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受持的三藏經典,如何分辨是「佛說」?

姓名或匿稱: 
大乘法行人

佛教徒彼此的性格、看法、習性,特別是聞法熏習的背景都不盡相同,如導師所示的「眾生多異欲,異解,異忍」,我們初學者在閱讀三藏經典中,如何分辨何者才合於「佛說」的真義?
 

Comments

                                                                                                      釋厚觀(2017.05.28)

一、印順導師認為「在阿含中,集成的佛法,有些是不限於佛說的」,參見《原始佛教聖典之集成》,p.480

在阿含中,集成的佛法,是不限於佛說的。佛說的以外,諸大弟子所說,都集錄在內。又如《蜱肆經》、《瞿默目連經》等,佛涅槃以後弟子所說的,也都集在裏面。這還可說「佛涅槃未久」,而如《增壹阿含經》,那羅陀(Nārada)為文荼王(Muṇḍa)說法,是佛滅後四五十年的事了。此外,如《相應部》〈有偈品〉中諸天所說的,也集錄起來。時間上,從佛世到佛涅槃以後。說法者,從佛到諸大弟子、諸天。「阿含」所集錄的佛法,是以佛為本的;將流傳於僧伽內部,社會民間的佛法,一起集為「阿含」,所以《成實論》卷一(大正三二‧二四三下)說:

    「是法根本,皆從佛出。是諸聲聞及天神等,皆傳佛語。如比尼中說:佛法名佛所說,弟子所說,變化(人)所說,諸天所說。取要言之,一切世間所有善語,皆是佛說」。

    《成實論》文,是依「律藏」及《增支部》而作此解說的。這是原始結集以來的「教法」真相,也正是集經為「阿含」的指導方針。當「九分教」組成時,雖不一定有稱為「阿含」的部類,而傳誦的經法,確已不少。組為九分,而標揭為「如來所說」,是當時經師們推重經法的表示。後來集成的經(律部也受此影響),「佛說」與「佛法」不分,顯然是受了「佛說九分教」(或「十二分教」)的影響。離佛的時代遠了,崇仰佛陀的信念,也逐漸加強;「佛法」也嬗變為「佛說」了。

 

二、經論內容不同,何者才是佛親口所說的?

(一)舉聽聞七覺支而病癒為例:

漢譯《增壹阿含經》中提到均頭比丘身患重病,佛陀去看他。佛「」陀問均頭比丘說:「你知不知道七覺支,能不能對我說一說?」均頭比丘回答:「知道。」佛說:「你說給我聽。」結果他一說完七覺支之後,均頭的病就好了!

南傳《相應部》也有類似的內容,一樣提到世尊、均頭比丘、七覺支,但不是說均頭比丘生病,而是說佛陀身患重病。均頭去看望佛陀,佛陀問他:「你會不會七覺支?」均頭回答:「會。」佛陀說:「你說看看。」結果均頭比丘說完七覺支之後,佛陀的病就好了。

同樣是「聽聞七覺支而病癒」的事緣,漢譯的《增壹阿含經》是說均頭生病,南傳《相應部》卻說是佛陀生病,到底哪一個版本合乎事實呢?

A)《增壹阿含經》卷33〈等法品39(CBETA, T02, no. 125, p. 731, a5-b13)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當於爾時,尊者均頭身抱重患,臥在床褥,不能自起居。是時,均頭便念:「如來世尊今日不見垂愍,又遭重患,命在不久,醫藥不接。又聞世尊言:『一人不度,吾終不捨。』然今獨見遺棄,將何苦哉!」

爾時,世尊以天耳聞均頭比丘作是稱怨。是時,世尊告諸比丘:「汝等皆集至均頭比丘所,問其所疾。」

諸比丘對曰:「如是。世尊!」

世尊將眾多比丘漸漸至均頭比丘房。是時,均頭遙見如來來,即自投地。爾時,世尊告均頭曰:「汝今抱患極為篤重,不須下床,吾自有坐。」

爾時,世尊告均頭曰:「汝所患為增為損,不增損乎?有能堪任受吾教也?」

是時,均頭比丘白佛言:「弟子今日所患極篤,但有增無損也。所服藥草,靡不周遍。」

世尊問曰:「視瞻病者竟為是誰?」

均頭白言:「諸梵行來見瞻視。」

爾時,世尊告均頭曰:「汝今堪與吾說七覺意乎?」

均頭是時,三自稱說七覺意名:「我今堪任於如來前說七覺意法。」

世尊告曰:「若能堪任向如來說,今便說之。」

是時,均頭白佛言:「七覺意者,何等為七?所謂念覺意,如來之所說,法覺意、精進覺意、喜覺意、猗覺意、定覺意、護覺意。是謂,世尊!有此七覺意者,正謂此耳。」

爾時,尊者均頭說此語已,所有疾患,皆悉除愈,無有眾惱。是時,均頭白世尊言:「藥中之盛,所謂此七覺意之法是也。欲言藥中之盛者,不過此七覺意,今思惟此七覺意,所有眾病皆悉除愈。」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汝等受持此七覺意法,善念諷誦,勿有狐疑於佛、法、眾者,彼眾生類所有疾患皆悉除愈。所以然者,此七覺意甚難曉了,一切諸法皆悉了知,照明一切諸法,亦如良藥療治一切眾病,猶如甘露食無厭足。若不得此七覺意者,眾生之類流轉生死。諸比丘!當求方便,修七覺意。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B)《相應部經典》卷46〔一六〕第六 病(三)(CBETA, N17, no. 6, p. 237, a13-p. 238, a11 // PTS. S. 5. 81)

爾時,世尊住王舍城之竹林迦蘭陀迦園。

其時,世尊為患重疾病而困苦。

時,具壽摩訶均頭詣世尊住處。詣已,禮敬世尊後,坐於一面。

坐於一面之時,世尊言於具壽摩訶均頭曰:

「均頭!說於覺支。」

「大德!修習、多修世尊所正說之七覺支、則資助於證知、等覺、涅槃。以何為七耶?大德!修習、多修習世尊所正說之念覺支者,則資助於證知、等覺、涅槃……〔擇法覺支……精進覺支……喜覺支……輕安覺支……定覺支〕……大德!修習、多修世尊所正說之捨覺支者,則資助於證知、等覺、涅槃。大德!修習、多修世尊所正說之此七覺支、則資助於證知、等覺、涅槃。」

「均頭!實覺支哉!均頭!實覺支哉!」

具壽摩訶均頭之如是說,師作認許。世尊病癒,如是世尊之病斷

 

(二)以比丘戒條文為例

比丘戒、比丘尼戒在佛教界都認為是佛陀所制訂,但現存律典中,有關「比丘戒」的條文卻不相同。大眾部的《摩訶僧祇律》說是218條,南傳《銅鍱律》是227條,法藏部的《四分律》是250條,化地部的《五分律》是251條,說一切有部所傳的《十誦律》說是257條。

同樣是佛制訂的比丘戒,為何各部派所傳的戒條卻不同呢?如何判定哪一種才是佛親口所說?

 

三、印順導師依據古代經論傳承,檢別是否「佛說」的準繩,參見《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pp.1323-1324

要討論「是佛說」與「非佛說」,應該理解佛教經典的特性。釋尊說法,當時並沒有記錄。存留於弟子內心的,只是佛說的影象教。領受佛說,憶持在心,依法修行,而再以語言表示出來,展轉傳誦:這是通過了弟子們內心的領解,所以多少會有些出入。

佛滅後的「原始結集」,是少數長老的結集,經當時少數人的審定而成立,這是通過結集者的共同意解而認可的。如不得大眾的認可,如阿難傳佛「小小戒可捨」的遺命,雖是佛說,也會被否決,反而立「訶毀小小戒」的學處(如《銅鍱律》《小品》(南傳四‧四三二)。又《大分別》(南傳二‧二二六──二二七)。

原始結集的「法」,是「蘊相應」、「界相應」、「處相應」、「因緣相應」、「諦相應」、「道品相應」,所以稱為「相應修多羅」。不久,又集出「如來記說」、「弟子記說」、「諸天記說」。以上一切,大體與《雜阿含經》相當。到佛滅百年,傳出的經典更多,在固有的「相應」以外,又集成「中」、「長」、「增一」,這四部是一切部派所公認的。

當時,各方面傳出的經典極多,或說是從「佛」聽來的,或說從「和合眾僧多聞耆舊」處聽來的,或說從「眾多比丘」聽來的,或說從「一比丘」聽來的。對傳來的種種教說,到底是否佛說,以什麼為取捨的標準?赤銅鍱部說:「依經,依律」。法藏部說:「依經、依律、依法」。這就是「佛語具三相」:一、修多羅相應,二、不越毘尼,三、不違法性。修多羅相應與不越毘尼,是與原始集出的經律相順的;不違法性,重於義理(論證的,體悟的),也就是「不違法相[性],是即佛說」。這一勘辨「佛說」的標準,與非宗教的世俗的史實考辨不同,這是以佛弟子受持悟入的「佛法」為準繩,經多數人的共同審核而決定的。

 

 

聞思隨筆版主:常不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