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空學探源-第二項 法性空無我

第二項 法性空無我

第一目 空與無我之定義

單依上面所說的實相假名,是在各別緣生法上遣除實在性,顯示其假名無實,沒有理會到空的理性。單依上面所說的無為常住,偏於理性的直覺體驗,忽略了事相的分別說明。都還不能圓見空義。現在這裡想把二者的綜合提出來談談。後代大乘的空,就是這種綜合的。不過,綜合,不必是二者各別發展後再事綜合;根本佛法對於緣起理性與緣生事相,本就是綜合的。只是後代學者的觀點注重點不同,作為各種偏頗的發揮,才有了不同。

空與無我,聖典中說得很多。學派中對它的不同解說,大概可分三派。一、薩婆多部的解說,如《婆沙》卷九云:

空行相義不決定,以一切法有義故空,約他性故;有義故不空,約自性故。非我行相,無不決定,以約自他俱無我故。由此尊者世友說言:我不定說諸法皆空,定說一切法皆無我。

這意思說:這個法上沒有那個法,叫做空;空不是說此法的自性也沒有。所以說,約他性故空,約自性故不空。這是有部對空的基本見解。由此,空與無我是不同的,空是不徹底,無我才是確實徹底。如說五蘊無我,五蘊上確實沒有我。說五蘊空,則是說五蘊上他性的「我」沒有,叫做空,不是五蘊自性是空。所以世友謂無我是決定說,空是不決定說。這顯然的是法有我無的思想。向後推,他是後代中觀家所批評的「他空見」的本源;向前推,它是繼承《小空經》中鹿子母堂空無牛馬的思想而來的。在真正的性空義上說,這是旁流,不過,是後代說空的一大派。空與無我的不同,《婆沙》卷九有多種異解,其中的一種解說云:

有說:觀自性空是非我行相,觀所行空是空行相。

這意思說:我空叫無我,我所法空叫空。也即是說:五蘊等我所法,實際上是不空的,只是在我見所執著(所行)的意義下說它是空。後代俱舍論主也是繼承這個見解。如云:

違我所見故空,違我見故非我。

無我所,本有法空的意義,不過有部的解釋,所無的只是我見所執著的一點,不是法的本身也沒有。若依真諦所傳的《隨相論》看來,經部也是採用這思想的。這可說是西北印學者的共見。如云:

世親所用經部自義:體所離故名空;一切諸法皆是假名,有名有義而無有體,……無自人故名無我。

後代大乘唯識學家所說我空法空的思想,就是本此而來的。

二、東南印大眾系的解釋,如《增一阿含‧邪聚品》云:

無我者,即是空也。……我非彼有,彼非我有。

我非彼有,是無我,是我空;彼非我有,是無我所,也就是法空。在這裡,無我與空的定義完全是合一的。依此,流出大乘中觀家在同一意義上建立我法二空的思想。

三、成實論師,學出入於南北兩流,折衷其間。它論中常說我法二空,故「空」可以通於我空與法空,而無我只局限在無人我方面。不過,他在綜合說明空無我的時候,對二者的定義,卻正與有部相反。如論卷一六說:

於五陰中不見眾生(我),是名空行;見五陰亦無,是無我行。

成實論師反而把我空叫空,法空叫無我;是因為契經中常說到五蘊空就是五蘊無我的無我義,所以將我空叫「空」;同時也常說獲得無我見就是證悟寂滅性,所以將法空叫做「無我」。後代的大乘空宗,空與無我二名是可以互相通用的,說空則我法皆空,說無我則人法俱無我;這在學派中就已有此傾向,而且它是根本聖典中本有的思想。

現在把上面三說中有部的解說拋開不論,單說大眾系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