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解脫,應該在一切法之中證得,而不是完全的返回真我

討論區:
姓名或匿稱: 
寂靜

真我,超出一切法,是生起一切法的根源。因爲真我創造了一切法,所以一切法都不是真我,故名非我,或名諸法無我。

我聽到一些修行理解,這些理解,覺得應該完全的回到真我,五蘊滅除,才是真的解脫。

以我來看,如果真的完全滅除五蘊。五蘊中涵蓋了思想、感知。如果回歸到,什么都還沒有創造,一片空無,并且連空無也沒有的境界。那我覺得是沒有意義的。而且這種思想,很像很多禪宗語錄所說的頑空。

佛陀在世時,就已經証得了完全的苦儘。這表示,苦儘的境界,在一切法之中,就可以証得。(關於身體痛覺,沒必要關注。因爲有少數人天生沒有痛覺。理性推斷,痛覺應該可以通過物理技術手段完全去除,和修行無關)

我個人修行之中,理解到苦樂是一體兩面的。如果我們錯誤使用創造力,去創造樂,同時也會創造出苦。

如果能深入的理解創造力,也就是真我、非我、非我所。就能精準的停下錯誤創造,就能體會到,苦的持續下降。當苦感消失,苦樂會一起消失,相當於沒有了反面。在苦樂這個側面上,相當於顯露出真我本來的特質。可以説是部分的回歸了真我。但如若完全的回歸真我,大家連思想感知都沒有,那我覺得是沒有意義的。

 

以我來看,如果真的完全滅除五蘊。五蘊中涵蓋了思想、感知。如果回歸到,什么都還沒有創造,一片空無,并且連空無也沒有的境界。那我覺得是沒有意義

《雜阿含經 17》
色者非汝所應。宜速斷除。如是受想行識 非汝所應。宜速斷除斷除已 以義饒益。長夜安樂。 

佛經清楚說, 必須滅色受想行識 才能長夜安樂(入涅槃)

其實, 滅五陰後 仍有思惟能力,稱為「無漏思惟」
從五陰所發起的思想, 則是屬於「有漏思惟」;即所謂的:無明妄想 

 

五蘊,其中想蘊,就是涵蓋思想。以字面理解,世尊解脫前後的思想,都是屬於想蘊,只是解脫后沒有了苦。 你引用的經文,五蘊的原文,有可能是五取蘊。或許是翻譯、文字抄寫的問題,有了歧義。 五取蘊,是有問題,有欲望,有附著的五蘊。 五蘊,沒有特指有沒有問題。

寂靜 - 二, 2023-10-03 20:14

五蘊,其中想蘊,就是涵蓋思想。以字面理解,世尊解脫前後的思想,都是屬於想蘊,只是解脫后沒有了苦。 你引用的經文,五蘊的原文,有可能是五取蘊。或許是翻譯、文字抄寫的問題,有了歧義。 五取蘊,是有問題,有欲望,有附著的五蘊。 五蘊,沒有特指有沒有問題。

標紅字部份 是沒有佛經根據的言論;而是你自己的臆測
真正佛經說的 是,佛陀已滅想蘊

《雜阿含經 1086》我已離彼欲  心意識亦滅

《雜阿含經 1187》 
爾時世尊說偈答言...
於彼及色  滅盡令無餘
諸識永滅者  於彼斷縈髻

名色的「」含蓋.想.思.觸.思惟其中的[想.思]就是想蘊

《大寶積經》 若有受.想.思.觸.思惟。是名「名」。
《相應部 12相應 2經》受、想、思、觸、作意、以此謂之「

以上清楚證明佛陀想蘊已滅。五陰已滅
佛陀已滅心意識, 已滅名色」。已經斷除由五陰發起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