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部派對涅槃解說之評述

姓名或匿稱: 
灋圄我

甲說、一般聲聞學者,為名相章句所迷,將有為生死與無為涅槃的真義誤會了。

甲1有部

如薩婆多部,把有為與無為,看作兩種根本不同性質的實體法。這由於缺乏無生無為的深悟,專在名相上轉,所以不能正見《阿含》的教義,不能理解釋迦何以依緣起而建立一切。涅槃即是依緣起的「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的法則而顯示的,如何離卻緣起而另指一物!

甲2經部

又如經部師以無為是無,有為才是實有;那麼佛法竟是教導眾生離開真實而歸向絕對的虛無了!

甲3大眾系

還有,大眾系學者,誤會不生不滅的意義,因而成立各式各樣的無為,都是離開事相的理性。

總評:所以,

  1. 不是將無為與涅槃看作離事實而別有實體,(這應是指有部學者),但有學人說這是指大眾系,以為大眾系將涅槃是為離開事項之理性,而又認為實有此理性云云。但其所見似乎有將實體與實有混為一談之嫌,而且文中早說有部「把有為與無為,看作兩種…實體法」,不知學人所見正確否?
  2. 即是看作沒有。(這是指經部學者)
  3. 尤其生滅無常,被他們局限在緣起事相上說,根本不成其為法印!(這是指有部、經部,但是否包括大眾部?因為大眾部離事說理,也未見生滅即不生滅,似乎也將生滅事相侷限在有為,不見生滅無常即常性不可得?)

乙說、大乘學者,(諸法自性不可得,不可得即一切性空)

從無生無為的深悟中,直見正覺內容的——無為的不生不滅。所以說無常,即了知常性不可得;無我,即我性不可得;涅槃,即是生滅自性不可得」(《中觀今論》,pp.30-31)

「涅槃是依現實生死之否定而建立的;從生死實事之有,到涅槃之滅,經過的這回事情不能說沒有。等到生死不起,一切歸無,當然不會再有涅槃的實體。總之,涅槃本是在否定煩惱生死之實事上建立的,它是湛然常寂的理性,在自己內心澄寂的直覺上所體驗到的境地。」(《性空學探源》,pp.227-228)

回應

灋圄我法友分享心得及討論請加註導師著作出處(請在原稿上編輯加註,不要另立新標題)。

聞思隨筆版主:常不輕

灋圄我 2021-09-22 09:16版主轉貼(對於同一個主類,為方便讀者閱讀及版主回應,並利於中心網管收攝整理「提問檔案)希望提問法友配合

導師在中觀今論中對於部派涅槃觀,有如下評述:

「一般聲聞學者,為名相章句所迷,將有為生死與無為涅槃的真義誤會了。如薩婆多部,把有為與無為,看作兩種根本不同性質的實體法。這由於缺乏無生無為的深悟,專在名相上轉,所以不能正見《阿含》的教義,不能理解釋迦何以依緣起而建立一切。涅槃即是依緣起的「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的法則而顯示的,如何離卻緣起而另指一物!又如經部師以無為是無,有為才是實有;那麼佛法竟是教導眾生離開真實而歸向絕對的虛無了!要知道:生滅相續的是無常,蘊等和合的是無我,依無常無我的事相,說明流轉門。能夠體悟無我無我所,達到「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的涅槃,這是還滅門。這雖是釋尊所教示的,但這不過是從緣起事相的消散過程上說。這「無」與「滅」,實是有與生的否定,還是建立在有為事實上的,這那裡能說是涅槃——滅諦?所以古人說:「滅尚非真,三諦焉是」?還有,大眾系學者,誤會不生不滅的意義,因而成立各式各樣的無為,都是離開事相的理性。所以不是將無為與涅槃看作離事實而別有實體,即是看作沒有。尤其生滅無常,被他們局限在緣起事相上說,根本不成其為法印!

大乘學者從無生無為的深悟中,直見正覺內容的——無為的不生不滅。所以說無常,即了知常性不可得;無我,即我性不可得;涅槃,即是生滅自性不可得。這都是立足於空相應緣起的,所以一切法是本性空寂的一切。」(《中觀今論》,pp.30-31)

在性空學探源則簡要敘述涅槃非有非無的深意為:

「涅槃是依現實生死之否定而建立的;從生死實事之有,到涅槃之滅,經過的這回事情不能說沒有。等到生死不起,一切歸無,當然不會再有涅槃的實體。總之,涅槃本是在否定煩惱生死之實事上建立的,它是湛然常寂的理性,在自己內心澄寂的直覺上所體驗到的境地。」(《性空學探源》,pp.227-228)

茲析述如下:

甲說、一般聲聞學者,為名相章句所迷,將有為生死與無為涅槃的真義誤會了。

甲1有部

如薩婆多部,把有為與無為,看作兩種根本不同性質的實體法。這由於缺乏無生無為的深悟,專在名相上轉,所以不能正見《阿含》的教義,不能理解釋迦何以依緣起而建立一切。涅槃即是依緣起的「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的法則而顯示的,如何離卻緣起而另指一物!

甲2經部

又如經部師以無為是無,有為才是實有;那麼佛法竟是教導眾生離開真實而歸向絕對的虛無了!

甲3大眾系

還有,大眾系學者,誤會不生不滅的意義,因而成立各式各樣的無為,都是離開事相的理性。

總評:所以,

1.不是將無為與涅槃看作離事實而別有實體,

這似應是指有部學者。但有講說導師今論者說這是指大眾系。其以為大眾系將涅槃是為離開事項之理性,而又認為實有此理性云云。但此見似乎有將實體與實有混為一談之嫌。而且今論文中早說有部「把有為與無為,看作兩種…實體法」,故此涅槃別有實體之學者,似應是指有部?

2.即是看作沒有。

這是指經部學者。以為涅槃無體,且其無是實無、全無。

3.尤其生滅無常,被他們局限在緣起事相上說,根本不成其為法印!

這是指有部、經部,但是否包括大眾部?因為大眾部離事說理,也未見生滅即不生滅,似乎也將生滅事相侷限在有為範圍之內,不見生滅無常即常性不可得?

乙說、大乘學者,(諸法自性不可得,不可得即一切性空)

從無生無為的深悟中,直見正覺內容的——無為的不生不滅。所以說無常,即了知常性不可得;無我,即我性不可得;涅槃,即是生滅自性不可得」(《中觀今論》,pp.30-31)

聞思隨筆版主:常不輕

一、筆者大略贊同「灋圄我法友」的看法,但各部派所立之「涅槃無為」法,其相關異義不少,所涉法義亦頗深廣,筆者對於部派論書原典並不深入,不敢充稱「評述」之回應。權且摘錄導師《印度佛教思想史》相關論述,條列供參:

 

【赤銅鍱部、上座部系、大眾部系、分別說系】安立之無為法

赤銅鍱部但立擇滅無為【內涵:涅槃】

上座部系說一切有部立三無為:擇滅,非擇滅,虛空。【內涵:涅槃 、緣闕、絕對空間】

大眾部系立九無為 :除「擇滅,非擇滅,虛空」之外,另加「無色定、緣起支性,聖道支性」【內涵:除「涅槃」外,另加「定體、不變的理性」】

分別說系立九無為:另加善惡三性、道支、緣起等真如、不動定體【內涵:除「涅槃」外,另加「道德不道德鐵則」】

 

「論到法義(教理),大概的說:大眾部系著重理性的思考,上座部系著重事相的論究。無為(asaṃskṛta)法,在《阿含經》中,指煩惱、苦息滅的涅槃(nirvāṇa);涅槃是依智慧的抉擇而達成的,所以名為擇滅(pratisaṃkhyā-nirodha)。

赤銅鍱部但立擇滅無為,代表了初期的法義。無為是不生不滅的,有永恒不變的意義,依此,

說一切有部立三無為:擇滅,非擇滅(apratisaṃkhyā-nirodha),虛空(ākāśa)。如因緣不具足,再也不可能生起,不是由於智慧的抉擇而得滅(不起),名為非擇滅。虛空無為,是含容一切色法,與色法不相礙的絕對空間。

 

在大眾部系及接近大眾部(流行印度)的分別說系,無為法可多了!如《異部宗輪論》(大正四九‧一五中——下)說:

「大眾部、一說部、說出世部、雞胤部,……四部同說:……無為法有九種:一、擇滅,二、非擇滅,三、虛空,四、空無邊處,五、識無邊處,六、無所有處,七、非想非非想處,八、緣起支性,九、聖道支性」。

九無為中的前三無為,與說一切有部相同。空無邊處(ākāśânañcāyatana)等四無為,是四無色定所契的定體。緣起支性(pratītya-samupādâṅgikatva),經說十二緣起是:「若佛出世,若不出世,如是緣起法住、法界」,所以是本來如此,生死流轉的必然軌律。聖道支性(āryamārgaṅgikatva),經上稱「八正道」為「古仙人道,古仙人徑」,這是佛佛道同,解脫生死所必由的常道。這二者都稱為無為,都是永恒不變的理性。

 

分別說系的化地部,也立九無為:「一、擇滅,二、非擇滅,三、虛空,四、不動,五、善法真如,六、不善法真如,七、無記法真如,八、道支真如,九、緣起真如」。前三無為相同。不動(acala),一般指不為三災所動亂的第四禪;化地部可能是廣義的,通於空無邊處等四無色定,都約定體說。真如(tathatā)是如此如此而沒有變異的;善(kuśala)、不善(akuśala)、無記(avyakṛta)法被稱為真如,說明了善、不善、無記(中容)性,都有一定的理則,決不變異的,可說是道德與不道德的鐵則。

 

《舍利弗阿毘曇論》,也立九種無為:擇(智緣盡)、非擇(非智緣盡)、緣(緣起)、空無邊處等四處外,別立決定與法住。決定(即「正性離生」)是無為,與大眾部系中的案達羅(四)派相同。法住,可能是法住智所悟入的諦理。

 

……大眾系及(流行印度的)分別說系,立種種無為,都是在推究永恒不變的理性;傾向於形而上的理性探究,是明確而無疑的。這一傾向,論到理想的佛陀觀,就是絕對不二的佛陀。佛是超越常情的,……」(《印度佛教思想史》,pp.64-66)

 

二、大眾部系主張「現在有」(與說一切有部的「三世實有」不同)

 

「部派的異義多極了,略述三項最重要的。一、三世有與現在有:佛說「諸行無常」,一切有為法是生而又滅的。在生滅現象中,有未來、現在、過去的三世,有依因緣而生果的關係。但經深入的論究,論究到一一法的最小單元,生滅於最短的時間——剎那(kṣaṇa),就分為二大系,三世有與現在有。三世有,是上座部中,說一切有部,犢子部(本末五部),及從說一切有分出的說轉部(Saṃkrāntika)所主張的。「三世有」是什麼意義?一一法的實體,是沒有增減的(這是「法界不增不減」的古義),如《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七六(大正二七‧三九五下——三九六上)說:

「三世諸法,因性果性,隨其所應,次第安立。體實恒有,無增無減,但依作用,說有說無」。

一一有為法的體性,是實有的:未來有,現在有,過去有,不能說「從無而有,有已還無」的。依諸法的作用,才可以說有說無。這是說,一切法不增不減,本來如此:沒有生起以前,已經這樣的有了,名「未來有」。依因緣而現起,法體還是這樣,名「現在有」。作用過去了,法體還是這樣的存在,名「過去有」。生滅、有無,約法的作用說,自體是恒住自性,如如不異的。生(jāti)與滅——無常(anityatā),是「不相應行法」。依緣而「生」與法俱起,剎那不住,法與「滅」俱去;法與生、滅俱而起(生滅相)用,所以說法生、法滅。其實,法體是沒有生滅的,也就沒有因果可說的,如《大毘婆沙論》說:「我說諸因以作用為果,非以實體為果;又說諸果以作用為因,非以實體為因。諸法實體,恒無轉變,非因果故」。這是著名的「法性恒住」,「三世實有」說。依說一切有部,常與恒是不同的。法體如如不異而流轉於三世的,是恒有;不生不滅的無為法,是常。……化地部末計,也說「實有過去、未來」。案達羅四部說:「一切法自性決定」;「一切法有,三世各住自位」,也近於三世有說。

與三世有說對立的,是現在有說,如大眾部等說:「過去、未來非實有體」;……。《大毘婆沙論》有一值得注意的傳說:「有說:過去、未來無實體性,現在雖有而是無為」。這是現在有說,應屬於大眾、分別說系。說現在有而是無為的,似乎非常特殊!從大眾部分化出的北道派說:色等(有為)法的自性(svabhāva),是真如、無為。這正是「現在雖有而是無為」;無為是有為的自性,如如不異,依自性而起用,有生有滅,才是有為。……三世有與現在有,論諍得尖銳的對立著,但論究到一一法的自性,現出了是常是恒的共同傾向;對「大乘佛法」來說,也可說殊途同歸了!」(《印度佛教思想史》,pp.68-71)

 

三、大眾部系部派中確有「輕忽現實、離卻緣起」之失

 

當時,部派佛教思想,趨於極端,如「佛法中方廣道人[比丘]言:一切法不生不滅,空無所有,譬如兔角、龜毛常無」,這是極空而破壞了世俗。(《印度佛教思想史》,p.137)

 

「《小部》的《論事》中,有方廣部(Vetulyaka),也名說大空(Mahāsuññatāvādin)的部執。雖然所說的問題,與《智度論》不同,然方廣部與方廣道人,一切法空無所有與說大空,顯然是同一的。方廣部以為:僧伽四雙八輩,約勝義僧說,勝義僧是無漏道果。所以僧伽是不受供施的;供物是無所淨的;不受用飲食的;施僧也就不得大果。佛住兜率天宮(Tuṣitabhavana),人世間佛是示現的(化身)。所以施佛不得大果;佛不住此世間,佛不說法。《論事》所說的方廣部執,勝義僧與佛,都是超越現實人間世的。凡重於超越的,每不免輕忽了現實,方廣道人說一切法空無所有,如龜毛、兔角一樣,不正是同一意境的表現嗎?」(《空之探究》,pp.129-130)

 

「東山住部(Pubbaseliya)的〈隨順頌〉。東山住部是大眾部(Mahāsāṃghika)系中,安達派(Andhaka)的一派。所說「蘊處界同一體性」,「無名諸法性」,「不滅不生」,在如來如實證——佛本性中,一切是同一的離言法性,沒有如世俗所見的我與法,有與無,連佛、滅、勝義,這也都是無可說的。佛為眾生說有這有那,不過「順世間轉」,隨順世間方便罷了。從如來自證的同一離言法性說,法性是超越於世間名言的。」(《空之探究》,pp.130-131)

 

聞思隨筆版主:常不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