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善、中善、後善

 初善、中善、後善

在《中阿含經》多處出現「初善、中善、竟亦善」,例如《中阿含經》卷42:「我為汝說法,初善、中善、竟亦善,有義有文,具足清淨,顯現梵行」[1],描繪法義宣說暨佛法行持的過程,皆是善法的進修增長,於此滋潤下身心的清淨法喜,不管從起初聽聞到中間修行,乃至最後離苦得樂皆然,如《瑜伽師地論》卷83:「初善者,謂聽聞時生歡喜故;中善者,謂修行時無有艱苦,遠離二邊依中道行故;後善者,謂極究竟離諸垢故,及一切究竟離欲為後邊故。」 [2]

佛典中的「善」的梵巴拼音為kuśala/kusala,英文不少皆譯為wholesome,相對的不善之akuśala/akusala則譯為unwholesome,而不是一般所認知的good;可知佛法的「善」是能帶來好處、有益於身心安康的(healthy)。如此從具體身心的現象來談「善」概念,而非僅從抽象道德規範理解善,似頗合於自然主義者所倡議的「佛教自然化」。

當然wholesomekuśala/kusala一種意義的理解,未必僅是唯一的,如亦有以skifllful作解,表達善巧、純熟等;[3]無論如何,大致皆表達透過有益、善巧等方式,去展現出好與善,亦相當程度關乎英文所說的good,甚而延展到道德上所說的善(morally good)。如上所述,此從身心的清淨安康,進而議論道德之善惡與否,從「染淨心」談「善惡業」,可知佛教之倫理道德觀多少帶有自然主義色彩,或視身心之整全健康也是道德責任的一部份。

這裡主要是想進一步延展「初善、中善、後善」意涵,藉此說明佛教在道德判斷上關乎三個部份,分別是:

1.初善-動機

2.中善-手段

3.後善-結果

以上三點分別考慮到行為者的動機,所採取的手段,以及行為造成的結果,藉以整體考量行為的道德性。如果用佛教的「因緣果」來說,即為「初因、中緣、後果」,以此「因緣果」三個環節之造作,來總括善惡或苦樂報應,而為「因緣果報」之整體。

當中「初因」之動機以及「後果」之結果,在道德判斷上之重要性殆無疑義,即從動機是否出於純正良善,以及導致結果是好是壞來權衡;而兩者之間的「中緣」,或許是較有開放討論的空間。此象徵「中善」之「中緣」,意指良善動機達到最佳目的,亦能採取好的、高明的手段方法;廣義來說,這「中緣」除了行為本身的行動方式,還包括當下行為情境脈絡等審視,也就是綜合所處的因緣條件,來判斷抉擇如何行動以及為何行動。

緣」是佛法特有概念,其所關乎的是「空」,所謂「緣起性空」即是。而「緣」最為人所熟知的主要是「四緣」說,如《中論》卷1〈觀因緣品〉:「因緣次第緣,緣緣增上緣,四緣生諸法,更無第五緣」[4],意指在行為或事件發生進程中,有這幾個條件涉入其中而必須予以考慮。四緣」中除因緣」(hetu-pratyaya)大致關乎「初因」,其他如行動中的情境空間可為次第緣」(或等無間緣」samanantara-pratyaya),對方或對象之承受性的所緣緣」(ālambana-pratyaya),以及所使用力道大小的增上緣」(adhipati-pratyaya),若能善觀眾緣條件而適度合宜因應之(如增上緣」關乎下手輕重而之於致死與否),則方可成其為「中善」

以上試著把佛法既有術語概念,尤其是「初善、中善、後善」及「四緣」應用在佛教倫理學的論究上,有些解釋或可能顯得勉強,不過盼能為古義新詮提供些微啟發。尤其可以留意佛法「緣」之特有概念,以期能建立「緣起性空」、「中道正見」的佛教道德觀暨倫理學。


[1] (CBETA 2023.Q1, T01, no. 26, p. 690b19-20)

[2] (CBETA 2023.Q1, T30, no. 1579, p. 763b11-14)

[4] (CBETA 2023.Q1, T30, no. 1564, p. 2b29-c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