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Skip to search
Login links
Login
Register
印順文教基金會推廣教育中心
印順文教基金會推廣教育中心
toggle
主選單
聞思隨筆
網路讀書會
導師著作答客問
佛法討論區
法海涓滴
次選單
佛學問答集
網路芳鄰
關於我們
檔案下載
公告事項
您在這裡
首頁
»
靜思弟子與慈濟人
DR
靜思弟子與慈濟人
Breath in Mind
- 週五, 2021-12-24 15:31
靜思弟子與慈濟人
2016年慈濟開宗的里程碑,證嚴法師<
靜思法脈,慈濟宗門
>一文可視為是重要宣示,大致繼<
慈濟志言
>後另一重要的定位、定向,值得深入探研。
「靜思法脈勤行道,慈濟宗門人間路」,證嚴法師以此自勉勉人,「靜思法脈」和「慈濟宗門」(或簡稱法脈和宗門)之分也是慈濟社群所熟知。
初步而言,「法脈」重於「為佛教」,「宗門」強調「為眾生」,不過這僅是簡略、甚至粗略之說,畢竟「為佛教、為眾生」相依不離,為佛教的同時即是為眾生,反之亦然,只不過是著重程度的不同。
也因於「為佛教、為眾生」之別,大致說來「靜思弟子」皆是「慈濟人」,但「慈濟人」未必是「靜思弟子」。「靜思法脈」和「慈濟宗門」同中有異,「法脈」屬於內圈,基本上皆有佛教信仰,是以靜思弟子即是三寶弟子;至於「宗門」所涉範圍更廣,凡有心利他行善、參與慈濟志工行列者,可說就是慈濟人。
簡言之,「法脈」入佛門、以佛教信仰為依歸,「宗門」行善門、強調投身慈善而未必關乎信仰。證嚴法師以「善門入佛門」為理想,但不代表入善門就一定要入佛門,不盡然所有慈濟人都必須是佛弟子。相對的,「海納百川」,慈濟社群有著為數眾多的「異教徒」,顯示慈濟「跨宗教」的慈善特色。
「靜思法脈」、「慈濟宗門」另有各種可能解釋,另一向度是法脈重於「內修」,宗門強調「外行」,「法脈宗門」是「內修外行」的象徵。
或者進一步說,「靜思」之止靜觀思、靜定思慧與「慈濟」之慈悲濟世、慈善救濟,或可解讀為解脫道和菩薩道之重內修與重外行的不同。當然外行要有內修的基礎,內修亦是為了外行,兩者是密切相關的。
一如「慈濟人」一詞未必僅是慈濟社群所專屬,凡有心從事慈善救濟工作者皆是某種意義的慈濟人;同樣的,「靜思」代表佛教的止觀,凡能靜下心來內觀反思,皆是靜思的實踐,每個人都可以寫下自己的「靜思語」,在安靜沈思時寫下自勉的隻言片語。
如此「廣義」而言,每一位佛弟子都可以是靜思弟子,每一個人都可以成為慈濟人。
Tweet Widget
Share on Facebook
Facebook Like
發表回應前,請先
登入
或
註冊
瀏覽次數:917
導覽
HELP
搜尋
聯絡
Create content
最新文章
印順法師佛學著作集
(Accelon 2017 可全文檢索)
印順法師佛學著作集
(CBETA Online 版) [
全文檢索說明
]
印順法師佛學著作集光碟
[
來源網站
]
CBETA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
CBETA 光碟,包含印順法師佛學著作集
]
最新回應
又是過度推論
1 天 10 小時 前
請引出完整《中論》有講「無五陰」的偈頌
3 天 1 小時 前
有五陰 即是眾生
3 天 9 小時 前
「無五陰」才是「空」
3 天 10 小時 前
過度推論
3 天 10 小時 前
中論18章觀(我)法品,沒有說「滅五陰」。
4 天 4 分鐘 前
無五陰才是「空」
4 天 8 小時 前
請問「非迦旃延子比也」之真義?
5 天 12 小時 前
空不是消融甚麼,消滅甚麼。更不是擬想的產物。
5 天 16 小時 前
大乘廣五蘊論講記--「捨」之界說等
2 週 12 小時 前
導師著作答客問
請問「非迦旃延子比也」之真義?
大乘廣五蘊論
能修於四力,精進不為難
佛法概論聖道支性通滅為何虛線表示
復問有關緣起支性與聖道支性實虛二線之意喻
經部的「滅尚非真」,不以滅諦為勝義?
「欲令如是,不令如是」之文意為何?
般若經的「自性空」,是勝義自性空?是有?
導師對月稱論師的讚揚與評語,或有未明真義之處,請師指點。
「印度主意論」是指何而言?
關於導師的著作「中觀論頌講記」的問題‧‧‧‧‧
「三重因緣」是否即為深入緣起空性的觀行過程?
「有依空立」等與「以有空義故,一切法得成」的含意,是否相當?
請問,導師所說「觀無常等十五事而後入空」是指何而言?
導師說「經說:『無分別無影像處』」,這『經說』是指《楞伽經》所說?
佛說:業從惑起,所以斷除了惑,生死就解脫了。這是指哪部經論?
佛為彌勒菩薩開示止觀所定的界說云云是指?
請問「三車義」是指何而言?
中觀論頌講記觀去來品戊二問題
建少林寺者似為北魏孝文帝?
龍樹之學派分流即是 1.毘曇門是說一切有 2.空門是分別說3.鞞勒門是大眾系?
請問大毘婆沙論所說的「偽三藏」是指何而言?
天台學者引宗密之得髓說,何以會遭致天童寺禪師之控告?不知其詳情為何?
流傳日本之《大乘楞伽正宗決》一卷,導師如何得悉?
請問導師論定「眾生『個體』之因」有無經證?
1 of 13
下一頁 ›
more
新的討論版主題
一個小型道場 佛法的 需要多少錢 .. .
defloration.gq
要如何參禪 參至 身心世界整個空掉而融入空性!!
末學對 “印順導師認為大乘是非佛說嗎?” 的補充
阿含經是有[補特伽羅]這一詞語的 (新加入 不知如何回應[補特伽羅、阿特曼、薩迦耶見等均是我見]?)
更多
法海涓滴
六家七宗之再格義
學術訓練
大孝終身念師恩
「更重菩薩大行」
重省師徒之間
「印順學派」的範圍
旅行作為一種修行
「身苦心不苦」之二諦
身體無關垢淨
素食與否之大小論爭
1 of 84
下一頁 ›
more
聞思隨筆
福嚴課堂一隅
曲解印順導師思想回應集錄
「惑、業、苦」與十二因緣
重建阿含的地位與價值
孤峰獨拔的人菩薩行宗師—印順導師
我所認識的傳道法師
獨釣寒江雪的比丘菩薩—我所認識的仁公長老
我研讀唯識的報告
克里希那穆提之宗風與佛法
印順導師對於中國佛教復興之懸念探微
1 of 3
下一頁 ›
more
使用者登入
使用者名稱
*
密碼
*
註冊新帳號
索取新密碼
CAPTCHA
這個問題是要驗證您並不是自動化程式,以防止本站被貼入大量廣告。
主選單
聞思隨筆
網路讀書會
導師著作答客問
佛法討論區
法海涓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