匿名法友 (未驗證) - 周日, 2021-12-12 16:40
姓名或匿稱:
陳思新
「從達摩「理入」的體悟同一「真性」,到慧能的「自性」(原本應為「法性」、「佛性」),南方宗旨的「性在作用」,達摩門下是一貫的「如來(藏)禪」。如來藏,是說來淺易,意在深徹。所以如來藏的體驗者,淺深不一。淺些的類似外道的神我見(慧忠國師評南方宗旨的話),深徹的是無分別智證的「絕諸戲論」(經說:「無分別無影像處」)。」(《中國禪宗史》,p.8)
請問導師說這『經說:無分別無影像處』,是指《楞伽經》說的「八地無影像」?
「《楞伽經》說:「七地是有心,八地無影像;此二地名住,餘則我所得」。這是說:八地以上的菩薩,與佛的智證功德相近。《般若經》說第十地名佛地,龍樹解說為:如十四夜的月與十五夜的月一樣。所以雖還是菩薩地,也就名為佛地。這樣的佛地大菩薩,是久修二阿僧祇劫以上所到,如文殊、觀音等,初學是不容易學到的。」(《佛在人間》,pp.100-101)
- 瀏覽次數:3343
回應
回應:導師說「經說:『無分別無影像處』」,這『經說』是指《楞伽經》所說?
一、導師於《中國禪宗史》〈自序〉說:達摩門下是一貫的「如來(藏)禪」。
(一)《六祖壇經》中記載,五祖弘忍在寺中步廊擬請專人畫「楞伽經變相及五祖血脈圖」,代表達摩初祖到五祖均是以「如來(藏)」思想的《楞伽經》為師資傳承血脈。
(二)弘忍弟子曹溪慧能的法門,實際上也還是《楞伽》的如來禪。慧能的再傳弟子馬祖道一,明白的說:
(三)導師於《無諍之辯》之〈禪宗是否真常唯心論〉表示:禪宗所傳是楞伽宗義
二、導師是「以佛法研究佛法(三法印)」的原則,依「無我法印」不預設立場客觀的精神,以中國禪宗所依之經論來論析中國禪宗的思想,因此於《中國禪宗史》〈自序〉此處所論:深徹的是無分別智證的「絕諸戲論」(經說:「無分別無影像處」),我們可以從中國禪宗傳承的《楞伽經》中尋求其依據。
(一)《楞伽經》在中國之三種譯本
(二)經云:「無分別無影像處」出自唐譯本《大乘入楞伽經》;宋譯本《楞伽阿跋多羅寶經》為「離妄想無所有境界」;魏譯本《入楞伽經》為「無所分別寂靜無相」
三種譯本中相關經文之比對:【「無分別無影像處」、「離妄想無所有境界」、「無所分別寂靜無相」】
三、「無分別無影像處」(如來藏),導師論釋為:無分別智證的「絕諸戲論」。應屬於《楞伽經》所立四種禪之「如來禪」。
導師有簡略及深入的解說:
(一)
(二)
(三)
聞思隨筆版主:常不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