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上題,「十二支中的無明是否等同於見惑?愛取支為思惑?」

姓名或匿稱: 
林文亮

導師相關著述

「相依相續的身心活動,為有情的事實。有情的活動不已,從情愛為本的思心所引發一切活動,即是行業。《雜阿含經》反覆的說到:「無明覆,愛緣繫,得此識身」(如卷一二‧二九四經)。愛結所繫的愛,在緣起支中,即說為行,如說:「無明緣行,行緣識」。所以愛約我我所的染著說;思約反應環境所起的意志推行說;行與業約身口意的活動說。」(《佛法概論》,pp.97-98)

「生,也有它的原因,就是有。「有」,一般都解釋做業,就是因前生所造的業,才會有此生生命的產生。但依經文看來,還有更主要的解說。經上說,有是欲有、色有、無色有——三有,是能引發三有果報自體的存在。因三界趣生自體的存在(如種子到了成熟階段),就必然有生老病死演變的苦痛。這樣,有不必把它只看成業因。這在經裡,還可以得到證據。《雜阿含經》(二九一),敘述了愛、億波提,眾生所有種種眾苦的次第三支。億波提是取,取所繫著的所依名色自體,正與有的意義相合。再像佛陀初轉法輪,說愛(取是愛的增長)是集諦,也沒有明白的別說業力(《雜阿含經》是不大說到業力的,這應該怎樣去理解它)。這不必說業力是後起的,是說愛、取支,不但指內心的煩惱,與愛取同時的一切身心活動,也包括在內。這愛取的身心活動,即是未來苦果的業因,業力是含攝在愛取支裡。眾生為什麼會有三界的自體呢?這原因是取。取有欲取、見取、戒禁取、我語取四種。取是攝受執著追求的意義;因為內心執取自我(我語取),所以在家人執取五欲(欲取),出家人(外道)執取種種錯誤的見解(見取),與無意義的戒禁(戒禁取)。因種種執取的動力,而引發身、語、意的一切行動,不論它是貪戀或者厭離這個生命和塵世,都要招感未來三有的果報。」(《唯識學探源》,pp.12-13)

十支說的無明,隱在觸支裡,並不是以愛支、取支為無明的。十二支說的無明,雖說可總攝過去世的一切煩惱,但建立無明的本意,主要在指出生死根本的迷昧無知:愛取不是無明所攝,卻是攝在行支裡。《法蘊足論》,也還說行支是「愛俱思」。這都可證明原始佛教的愛與業,是可以相攝的。(《唯識學探源》,P.25)《法蘊足論》,也還說行支是「愛俱思」。這都可證明原始佛教的愛與業,是可以相攝的。(《唯識學探源》,P.26)

以上為導師論著。

後學本以為這樣的整理是有創見的,經版主慈悲開示,赫然發現早有論師定論。但,導師對此不甚滿意,在著作中多所著墨,此為好論題,經多次反覆思索。

仍有若干疑問。「十二支中的無明是否等同於見惑?愛取支為思惑?」

相關諍論整理如下。

甲說、傳統論師

苦(五蘊身)

無明

行(業)(X愛俱思)

識(身)、名色、六入、觸、受(觸受僅變成苦受)

愛取(即無明?)

有(僅係業)

生老死苦

乙說(整理導師論著)

總標

三支(生死本源)

無明(見惑)

行(愛俱思、思惑)

識(身)

五支(逐物流轉)

 

1愛2取3有[1]

(業愛互攝)

4生5老死

十支

(身心依持)

(觸境繫心)

(逐物流轉)

 

 

4觸(無明)5受(味)

 

 

 

 

6愛7取(67攝於行,愛俱思)

8有

1識(心)2名色」3六入→

(結,認識條件)

 

9生10老死(6-10逐物流轉)

十二支

1無明(見惑)

6觸7受(無明觸)

 

2行

8愛9取(思惑)10有[2]

 

3識4名色5六入

 

 

11生12老死

不知這樣整理是否合於導師見地?



[1]     經上說,「有」是欲有、色有、無色有——三有,是能引發三有果報自體的存在。《唯識學探源》,pp.26

[2]       「《法蘊足論》,也還說行支是「愛俱思」。這都可證明原始佛教的愛與業,是可以相攝 的。後代論師,偏重在形式上的惑業分別,只說愛取是惑,不知業也攝在愛、取裡,反而把有限定在業的意義上。」(《唯識學探源》,pp.26-27)

回應

一、首先要說明:導師不同於古德之抉擇特見

導師精通三藏,而且取精用弘,常有其不同於古德之抉擇特見,如《唯識學探源》評說:「後代論師,偏重在形式上的惑業分別,只說愛取,不知也攝在愛、取裡,反而把有(支)限定在的意義上。(《唯識學探源》,p. 27)

 

導師晚年於《印度佛教思想史》論述:說一切有部的毘婆沙師在四種「十二支緣起」之解說中,還是以「分位緣起」為主,該部派論師是主張「愛、取、有,是現生的因;生、老死,是未來生的果(沒有提出「無明觸」是現生的,而認為愛、取是惑)導師並未隨順其看法。

 

「十二緣起說:緣起(pratītya-samutpāda)是「佛法」的中道說,經說的支數不一,以十二支緣起為準。十二支緣起,說明眾生生死流轉的因果系列,是生命的緣起,而緣起法則是可通於非情的。有部論師對緣起的解釋,各有所重,所以「緣起有四種,一、剎那,二、連縛,三、分位,四、遠續」。……三、分位(avasthita)緣起:《發智論》說:無明、行,是前生的因;識、名色、六處、觸、受,是現生的果。愛、取、有,是現生的因;生、老死,是未來生的果。十二支通於三世,有兩重因果。所以名為分位,是階段的意思。……然佛說十二緣起重於惑業苦的三世因果;聲聞乘法重於生死的解脫,所以毘婆沙師還是以「分位緣起」為主。 」(《印度佛教思想史》,pp.190-192)

 

說一切有部《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引用《發智論》解說「十二支緣起」如下:

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23:「一補特伽羅,於此生十二支緣起,幾過去?幾未來?幾現在耶?答:二過去,謂無明、行;二未來,謂生、老死;八現在,謂識、名色、六處、觸、受、愛、取、有。問:此十二支過去、未來、現在皆具,何故但說過去、未來各有二支,現在有八?答:無慧眼者以現在因,推未來果;以現在果,推過去因,可知亦有,故作是說。以現在因者,謂愛、取、有來果,謂生、老死以現在果者,謂識、名色、六處、觸、受。推過去因者,謂無明、行。世尊欲令無慧眼者,以現因果,推有去、來,由此即能辦所作事,過去世果、未來世因,由此為門,亦可知有,故此論者,但作是說。(CBETA, T27, no. 1545, p. 117, a26-b9)

 

二、有關甲說圖表部分,說一切有部認為:「愛、取」即是「無明」煩惱;「行、有」二支,名為「業」。

 

三、至於乙說圖表確是導師之特見,但是不宜攝分「無明支等同見惑、愛取支為思惑」,原因如下:

(一)見惑與思惑辦正

導師在《華雨集第四冊》之「/二、中國佛教瑣談/一五 隔陰之迷」說:

「見惑」是見(道)所斷煩惱,「思惑」是修(道)所斷煩惱。(《華雨集第四冊》p.183)

 

(二)部派佛教對於證道斷惑上,是以「證初果」斷除「見(道)所斷煩惱」;「證阿羅漢四果」另須斷除「修(道)所斷煩惱」來分辨,這二類煩惱之項目及內容甚為深細(此處無法詳述),而且均須依循釋尊的開示(《阿含經》之經證):

 

《雜阿含797經》卷29:「世尊告諸比丘:「何等為須陀洹果?謂三結斷。何等為斯陀含果?謂三結斷,貪、恚、癡薄。何等為阿那含果?謂五下分結盡。何等為阿羅漢果?謂貪、恚、癡永盡,一切煩惱永盡。」」(CBETA, T02, no. 99, p. 205, b28-c6)

 

《雜阿含928經》卷33:「佛告摩訶男:「優婆塞須陀洹者,三結已斷已知,謂身見、戒取、疑。摩訶男!是名優婆塞須陀洹。」

摩訶男白佛言:「世尊!云何名優婆塞斯陀含?」

佛告摩訶男:「謂優婆塞三結已斷已知,貪、恚、癡薄。摩訶男!是名優婆塞斯陀含。」

摩訶男白佛言:「世尊!云何名優婆塞阿那含?」

佛告摩訶男:「優婆塞阿那含者,五下分結已斷已知,謂身見、戒取、疑、貪欲、瞋恚。摩訶男!是名優婆塞阿那含。」」(CBETA, T02, no. 99, p. 236, c17-25)

 

《長阿含9經》卷8《眾集經》:「復有五法,謂五下結:身見結、戒盜結、疑結、貪欲結、瞋恚結。復有五法,謂五上結:色愛、無色愛、無明、慢、掉。」(CBETA, T01, no. 1, p. 51, b10-12)

 

(三)導師對於阿羅漢所斷煩惱的解說:

 

阿羅漢也是梵語,譯義是『應』。意思說:這是真正應受人天供養的聖者。或譯為『無生』,『殺賊』,是說:到此階位,殺盡了一切煩惱賊,不會再有生死的生起了。總之,這是斷盡煩惱,斷盡生死的極果。所斷的煩惱,論師說是色無色界的修斷煩惱。佛在經中說:『五(順)上(分)結』斷得阿羅漢。五順上分結是:色貪,無色貪,掉舉,慢,無明。(《成佛之道(增註本)》p.244)

 

依上揭經證,初果斷見惑(三結)時仍有「貪、瞋、無明(癡)」未斷,這從二果斯陀含仍是「貪、恚、癡薄」可知,而到達四果阿羅漢才能斷除(「三結:謂身見、戒取、疑」以外)「無明(痴)、慢」等『五(順)上(分)結』根本隨眠煩惱(思惑仍有「無明」煩惱未斷)。

因此,宜攝分「無明支等同見惑、愛取支為思惑」。

聞思隨筆版主:常不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