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所成慧」是否即是「正見」?

正見,有世間正見、出世間正見,正見是修學的引導也是完成,是徹始徹終的。
導師談「聞、思、修、證」時,在八正道中各有正見的詮釋,所以,正見並不局限於「聞所成慧」。如果從引文前後完整來看就不會矛盾。

  1. 「正見」在佛法的修學中是徹始徹終的,不但是末後的目標,也是開始的根基,遍於一切支中。
    1. (《佛法概論》p.226):三增上學是有次第性的:依戒起定,依定發慧,依慧得解脫。八正道的以正見為首,這因為正見(慧)不但是末後的目標,也是開始的根基,遍於一切支中。
    2. (《中觀今論》p.14 - p.15):如實的說:聲聞、緣覺、菩薩的中道行,都以出世的正見為主導的。依正見而後有信解,依正見而後能修行趣證,就是悟證了以後,也還是不能離此正見的攝導。故深觀雖共於三乘,在大乘中,仍是徹始徹終的,唯佛所究竟的。
  2. (《華雨集第二冊》p.23 - p.24):
    八支聖道,在聖者是具足的;如從修學來說,八聖道也有次第的意義。修學而求解脫的,一定要依善知識(後代也通於經論)聽聞正法,經如理作意,才能引生出世的正見。所以說:「二因二緣,起於正見」(3.009)。聖道如日輪,正見如日出前的明相,如《雜阿含經》卷二八(大正二•一九八中)說

    「如日出前相,謂明相初光。如是比丘正盡苦邊,究竟苦邊前相者,所謂正見。彼正見者,能起正志、正語、正業、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

    正見能引起正志[正思惟]等,正見是先導的,也是正道所不能離的。
    如依修學次第說:

    • 聞正法而起(一)正見,是聞所成慧。
    • (二)正思惟不是單純的義理思惟,而是正思惟要從實行以達成理想,古人譯為正志或正欲,表示了行踐的趣向。因此,依正思惟而起的,對外事就有(三)正語,(四)正業,(五)正命,(六)離惡行善的正精進,這就是戒清淨。那時的正見,就是思所成慧。
    • 進而在內心方面,依正精進而修(七)正念,(八)正定,就是心清淨。那時的正見,是與定相應的修所成慧。 如定慧相應,引發無漏聖慧,那就是見清淨了。從見清淨進修到斷智見清淨,都是聖慧。

    (《華雨集第二冊》p.23 - p.24)

  3. 「慧」與「見」的關係,參見:《阿毘達磨發智論》卷7:(CBETA, T26, no. 1544, p. 952, a10-15)

    諸見是慧耶?答:應作四句。

    1. 有見非慧:謂眼根。
    2. 有慧非見:謂五識身相應慧,盡〔智〕、無生智,除五見(有身見、邊執見、邪見、見取、戒禁取)及世俗正見〔之〕餘意識相應有漏慧。
    3. 有見亦慧:謂除盡、無生智,餘無漏慧,及五見、世俗正見。
    4. 有非見非慧:謂除前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