘佛教對於此經「有為(生滅)與無為(不生不滅)」之看法不同:

世尊告異比丘:「我已度疑,離於猶豫,拔邪見刺,不復退轉。心無所著故,何處有我?為彼比丘說法,為彼比丘說賢聖出世空相應緣起隨順法。所謂有是故是事有,是事有故是事起,所謂緣無明行,緣行識,緣識名色,緣名色六入處,緣六入處觸,緣觸受,緣受愛,緣愛取,緣取有,緣有生,緣生老死、憂悲惱苦,如是如是純大苦聚集。乃至如是純大苦聚滅。……此甚深處,所謂緣起倍復甚深難見,所謂一切取離、愛盡、無欲、寂滅、涅槃如此二法,謂有為、無為。有為者,若生、若住、若異、若滅;無為者,不生、不住、不異、不滅:是名比丘諸行苦、寂滅涅槃:因集故苦集,因滅故苦滅,斷諸逕路,滅於相續,相續滅,是名苦邊。比丘!彼何所滅?謂有餘苦。彼若滅、止、清涼、息、沒,所謂一切取滅、愛盡、無欲、寂滅、涅槃」。(《雜阿含293經》)

 

聲聞部派的解說是「生死涅槃(生滅與不生不滅)差別論」;「菩薩則不共」,中觀大乘(解說的最通徹)的體悟為「生死涅槃(生滅與不生不滅)無差別論」。導師有精要的解說:

龍樹依空而顯示中道,即八不緣起。其中,不常不斷、不一不異、不來不去的緣起,即使解說不同,因為《阿含經》有明顯的教證,聲聞學者還易於接受。唯對於不生不滅的緣起,不免有點難於信受。因此,這就形成了大乘教學的特色,成為不共聲聞的地方。不生不滅──八不的緣起,聲聞學者中,上座系的薩婆多部,是不承認的。(《中觀今論》p.25)

 

依中觀者說,緣起不生不滅,是說緣起即是不生不滅的,這緣起寂滅性即是中道。佛陀正覺緣起而成佛,在此;聲聞的證入無為無生,也在此。這緣起的不生不滅,本是佛法的根本深義,三乘所共證的;但在佛教教義開展的過程中,成為大乘學者特別發揮的深義,形式上成為大乘的不共之學一般聲聞學者以為緣起是無常生滅的,現在說:「不生不滅是無常義」(《維摩經》卷上),這似乎不同,成為一般聲聞學者與大乘學者論諍的焦點。然依釋迦創開的佛法說,生滅與不生滅,本來一致。(《中觀今論》p.26)

 

從無我而深入的本空、本寂滅、本性不生不滅,即在這緣起的生滅無常中看出。生滅無常,即是空無我的;空無我即是不生不滅的;不生不滅即是生滅無常的。這樣,緣起法的本性空──無我,就貫徹三印了。一部分學者的誤會,即以為涅槃是要除滅什麼,如海中的波浪息滅,才能說是平靜一樣。因此,常與無常,生滅與不生滅,對立而不能統一。對於緣起法的流轉與還滅,也打成兩橛。要是從緣起無我的深義去了解,那麼法的生起是幻起,還滅是幻滅,生滅無常而本來空寂。所以佛弟子的證得涅槃,不過是顯出諸法實相,還他個本來如是。(《佛法概論》,p.164)

 

小乘的修學者,做到生死解脫了,便算了事。苦痛既已消除,也再不起什麼作用了。這是小乘者的涅槃觀,大乘卻有更進一步的內容。這可分兩點來說:(一)、約體證的現(相)實(性)一味說:聲聞者證入法性平等時,離一切相。雖也知道法性是不離一切相的,但在證見時,不見一切相,唯是一味平等法性。所以說:「慧眼於一切法都無所見」。聲聞學者的生死涅槃差別論,性相差別論,都是依據古代聖者的這種體驗報告而推論出來。但大乘修學者的深悟,在證入一切法性時,雖也是不見一切相(三乘同入一法性;真見道),但深知道性相的不相離。由此進修,等到證悟極深時,現見法性離相,而一切如幻的事相,宛然呈現。這種空有無礙的等觀,稱為中道;……由於體證到此,所以說:「慧眼無所見而無所不見」。依據這種體證的境地,安立教說,所以是性相不二論,生死涅槃無差別論。在修行的過程中,證到了這,名為安住「無住涅槃」,能不厭生死,不著涅槃,這是小乘證悟所不能及的。但大小的涅槃,不是完全不同,而是大乘者在三乘共證的涅槃(法性)中,更進一層,到達法性海的底裡。(《學佛三要》,pp.231-232)

 

(二)菩薩不共中道妙觀:不共聲聞之獨菩薩法

所以導師於《印度之佛教》「第十二章 性空大乘之傳宏/第三節 性空唯名論述要」開宗明義即說:

龍樹菩薩之學綱,在二諦,在依俗諦得第一義,得第一義入涅槃。……所謂二諦者,即緣起之中觀也。《阿含》以「我說緣起」為宗《般若經》以「觀十二因緣如虛空不可盡,為菩薩不共中道妙觀」。緣起即一切法,為「此有故彼有,此無故彼無」者。若假名相而辨說之,則緣起是「無自性」,自性無故空,是「唯名唯假」,唯假名則有。宛然有而畢竟空,畢竟空而宛然有,空有相成不相奪,即緣起之中道。」(《印度之佛教》,p.211)

 

繼《印度之佛教》之後,導師在《中觀論頌講記》及《中觀今論》之解說:

真正的聲聞學者,離欲得解脫,雖偏證我空,也不會執著諸法實有。但未離欲的,或者執著緣起法的一一實有,或者離緣起法而執著別有空寂。執有者起常見,執空者起斷見,都不能正見中道。《般若經》說:「菩薩坐道場時,觀十二因緣不生不滅,如虛空相不可盡,是為菩薩不共中道妙觀」。菩薩以此不共一般聲聞的中道妙觀,勘破非性空的實有,非緣有的邪空,不落斷常,通達緣起的實相。菩薩的緣起中道妙觀,就是本論所明的中觀。(《中觀論頌講記》,p.8)

 

中道,形容意義的恰好,並非在性空假名外,別有什麼。這樣,假名與中道,都在空中建立的。一切諸法寂無自性,所以是空;緣起法的假名宛然存在,所以是有。這相即無礙法,從勝義看,是畢竟空性;從世俗看,雖也空無自性,卻又是假名的。這樣,所以是中道。《般若經》說:『觀十二因緣,不生不滅,如虛空不可盡,是為菩薩不共中道妙觀』;也就是此意。性空假名無礙的中道,也就是二諦無礙的中道。(《中觀論頌講記》,pp.463-464)

 

聲聞學者,雖不了究竟無礙的二諦,但菩薩成佛,則必須悟證方可。所以大乘學者,無不以見中道為成佛。佛所以為佛,即徹見空有的融貫而得其中道,也即是能見不共聲聞的二諦。《般若經》說:「菩薩坐道場時,觀十二緣起如虛空不可盡,是菩薩不共中道妙觀」。緣起畢竟空,而畢竟空寂不礙緣起有。菩薩能不盡有為、不住無為,悟此即可成佛。(《中觀今論》,pp.211-212)

 

導師所論示之「中道妙觀」在《般若經》則稱為「菩薩不共之法」、「獨菩薩法」。

《小品般若波羅蜜經》卷9〈25 見阿閦佛品〉:「菩薩坐道場時,如是觀十二因緣,離於二邊,是為菩薩不共之法。」(CBETA, T08, no. 227, p. 578, c24-25)

 

《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20〈67 無盡品〉:「是十二因緣是獨菩薩法,能除諸邊顛倒,坐道場時應如是觀,當得一切種智。須菩提!若有菩薩摩訶薩以虛空不可盡法,行般若波羅蜜,觀十二因緣,不墮聲聞、辟支佛地,住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CBETA, T08, no. 223, p. 364, b23-27)」

聞思隨筆版主:常不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