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大乘論講記-第二節 攝大乘

第二節 攝大乘

復次,云何如是次第說此十處?謂諸菩薩於諸法因要先善已,方於緣起應得善巧。次後於緣所生諸法,應善其相,善能遠離增益損減二邊過故。次後如是善修菩薩應正通達,善所取相,令從諸障心得解脫。次後通達所知相已,先加行位六波羅蜜多,由證得故應更成滿,增上意樂得清淨故。次後清淨意樂所攝六波羅蜜多,於十地中分分差別,應勤修習;謂要經三無數大劫。次後於三菩薩所學,應令圓滿。既圓滿已,彼果涅槃及與無上正等菩提,應現等證。故說十處如是次第。又此說中一切大乘皆得究竟。

這十義次第,依文義看來,在說明總攝一切大乘佛法。為什麼只說這十義而不增不減呢?因為從第一說明所知依,到最後說明圓滿的果智,在理論上就已夠遍攝一切大乘佛法,究竟無餘了,故文末說:「又此說中一切大乘皆得究竟」。真諦譯沒有又此說的又字,文義更順。

所知依在最初說:因為修學佛法的第一步,對「諸法」的「因」相「要先」得「善」巧,然後才能「於緣起應得善巧」。緣起法是佛法的中心,所以修學佛法的人,對緣起法,不能不先有個認識。緣起與緣生不同,因緣和合所生的叫緣生,這在果的方面講。為緣能起叫緣起,這在因的方面說。若能真正理解緣起,則對無因論邪因論種種的邪見,都可以消滅無餘;對正因正果可以獲得正確的見解。要獲得緣起正見,首先要善知因相。因是什麼?就是阿賴耶識,因為一切法都是從阿賴耶識種子中所現起的。賴耶中的緣起,有分別自性緣起和分別愛非愛緣起兩種,本論主要的在分別自性緣起;至於平常說的愛非愛緣起(十二緣起),也可以含攝在內。整個的佛法,建立在緣起上;要明白緣起,就先要認識佛法的正因。這正因就是所知法的所依,也就是阿賴耶識,所以最初說所知依。

所知相說在第二:對緣起因相得了正見之「後」,進一步「於緣所生諸法」「相」,要求有正確的認識,就是對真妄有空要得個真確的知見。阿賴耶識為諸法的自性緣起,從賴耶所顯現的一切緣生諸法,應該善巧了知緣生法的真相,這才「善能遠離增益損減二邊」的「過」失。這邊字含有不正與偏邪的意義。世親釋論說:凡情妄執的遍計執性是沒有實體的,若執以為有,就是增益執;聖智悟入的圓成實性是有實體的,若反執為無,就是損減執。至於依他性的增益損減完全沒有談到。無性釋論說:在遍計所執性上唯有增益執,不會有損減執,因為損減執要在有體法上才可以生起,遍計所執性既無自體,當然沒有損減執。在圓成實性上唯有損減執,不會有增益執,因為增益執要在無體法上才可以生起,圓成實既有自體,自然不會生起增益執。依他性既不是實有的,便不落損減;又不是實無的,所以不墮增益。二師的解釋,同樣的主張不可執遍計性為實有,執圓成實性為都無,才能正見緣生法相的中道。一般法相家的分辨二邊與中道雖也如此,以為緣生法無妄執性有二空性,但重心在依他起的有無。依《辯中邊論》說:依他起性是『非實有全無』。這句話的意思說:依他既不是實有,說實有是增益執;也不是全無,說全無是損減執。在抉擇有空的意義上,承認它是世俗有,並且非有不可。這正與《瑜伽》、《成唯識論》一樣,他們注重緣起法的非無,問題不在空性的非無,在和中觀學者諍論從緣所生法(依他起)的有無自相。他們以為若說緣起法沒有自性,就是損減執。至於說遍計所執有是增益執,說圓成實無是損減執,雖也有著不同的見解,但還不是諍論的重心。

入所知相排列在第三:於緣生法相有了正確的認識以「後」,更須「善修」「正」確的知見,「通達」這從心所現為心所取的諸相,以求悟入彼「所取相」的非有,「令從」煩惱、所知「諸障心得解脫」。解脫就是離障,心得解脫就是心與諸障不相應。心得解脫了就可證入初地。眾生在生死海中,為無明覆染,所以不得解脫,心不能與諸障脫離關係。現在登地菩薩脫離了諸障,根本無分別智現前,悟入唯識實性,就解脫三界的生死了。

彼入因果列在第四:因為善巧「通達」彼「所知」法的實「相」,不過是修習世間「加行位」的「六波羅蜜多」,初證增上意樂清淨的六度;但不能以此為止境,應該更進一步去「成」就圓「滿」出世間果位的「清淨」「增上意樂」的六波羅蜜多。清淨增上意樂,原是整個的名詞,不過加一「得」字,讀起來就好像成了兩件事。意樂以欲勝解為體,增上是強有力義,這是對於佛法的一種強有力的信解和希求。這種意樂,只要對佛法有正信正行的人,都會有的,不過在加行位上有分別心相應,不能叫清淨;入地以後,與無分別心相應,才叫做清淨。

彼因果修差別在第五說:雖修得出世果位的「清淨意樂所攝六波羅蜜多」,但「十地中」菩薩所修的六波羅蜜多「分分差別」,所以需要在十地中「經三無數大劫」去「勤」勇「修習」,以求獲得波羅蜜多的究竟圓滿。

三增上學次第在六、七、八說:諸菩薩在彼因果差別修中,對於增上戒學、心學、慧學這「三菩薩所學」,也「應」勤勇修習「令」其「圓滿」,所以排列在這裡。

斷智二果次第說在九、十:因中勤勇修習六波羅蜜多及三增上學,修到究竟「圓滿」的時候,永斷一切諸障,便得到斷「果」的無住「涅槃」;三種佛身顯現,便證「無上正等菩提」的智果。這是最究竟圓滿的果位了,所以在最後說。

以上次第所說的十種殊勝,看起來雖很簡單,但「一切大乘皆得究竟」攝盡無餘。因為從初發心到究竟佛果所需要的,在這十大義中已統括無餘了。縱使別的經論中還說一些別的,但那都不過是這十大主幹中的支分,或者是這十義的資糧,方便,附帶條件。一切大乘佛法都包括在這裡面,所以也就不增不減整整的說這十義,稱之為攝大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