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是修福

健身是修福

一個人年紀愈長,身體愈是走下坡,一切的榮華富貴、一切的功成名就,都比不上健康的身體,然而又有多少人真正把健康身體當成是人生中重要的一件事呢? 

雖然佛法的修行不應(只是)集中在身體,而盡在身體下工夫,但卻也不能不留心於身體、回歸到身體。在佛典中即曾記載「身恆多病」,成為解脫羅漢「退法」五事之一。[1]

身體是修學佛法的起點,如「四念住」以「身念住」為第一位,不以此作為基礎,任何的修行都是枉然。後期大乘佛法修「天色身」,在氣脈明點上勤用功,此一「務實」態度多少是可以理解的,甚至是值得認同的(大乘的異方便法門)。 

相對於心靈重於慧命或法身慧命,人的身體可謂生命或業報生命(身命);人的「色身」是「業報身」,這樣的業報亦也是福報。 

菩薩行者「福慧雙修」,身體的健康、健朗與否關乎福報的大小;健康,而且健康地活得很久(長壽),在佛法看來就是有福之人。 

此外,把自己身體練得健壯和健美,亦才足以利益眾生,一如印順法師所說「人間佛教」是「少壯」的佛教,因為年少有活力,健壯、健美而堪能為苦難獻身,也因「拔苦」而得以增長福德資糧。 

健身而獻身(拔苦)是修福,乃至於健身的本身就是修福,也才得以「享福」──享有健康的身體;因此佛教徒都應「接地氣」,亦以健康身體為修行的目標之一。 

相關文章  福慧雙修與身心平衡


[1] 《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60:「由五因緣令時解脫阿羅漢退隱沒忘失。云何為五。一多營事業。二樂諸戲論。三好和鬪諍。四憙涉長途。五身恒多病。」(CBETA 2020.Q4, T27, no. 1545, p. 312b18-21)

ps. 偶然間讀到《大智度論》卷16:為福德精進名為身為智慧精進是為心」,或可為此文作一補注。2021.3.26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