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道三要」與「學佛三要」

「修道三要」「學佛三要」

藏傳佛教宗喀巴大師以「出離心」、「菩提心」和「空性見」為「修道三要」(或「三主要道」Three Principal Aspects of the Path),此「三主要道」自是(大乘)佛法核心觀念及教說,而且亦有佛典依據,只不過印度經論是否有三者同時並列的確切文證,恐需進一步研究。

相較而言,印順導師以「菩提心」、「慈悲心」和「空性見」為「學佛三要」,乃源於《大般若經》「一切智智相應作意,大悲為上首,無所得為方便」的經句記載,三者明確並排列出。

「出離心」和「菩提心」或有會通可能。如「出離心」為志求解脫三界之心,而「菩提心」乃志求成正等覺之心,雖「出離心」、「菩提心」明顯不同,但如果這裡的「出離心」,不只是自求痛苦的出離,也深盼一切眾生出離苦痛,如此廣義的、廣大的「出離心」,自是相應於「菩提心」的精神。

「修道三要」與「學佛三要」不同在於「出離心」、「慈悲心」。可知「修道三要」的「出離心」、「菩提心」含括著「慈悲心」而說,有著「慈悲心」的「出離心」,自不只是聲聞自度的解脫之心,而可以類通於「菩提心」作解;而「學佛三要」的「菩提心」自也蘊涵著「出離心」。

「菩提心」是志求無上正等正覺之心,「上求佛道、下化眾生」之心;上求佛道象徵智慧覺悟,下化眾生代表慈悲普度,如此「菩提心」某個向度而言也含攝著般若慧與慈悲心,在三心之中居於首位。

佛法詮解當採正向解讀或善意詮釋,試著取得一致的理解,而未必要徒增對立與張力。猶如當代美國哲學家戴維森(Donald Davidson)所說的「寬容原則」(principle of charity),對他人見解採同情的詮解而作仁慈或善意的解讀(charitable interpretation)一樣;尤其古籍經論所述,更應盡可能廣義地解釋其為真、或合乎理性(maximize the truth or rationality in the subject’s sayings)[1],而不採懷疑或否定的理解。

宗喀巴大師「三主要道」與印順導師「學佛三要」,應有對比探討的空間,如果依著寬容原則的善意解讀,兩者在精神上應是可以相通的。

不管是「三主要道」或者「學佛三要」,都和「四聖諦」一樣緊扣著「苦」;如出離心、菩提心發起「離苦得樂」的願心,慈悲是「與樂拔苦」,而般若空慧是「度一切苦厄」,都是菩薩通往成佛道路過程中極重要的修學資糧。


[1] Simon Blackburn, The Oxford Dictionary of Philosophy,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4, p. 62.

相關文章  菩薩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