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積經講記-己二 不失菩提心

己二 不失菩提心

復次,迦葉!菩薩有四法,失菩提心。何謂為四?欺誑師長,已受經法而不恭敬。無疑悔處,令他疑悔。求大乘者,訶罵誹謗,廣其惡名。以諂曲心,與人從事。迦葉!是為菩薩四法,失菩提心。

再說退失菩提心的邪行,與不退菩提心的正行。菩提心是大乘道的心要;是不是菩薩,以有沒有菩提心來分別的。什麼是菩提心?初學者約願心說,菩薩以慈悲利他為本;但要利濟眾生,非佛那樣不能圓滿成就度眾生的願望。這樣,就誓願上求佛道,下化眾生。深信大願,做到『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名為菩提心成就。高位的菩薩,常念菩提心,念念不離菩提心(所以也叫正念)。初學者,就得修學正行來保持菩提心。否則,不但間雜不淨,而且要退失了。

佛先開示邪行:「菩薩有四法,失菩提心」。那四種法呢?

一、「欺誑師長,已受經法而不恭敬」:經法是經典,也是戒經。從師長受學經法,應該尊師重法,依法修行才對。如所行的違犯了經法,被師長發現了,還不知真實懺悔,說些不盡不實的話來欺誑師長。或者師長舉發他的錯誤,還是欺誑狡賴。這樣的沒有慈心,沒有智慧,惱亂師長,目無法紀,怎能保持菩提心而進修菩薩行呢?

二、「無疑悔處,令他疑悔」:這是對於同參道友的,故意的惱亂同學。他人的言行,本來沒有什麼,卻故甚其辭,說他違犯了。好心的佛弟子,如對經法沒有明確的認識,就會懷疑自己的行為。疑心一起,憂愁懊悔就來了。憂悔一來,身心就不得安定,障害了正法的修行。像這樣的惱亂同學,以別人的憂苦為自己的快樂,真是斷慈悲種子!菩提心當然就退失了。

三、「求大乘者,訶罵誹謗,廣其惡名」:上二是不重戒法而欺師害友,下二是不重大法而誹謗菩薩。自己發菩提心,修大乘行,那對於同願同行,求大乘法的菩薩,應該隨喜、尊敬、策勵才對。由於內心的憍慢、嫉妒、瞋恨,當面訶罵菩薩,背後誹謗菩薩,盡量的傳布他的惡名聲。這樣的訶毀菩薩,等於破壞大乘,菩提心當然消失到不知那裡去了。

四、「以諂曲心,與人從事」:諂曲,是虛偽不直的。與人從事,是與人往來,作朋友;與他談話,合作,或者幫助他。但這是虛偽的友善,不懷好意,想在與人的經常接觸中,發現他的缺點,隱藏而沒有顯露的錯誤。找到了話柄,就揭發陰私,大肆攻訐。這與上文的訶罵菩薩一樣,上文是站在敵對的立場,這是裝成友善的姿態,而同以達成誹毀菩薩為目的。

世尊總結的說:這就「是」「四法」邪行,能退「失菩提心」了。

復次,迦葉!菩薩有四法,世世不失菩提之心,乃至道場,自然現前。何謂為四?失命因緣,不以妄語,何況戲笑?常以直心,與人從事,離諸諂曲。於諸菩薩生世尊想,能於四方稱揚其名。自不愛樂諸小乘法,所化眾生,皆悉令住無上菩提。迦葉!是為菩薩四法,世世不失菩提之心,乃至道場,自然現前。

再來說「菩薩有四法,世世不失菩提之心,乃至道場,自然現前」。如有四種正行,不但生生世世不失菩提心;一直到最後身菩薩,坐道場成佛時,都會任運的自然現前。初學者是願菩提心;到了證得法性,名為勝義菩提心,如寶珠一樣。經洗、治、摩(十地菩薩的進修),越來越清淨光明。到了究竟圓滿,就是無上菩提了。能不失菩提心的,到底是那四種正行呢?

一、「失命因緣,不以妄語,何況戲笑」:這是針對不重經法,欺誑師長的正行。有了違犯的行為,經師長的舉發,不論依律應受怎樣的治罰,都應老實承認。就是因此會喪失生命,如犯了波羅夷重罪,於佛法為死人,要受逐出僧團的處分,也願受重罰,決不以妄語來欺蒙師長。重罪都不敢妄語,那何況不必要的,或戲笑時,還會欺誑妄語呢!

二、「常以直心,與人從事,離諸諂曲」:這好像是針對上文的第四邪行,而其實是與第二邪行相反的正行。為什麼對同學要故意惱亂,使他無辜的陷入悔疑的憂海呢?本來,如法的舉發他人的過失,使他能懺悔清淨,是悲心、善意,應該這樣做的。但是虛偽的善意,就會因此而惱亂同學了。菩薩的正行,與此相反。對於同參道友,經常以正直的善意,往來從事,離去種種的諂曲心,所以決不故存惡意,使人引起不必要的疑悔。

三、「於諸菩薩生世尊想,能於四方稱揚其名」:大乘行者,應對菩薩生起佛一樣的尊敬心,如敬重王子與國王一樣。菩薩是未來佛,佛是菩薩行的究竟圓滿。想菩薩為佛一樣的可尊可敬,就不會呵毀誹謗了。真正的學佛者,怎麼也不會謗佛的。不但不呵毀菩薩,還能在一切處稱揚讚歎菩薩的功德,使菩薩的美名善譽,遍於四方。

四、「自不愛樂諸小乘法;所化眾生,皆悉令住無上菩提」:邪行者的與人從事,目的在舉發陰私,破壞菩薩。菩薩的正行,就不同了。由於自己的志在大乘,於小乘沒有愛好心,所以希望別人都與自己一樣。在與人往來親善時,就教化眾生,使往昔所集的大乘善根,潛而未發的清淨德性,充分的顯發出來;堅固成就,安住於大乘的無上菩提。住,是安立、決定的意思。

菩薩這樣的修四正行,尊重正法,愛護同行,讚歎大乘,始終以菩提道為念,當然不會退失菩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