匿名法友 (未驗證) - 周日, 2021-11-14 08:48
姓名或匿稱:
楊忠合
導師說:龍樹「菩薩嘗約學派之見為三:毘曇門明有,空門說空,鞞勒門辨亦有亦無。於此三門,「不得般若,愚者謂為乖錯,智者得般若波羅蜜,入三種法門無所礙」。是於說一切有、分別說、大眾之三系,使其於不違緣起性空之正見中,貫攝而條理之。汲方便之三流,而歸於自宗之大乘空門。西北印之往生極樂行,雖斥其志性下劣,以當時風行,亦嘗論及之。」(《印度之佛教》,p.201)
龍樹菩薩所謂之「學派有三」,配以「方便三流」?即是
1.毘曇門明有者,是說一切有部。
2.空門說空者,是分別說系。
3.鞞勒門辨亦有亦無者,是大眾系。
1.說一切有託於舍利弗,執法相分別有;2.分別說者,從有部分出,重長阿含,集出雜藏,有大乘傾向。所以方廣道人自此系出?初期大乘般若經的結集,也自此係出?說經部與分別說部即是同一部系?分別說者何以執空?3.鞞勒門附託論師迦旃延或阿難,辨亦有亦無者,是大眾系?
- 瀏覽次數:5623
回應
回應:有關龍樹之學派分流(請參閱《印度佛教思想史》)
之前,曾建議讀《印度之佛教》同時,最好能參考導師後期之相關著作,本題請參閱《印度佛教思想史》可獲得答案(並請於本欄樓下與法友們分享)。
聞思隨筆版主:常不輕
回應:導師後期著作對於「龍樹所列部派三門」之論述
一、為何讀《印度之佛教》,最好能參考導師後期之相關著作,可從導師「自序」的說明得知:
(一)民國五十六年十月十日於《說一切有部為主的論書與論師之研究》自序中說:
(二)七十四年七月五日於《印度之佛教》「重版後記」又重申:
二、導師前後期著作「有關部派三門」之相關論述
(一)《印度之佛教》
(二)導師後期著作
【部派三門:系屬之部派】
1、阿毘曇門:極有而不知勝義(出自三世一切有等部派)
2、空門之方廣道人:極空而破壞了世俗(出自大眾部系)
【大乘佛法的興起,決定是與大眾部系有關:大乘佛法是以《般若經》為主的】
3、蜫勒門:大眾部分出的分別說(玄奘譯作「說假」)部
聞思隨筆版主:常不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