匿名法友 (未驗證) - 四, 2021-06-10 09:19
姓名或匿稱:
善見再請問
「這幾位特出的事例,到底是希有的,如不是過去生中的善根,到了成熟階段,是不可能這樣頓入的。佛法到底不是容易契入的,」
這是說戒定慧的薰習過程是累積,如「真諦所譯《顯識論》說:熏習力,大眾部中「名為攝識」。如誦經一樣,一遍一遍的讀下去,第十遍就會背誦,那是後一遍能攝得前一遍的關係。攝識,名為識而實是不相應行,應該是攝藏在識中的一種力量。」(《印度佛教思想史》,p.215)
眾生經過生生世世累積善根,直至成熟的階段。即成佛之道所說「經於種熟脫」?如南傳「痲瘋者經」的蘇巴達,也是如此?
http://www.charity.idv.tw/f/f41.htm
又,「觀剎那定」即是「未至定」的意思?
- 瀏覽次數:2693
回應
回應:善根是經薰習而漸累積成為「攝識」的?
眾生經過生生世世累積善根,直至成熟的階段。即成佛之道所說「經於種熟脫」?如南傳「痲瘋者經」的蘇巴達,也是如此?
是的!原始佛教聖典尚未出現「攝識」等名稱,但「十二因緣」中已蘊含「種熟脫」等薰習的內涵。《雜阿含經》以「善根功德日夜增長,終不退減」稱之。
「觀剎那定」不完全等同「未至定」。帕奧禪師對於「觀剎那定」有特殊的定義,可於網路上查得其詳細內涵,本版不另行討論。
聞思隨筆版主:常不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