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本中心即日起增闢二項平台:厚觀法師(一)法音宣流、(二)佛典故事,歡迎法友們點閱聆聽,增長見聞。

more

本中心網站現階段提供七項佛法討論平台新註冊者請閱討論規則):
(一)法音宣流(《大智度論》要義):《大智度論》相傳為龍樹菩薩所作,此論被譽為「佛教百科全書」,在文獻上、修行實踐上,皆具有很高的參考價值。厚觀法師曾對一百卷的《大智度論》有完整的解說,由於數量龐大,故從中擷取部分重要的法義剪輯成「《大智度論》要義」,方便大家理解《大智度論》的大要,若欲知詳細內容,還請參閱:https://video.lwdh.org.tw/html/dzdl/dzdl00.html
(二)佛典故事:《大智度論》除了廣釋《般若波羅蜜經》之外,還藉助許多生動的故事、巧妙的譬喻解說深奧的教理。此「佛典故事」的內容,即是從厚觀法師講解《大智度論》的影片中擷取而成,與大家分享。
(三)印順導師著作答客問:法友若提出導師著作相關疑難問題,版主將會盡速回應,但僅限來客一問,版主一答(欲續問者可另再立新問題)。
(四)法海涓滴:提供網友「廣學多聞、受用法味」之園地。歡迎法友們分享心得或回應討論。
(五)聞思隨筆:介紹印順導師著作的特色,分享版主的「投稿文章、聞思心得及演講講綱或講義」,歡迎網友回應討論。
(六)舉辦佛法網路讀書會
(七)佛法討論區,歡迎法友分享佛法的體會與討論。

「福先於慧」

「福先於慧」
佛法說「福慧雙修」,然當兩者難以並重兼顧時,有時修福當先於修慧。若以「身心」具象理解福慧關係,關乎福報的大致可說關乎身體,如福報大的人身體健康、相貌莊嚴、經濟狀況不虞匱乏足以供應色身需求等,屬於外在條件的滿足;至於智慧是心靈上的內在成就,屬於觀念和思想層次,看不見摸不著、抽象而深刻,佛法之「身苦心不苦」即在於智慧的有無。

「共相之爭」與「空有之爭」

「共相之爭」與「空有之爭」
印順法師以龍樹中觀學派為「性空唯名論」,中世紀唯名論(nominalism)與唯實論(realism)的爭辯是哲學史上的重大問題(「共相之爭」),東西方唯名論之異同似乎可作一對比。

「宗教療癒」

「宗教療癒」是慈濟大學宗教所主要發展特色之一,過往台灣學界有以「哲學諮商」為辦學特色(如輔仁大學),慈大宗教所則以「宗教療癒」為著眼方向,強調宗教信仰、宗教知識之於人生的應用。

導師著作集之手機app無法進入

姓名或匿稱: 
潘東生

勞煩推廣中心檢修網址,已經超過一週無法在手機上閱覽導師著作,感恩!

四无色定/四空定

姓名或匿稱: 
unchained
大德吉祥!
末学在学习法相唯识,想咨询一下,印顺法师著作有没有对于各大经论中的四禅八定,特别是 四无色定/四空定 有没有做过详细的梳理?
感恩合十!

「公民佛學」

「公民佛學」之可能
民主政治是現代人普遍共識,民主是政治體制的一種,而佛教對民主政治的看法可謂是「不即不離」。

立宗與跨宗

立宗與跨宗
近三十年來台灣不少佛教團體蓬勃發展,組織之廣、規模之大紛紛「開宗立派」,如星雲大師為「佛光宗」開山宗長,聖嚴長老立下「中華禪法鼓宗」,而證嚴上人以「靜思法脈」、「慈濟宗門」作定位。

「更無第五緣」?!

「更無第五緣」?!
《中論.觀因緣品第一》云:「因緣次第緣,緣緣增上緣,四緣生諸法,更無第五緣。」這裡龍樹菩薩雖接受阿毗達摩傳統固有的「四緣說」主張,如《雜阿毘曇心論》:「一切法性,緣力境界,力攝受生,性羸劣故,一切緣皆四緣」,但龍樹仍依空義論破「四緣」皆不可得──「般若波羅蜜中,四緣皆不可得」。

死後世界之美好

死後世界之美好
人生在世終將一死,如何死得其所、死得輕安自在,每個人都無比的期待。而宗教信仰的功能之一,在於告訴人死亡不是結束卻是另一人生旅程的開始,讓人不再對死亡感到害怕,反而產生好感與嚮往,依著未來死後世界的想望免除了今世的苦難。

「空」作為一種方法

「空」作為一種方法
中觀學承繼阿含的緣起與般若的性空,在空義的發揮上深刻而通透,再再顯示「破而不立」的精神。

Pages

Subscribe to 印順文教基金會推廣教育中心 R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