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觀法師

導師為何未提及唯識學者對佛性的看法?

「一切眾生是否皆能成佛」之看法。可參見:印順導師《以佛法研究佛法》p.335-336

唯識與真常系的天臺、賢首、禪宗,有很多諍論。如一切眾生皆有佛性,有如來藏,可以成佛。這在唯識學者看來,認為應該有所分別,因為佛性有二種:
一、理佛性:這是就真如法性而言的。真如──又名法界,此理佛性的圓滿清淨,故又名法身。
二、行佛性;成佛與否,須視有無無漏種子而決定。因為眾生的根性各各不一,有人是具有聲聞乘無漏種子的,有人是具足獨覺乘無漏種子的,有人具備成佛無漏種子的,也有人圓具三乘聖法無漏種子的;也有人沒有三乘聖法無漏種子,而祇有人天乘種子的,這便是所謂無性眾生,不能成佛的。從這一解說中,否認了一切眾生皆有佛性可以成佛的教說。

唯識學者認為,就有無無漏種子的立場言,確有一分眾生沒有佛性,不能成佛的。具二乘種子,不具成佛無漏種子的,還是不能成佛的,這是唯識與如來藏學者的諍論處。

如來藏學者,是以「一乘為究竟,三乘為方便」的,因為一切眾生有如來藏,具足無量清淨功德,個個都可成佛。

而唯識學者與此相反,以「三乘為究竟,一乘為方便」,因為佛說一乘,祗是一種方便教說,有些眾生根本不能成佛,怎能說一乘是究竟的?在唯識學者的眼中,《法華經》因此也成為不了義的。

Taxonomy upgrade extras:

如何因應外界質疑導師是一家之言?

導師思想不外就是經論中的思想,一般人要看其根性而給予佛教的基本概念,世間正見就很受用了。若深入看導師思想特色,1.導師不是宗派的門徒,導師關心現實佛教與佛陀本懷的差距。2.導師與古德有什麼差別?導師對佛教史的理解與抉擇及佛法核心的掌握與古德是不同的,古德對佛經的了義不了義是會通的。導師不反對學術研究,但又與一般學者不同,尊重歷史演變的事實,也關心去煩惱等佛教的本質,有深厚的宗教情操。3.對大乘三系的抉擇,不論哪一學派都有完整的修行過程,我們是否底徹底了解與掌握去實踐,在這之前論其高低只是戲論而已。佛教有時代背景與適應不同的眾生,即使是《大乘起信論》也談波羅蜜的修學,而我們是否有做到極致?所以導師說,如果我們能依法而行,做到極致,即使不了義,但離究竟也不遠了,不至於背道而行。導師思想特色值得我們把握,在這基礎上,不必擔心說導師是一家之言或神格化。

Taxonomy upgrade extras:

「信為能入,智為能度」之出處?

出處如下:
《大智度論》卷1:「佛法大海,信為能入,智為能度。」(CBETA, T25, no. 1509, p. 63, a1-2)

Taxonomy upgrade extras:

「有信無智長愚痴,有智無信增邪見」出處?

關於「有信無智長愚痴,有智無信增邪見。」之出處,可參見:

  1. 《大毘婆沙論》卷6:「無信之慧增長諂曲。……無慧之信增長愚癡。」(大正27,26c18-21)
  2. 《大般涅槃經》卷36:「若人信心無有智慧,是人則能增長無明;若有智慧無有信心,是人則能增長邪見。」(大正12,580b18-20)
Taxonomy upgrade extras:

如何使人相信三世因果?

有關「三世輪迴」的問題,聖嚴法師《學佛群疑》中有一篇如何使人相信三世因果,可以參考。摘錄數段如下,請參考。

  1. 所謂三世,是指時間上的過去、現在、未來,可長可短、可近可遠。比如說︰過去劫、現在劫、未來劫;再次,以生命的生死計算,過去世、現在世、未來世;最少以秒乃至於比瞬間還要短的剎那計算,前剎那、現剎那、未來剎那。……如果僅僅把前生、現生、未來生看成三世因果,那是看得太狹隘了。
  2. 人既知有現生之中的三世因果,必能推想到有無盡的三世因果;不過問題在於今生的三世因果,是憑記憶力──所謂經驗而能相信、接受的,對於隔生或生前與死後的因果關係及事實,因為已出乎用腦細胞記憶的範圍,所以,難以接受和相信。
Taxonomy upgrade extras:

南傳《尼科耶》一定比漢譯《阿含經》早嗎?

  1. 《相應部》何處提到佛僅有五力,最好請列出佛典出處。

    南傳《相應部》「因緣相應」中有一「十力品」,其中就有談到「如來具足十力、四無所畏」。
    參見:SN. 12. 21,22PTS 版 Vol., II, p.27-p.29〔日譯南傳大藏經,十三冊,p.39-p.42〕

  2. 另外,「聽說 巴利語 《相應部》 比漢譯 《雜阿含》還要早」,不知聽誰說?有何根據?這裡提出一個例子請大家思考一下:南傳《尼科耶》一定比漢譯《阿含經》早嗎?

有關「聲聞辟支佛但煩惱盡,而習氣有餘」

《阿含經》與《律部》都是早期的佛典。《阿含經》的重點是得涅槃解脫,阿羅漢斷盡煩惱,已經不受後有,即使習氣未盡,也不會招感生死。所以對於習氣的斷除,著墨不多。但是有許多阿羅漢的習性容易引起譏嫌卻是事實,這些典故,多見於《律部》

因為阿羅漢重在「涅槃解脫」,而習氣也不會招感生死,所以聲聞弟子與佛的問答不太談習氣方面的問題,且《阿含經》的結集者都是阿羅漢,所以在《阿含經》中可能未見習氣之說。(尚待詳考)

但《律部》不同,《律部》重在行為的規範,即使是阿羅漢,有些行為容易引起他人的譏嫌,也會被檢舉,因此畢陵伽婆蹉、舍利弗等阿羅漢的習氣也會被佛提出來討論。

菩薩是否要把煩腦斷盡了,再斷習氣?

  1. 「如作媽媽的或作老師的,有種習慣性想常糾正別人的錯誤」,這是一種習慣。如《成佛之道(增註本)》p.158 - p.159說:「眾生都是有煩惱的,但各有偏重。一向慣習於多起某類煩惱,就會造成不同的個性,如貪行人,瞋行人,癡行人。」

    習慣有好、有壞,有根深蒂固的、有淺薄一點的。根深蒂固的習慣,由於經常熏習,「習以成性」,也就是一般說的「習慣造成個性」,一旦習以成性,要改變它就費力了。

    「尸羅」在印度原是一般的用語,也就是「習慣」的意思,習慣有好、有壞,佛教後來將「好的習慣」稱之為「尸羅」,也就是「戒」的本意:要養成防非止惡、積極行善的習慣性,這才是「戒」!如果持戒很不自在,還沒有養成止惡行善的習慣性,那表示還沒有得到「戒」的精義。

  2. 是否要把煩惱斷盡了,再斷習氣?我還沒有找到明確的經證,不過導師於《成佛之道(增註本)》p.402解釋「初地歡喜地菩薩」時說到:「菩薩是:初學就勝解法空性,深細抉擇,後觀無我無我所而證入法空性,所以也斷三結,而且能漸斷習氣,習氣淨盡就成佛了。」這句話的意思是初學菩薩就開始漸漸斷習氣,或是菩薩斷三結之後再斷習氣,待考。

論註批評阿羅漢的習性很多. 請問論註有批評菩薩習性嗎﹖

  1. 《阿含經》與《律部》都是早期的佛典。《阿含經》的重點是得涅槃解脫,阿羅漢斷盡煩惱,已經不受後有,即使習氣未盡,也不會招感生死。所以對於習氣的斷除,著墨不多。但是有許多阿羅漢的習性容易引起譏嫌卻是事實,這些典故,多見於《律部》。舉幾個例子如下:
    1. 畢陵伽婆蹉習氣罵恆河神小婢或稱首陀羅,可參見《摩訶僧祇律》卷30(大正22,467c19 - 468a29)。《摩訶僧祇律》卷30:

      「佛住王舍城爾時尊者畢陵伽婆蹉。在聚落中住。日日渡恒水乞食。到恒水上作是言。首陀羅住。我欲過。水即住。過已作如是言。首陀羅汝去。如是水流如故。水神不樂。往到佛所。頭面禮足却住一面白佛言。世尊。尊者畢陵伽婆蹉語太苦住首陀羅去首陀羅。佛言。呼畢陵伽婆蹉來。來已。佛言。汝實爾不。答言。實爾。佛言。恒神如是嫌汝。汝向懺悔。

      畢陵伽婆蹉言。我悔過首陀羅。恒神言:向首陀羅、今首陀羅,為有何異而言悔過?

習氣可以說是煩惱的一種嗎﹖

  1. 要討論「習氣」之前,先談煩惱與習氣的差別,如《大智度論》卷2(CBETA, T25, no. 1509, p. 70, c3-11)云:

    「問曰:如阿羅漢、辟支佛,亦破婬怒癡,與佛何異?
    答曰:阿羅漢、辟支佛雖破三毒,氣分不盡;譬如香在器中,香雖出,餘氣故在;又如草木薪火燒煙出,炭灰不盡,火力薄故。佛三毒永盡無餘;譬如劫盡火燒須彌山,一切地都盡,無煙無炭。如舍利弗瞋恚氣殘,難陀婬欲氣殘,必陵伽婆磋慢氣殘;譬如人被鎖,初脫時行猶不便。 」

    請留意「譬如香在器中,香雖出,餘氣故在」這段話,所謂習氣,是香都沒有了,但氣味還在,那才叫習氣。所以這裡討論的習氣,是指「煩惱」都斷盡了,但習慣性的「不染污無知」才叫「習氣」,我們一般人習慣性的發脾氣等,都夾雜著染污,那是粗重煩惱,不是習氣。

  2. 習氣又被稱為不染污無知,參見:印順導師(《勝鬘經講記》p.155):

頁面

訂閱 RSS - 厚觀法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