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積經講記-戊二 抉擇深義

戊二 抉擇深義

己一 顯了空義

庚一 法空

復次,迦葉!真實觀者,不以空故令諸法空,但法性自空。不以無相故令法無相,但法自無相。不以無願故令法無願,但法自無願。不以無起、無生、無取、無性故,令法無起、無取、無性,但法自無起、無取、無性。如是觀者,是名實觀。

上來雖已經開示中觀,但空義是甚深的,還得再加抉擇顯了,以免學者的誤會。這又分三節,先顯了空義。顯了,是以語言文字,使空義更為明了,這又分法空我空來說。

說到這裡,先應略說空的差別。佛說空,都是修行法門,但略有三類不同:一、『分破空』:以分析的觀法來通達空;經中名為散空,天台稱之為析空。如色法,分分的分析起來,分析到分無可分時,名『鄰虛塵』,即到了空的邊緣。再進,就有空相現前。但這是假觀而不是實觀,因為這樣的分析,即使分析到千萬億分之一,也還是有,還是色。二、『觀空』:如瑜伽師的觀心自在,觀青即青相現前,觀空即空相現前。因為隨心所轉,可知是空的。但還不徹底,因以觀空的方法來觀空,觀心是怎麼也不能空的。事實上,他們也決不許心也是空的。這二種法門,佛確也曾說過,也可以祛息許多煩惱顛倒,但不能究竟,究竟的是第三、『自性空』:不是分破了才空,也不是隨心轉而空;空是一切法的本性如此。如《阿含經》也說:『諸行空:常空……我我所空;性自爾故』。所以,佛說法性空,不是以觀的力量來消滅什麼,而只是因觀而通達一切法的本來面目。如古人『杯弓蛇影』的故事一樣,以為吞了蛇,所以憂疑成病。現在使他自覺到根本沒有蛇,憂疑病苦就好了。所以,觀空是祛除錯覺,達於一切法的本性空,這才是大乘究竟空義。否則,眾生為情見所縛,不能徹了真空,終於又背空而回到『有』中去安身立命。

空,是本性空,絕一切戲論的畢竟空,所以說『空』就圓滿的顯示了中道。但為了適應機宜,又說為無相、無願(古譯為無作),合名三解脫門。又每說無起、無生(無滅)、無取、無性等,使眾生同歸於一實。依大乘了義說,『空無相無願,同緣實相』。無自性以離見,名空;離相以息分別,名無相;離取著以息思願,名無願。但也不妨約偏勝說:依『諸法無我』即名空,依『涅槃寂靜』即名無相,依『諸行無常』即名無願。也可作淺深說:空一切而有空相現(其實畢竟空是空也不可得的),所以說無相。雖達境無相,而心還有所著,所以又說無願。但這都是方便善巧,三解脫門是平等一如的。起是現起,生是生起,與起相近;但起可能是錯亂,而生是因緣生。本譯在無生下,還有『無我』二字。參照別譯,這應該是衍文,所以刪去了。無取,是無所取著。無性,是沒有自性。如總相的說,從無相到無性,都是空的異名。

現在依文來解說。佛說:「迦葉!真實觀」──中道正觀是這樣的:並「不以空」三昧的觀力,「令諸法」的有性成「空,但」是「法性自空」。本性是空的,以觀照去觀察,只是覺了他的本來如此而已。這是本性空,自空,不是他空;這才是中道的真實正觀。依此可見,空觀,真實觀,中道觀,是一樣的。同樣的,並「不以無相」三昧力,所以諸「法無相,但法自無相」。也「不以無願」的觀力,所以諸「法無願,但法自無願」。這樣,佛說的「無起、無生、無取、無性」,都是這樣的本來如此。能「如是觀」本性空,「是名實觀」,而不是分破空,觀空等他空的觀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