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含本義

討論區:
姓名或匿稱: 
羽生

南北傳阿含經,是最為接近佛說的文字。

阿含本有「輾轉傳來」的意思,從佛滅第一年夏王舍城結集,佛弟子的言傳身教,錄為文本,到今天我們讀到的南傳與北傳阿含經文,近兩千五百年。其中曲折,不易完全知曉。然我認定,現存的南北阿含文字已經不能夠準確的表述佛說,其中有缺漏、增補、過分的編排與錯誤。若完全的固守經文來理解佛陀所說,那會是歧途。

然凡人心如此,聖者心如是,佛陀所說古仙人道猶在其中。我們可以從阿含之文字中,依於個己身心,探求那古仙人道。

阿含,是一張殘缺的地圖,凡人可依此圖,探究身心,達于那道路的終點,得以成就。

在接觸阿含之前,可以預讀些文本:

l   臺灣莊春江先生《印度佛教思想史要略》

l   臺灣印順導師《原始佛教聖典之集成》

l   宇井伯濤《關於阿含經成立之考察》

l   水野弘元《部派佛教與雜阿含》

南北傳阿含經文,我一直學習莊春江先生的譯文

http://agama.buddhason.org/SN/index.htm

我得古仙人道,古仙人逕,古仙人道跡;古仙人從此跡去,我今隨去。

 

感受

我們需要從感受開始來理解佛陀的本意。

樂與苦,是我們體驗到的感受。感受有兩類,一是我們體驗到的身體的感受,二是非身體因素的快樂與痛苦的情緒。身體的感受,有泡澡時身體放鬆的舒服感覺,也有生病時頭疼的感覺,這些感受與身體相關,但始終是心來體驗的,可以說,心體驗這身體的舒服或者不舒服感覺。心,還體驗著,快樂與痛苦的情緒。即便身體是健康的,我們的心,還是會體驗著快樂或者痛苦,這是心所體驗的非身體因素的快樂或痛苦,下文中的感受多指此種心的感受。

快樂,自然是我所熱衷與嚮往的,那痛苦是我不願意體驗的。然而,那苦的感受,是難以完全的規避。常快樂者,也不免陷於痛苦。苦的感受,如同內心不能止息的湧動的風沙。我們不希望經歷,苦的侵襲,不希望陷入苦的情緒中,卻又難以做到。在世間,人終不免於苦。

那麼,如何不再有苦,不論是身體的痛苦還是心的痛苦的情緒?這個問題的提出,是佛陀修行的開始。

先擱置身苦在一邊,我們先研究痛苦的情緒,即心的苦受。

我們所體驗的心的苦受,都有起初的激發點,惡意。惡意激發苦受,如憤怒激起,翻騰不平的感覺。在你懷有憤怒的惡意之後,你將會體驗那惡意激起的壞的感受。惡意,有憤怒,嫉妒,疑惑,恐懼,等等。不同的惡意,激起不同的壞情緒。憤怒激起憤怒之苦,恐懼激起恐懼之苦,疑惑激起疑惑之苦,你必定曾經體驗過,應自己分別。

在這裡,我用「激起」來描述惡意對於感受的發起。如你在平靜的水面投下一顆石子,會激起波紋向遠處散去。當你懷有憤怒的惡意,或許你很快就體驗苦受,這苦受在當時平息,又可以在未來繼續襲來。這未來可以是當生的未來,也可以是跨越死生的後世的未來。

於是,你可以發現,即便你沒有擔憂,沒有其他惡意時,你也會被忽如其來的憂苦所侵襲,你正在體驗歷史擔憂帶來的痛苦。這歷史惡意,可以是你在今生曾經的惡意,也可以是你在前世生活中曾經的惡意。

當生當前惡意激發的那個苦受,可以延續到輪回的未來,被你體驗,直到完全地被你體驗。如同那投入平靜湖水的石子激起的波紋,在足夠遠處衰減至平靜。在此後的未來,你不再被那個苦受所侵襲。

如此,你此時體驗的苦受,或者是此生先前惡意激發的苦受,或者是過往輪回生活中惡意激發延續到當前的苦受。

①從這裡,引發一個方向,既然我們的目標是根絕壞的感受,不再有苦受,或許我們可以這樣做到:隔離過往惡意延續而來的苦受,且不能有惡意激發當前的苦受。過去惡意已經發生,我們不能更改,但我們可以建立一種隔離與阻斷,避免被過去惡意激發的苦受侵襲;現在與未來我們不再有惡意,不去憤怒,嫉妒,沒有惡意就不激發新的苦受。若能做到這兩點,我們將不被苦受擾動。

心的苦受之外,我們還體驗快樂,非身體因素的快樂,或者說快樂的情緒,即樂受。類比于苦受,樂受是因善意而激發的快樂的感受。善意,是同情,喜愛,自信等意圖。心懷善意,激發好的情緒,同樣可以延續到未來。所以你可以因為剛才懷有善意而有的此時的好情緒,也可以有,起源于前生歷史時間的善意而激發此時的快樂感受。

如此,心懷善意者感受快樂,心懷惡意者體驗痛苦。

那麼于世人,能否有這樣一個未來,我們完全沒有惡意,只存在善意,完全地不感受苦受,只感受快樂?

在輪回中,沒有這樣的未來。世人體驗著苦與樂,體驗樂者不能免於苦,當你在體驗快樂時候你不能隔離苦,終究會陷入苦中。希望以極致飽滿的快樂填充自己的生活,而免於苦,這不會成為現實。快樂終究是暫時的。如我們希望完全根絕苦,我們需要做到的是,完全的根絕感受,根絕苦與樂的感受,而不能只是根絕苦受。

聯繫前文對於根絕苦受的方向①論述,我們需要做到的是,建立一種隔離與阻斷,避免體驗過去善意與惡意激發的感受;且我們不再有善意與惡意。我們的心去實現這樣一個狀態:免於感受,不再有意圖,如此是修行者的正確方向。

不放逸

在世間輪回的人們,心有兩種狀態,放逸與不放逸。經由對自己的反思,你可以認知到,你的所有時間在於放逸或不放逸中。

放逸的心是渙散的,迷亂的,不放逸的心是集中的,專注的。你可以反思你自己,現在的心是渙散、迷亂,動盪,還是集中、專注,平靜。

這裡確實觸及到佛法修學的一個難題。對於某些要素,如我們現在討論的放逸或者不放逸,懂得且講授這些概念的師者,其實很難保證,聽講的修學者能夠準確把握。內心的放逸或不放逸,這內在的狀態,畢竟不能用實物模型展示出來。然放逸或者不放逸並非神秘經驗,乃是世間人等皆有之內在心的形態。你在認真的,用心的聽課,欣賞音樂,或是運動時候,當時已經是不放逸的平靜狀態。修學者務必自我體會。

憤怒的時刻,心是渙散的,體驗過往憤怒帶來的苦受時,心也是渙散的。喜愛的時候,心是渙散的,體驗過往喜愛帶來的快樂時,心也是渙散的。當你的心出於放逸時,你的心會在快樂與痛苦中反復,一時體驗樂受,一時體驗苦受,也有沒有感受的時候。只有放逸時,你會發生善意或者惡意。於是,善意與惡意,快樂與痛苦在不放逸處交匯。

需要指出的是,不放逸時會體驗身體的感覺。完整的講說便是,心在放逸時,你會在身體或者非身體因素的快樂與痛苦中反復,在惡意或善意中反復,或者沒有好與壞的體驗,沒有善意與惡意。

在放逸時,快樂與痛苦是對等的,你無法只選擇快樂。以放逸之心體驗快樂時,或許下一刻就承受痛苦。放逸時,此刻你懷有喜愛之善意而體驗快樂,或許下一刻,你便心懷憤怒之惡意而激起痛苦。于追求苦盡的修行者,我們無法以放逸時獨享快樂作為修行的終點。

放逸的心,沉溺在善與惡,快樂與痛苦的潮流中,不得停歇。

讓我們關注心不放逸。

心不放逸時,心是集中的,專注的。或許你可以這樣瞭解不放逸,你可以回想起,在教室認真聽講,在茶舍專注喝茶,觀察著穿過烏雲的圓月,或者你用心地讀這篇文字,那時的你是集中的,專注的,那時的你已是不放逸。

你可以基於對「聚精會神」的體會來理解不放逸,集中此心便是不放逸。

不放逸,不是神秘境界,是世間你我常有的心的狀態,並非難得。佛說的修學是樸素而有效的,你應知曉。進一步的說,不放逸,便是佛說「止觀」中的「止」。這一點,或以後展開來說。

我們可以回想起我們曾經的不放逸,我們確實在現在就可以達到不放逸,心集中,聚精會神,得到平靜。

心不放逸,你不再體驗非身體因素的感受,心的感受,即前文所說因善意與惡意激發的感受。在你心不放逸時,你不再體驗憤怒與擔憂激發的苦受,也不再體驗歡喜激發的樂受。

然而,心不放逸時,你還會體驗身體因素的感受,如身體的愉悅與病痛。

於此,心不放逸時你可以體驗到身苦,不會體驗到心苦,或者說心不放逸時離於心苦。

集中精神,專注,你已經是不放逸,這並非難事,這是你常有的狀態,只是你不知曉這就是心不放逸。

心不放逸的你,超越心的感受,不為心的感受侵襲,得以平靜。

心不放逸,你不再發生善意與惡意,你沒有意圖。不放逸的你,不會心懷惡意與善意,你是那樣平靜的生活著。

歡喜與憎惡是衝動的,迷亂的。你在不放逸時,離于善意與惡意,這不等同於無事可做地枯坐在那裡,人可以沒有意圖的行動,清醒的有所作為。沒有善意,也不是說人是麻木的,人沒有善意,仍然可以幫助他人,只是內心沒有善意的在幫助他人。你需要完全的認知不放逸。

在並不難得的不放逸時,我們隔離於心的感受,不再發生惡意與善意。我並不貶低善意與快樂,但是就人的內心而言,善惡,苦樂在放逸時是對等的。如果我們期望超越苦與惡意,我們無法在放逸時實現,我們只有在不放逸時,超越心的苦樂與善惡,一併超越苦樂,才有對苦受的完全超越。

我們應集中心,不要放逸,這是對苦受的超越。當你在體驗苦受時候,集中心,不放逸,你得以離於苦受,得以平靜。當你已經專注時,那就保持專注,保持心不放逸。當你從專注中鬆懈落到渙散時,儘快的回到專注中去。這是心的平衡,是心的修行。

不放逸時的你,已然平靜,這並不難得,你在往日曾經獲得。我們在不放逸中獲得平靜,雖然這不是修行的終點。

在這世間,我們依於不放逸得以離於苦受,但卻難以始終離於苦受,心易重新陷入迷亂之中,盲目地發生惡意,苦受纏身。我們在這世間,依著這身體,心難以始終保持平衡,心不能夠始終在不放逸中,心會失去專注,這是世間的現實。不放逸,是我們在世間獲得平靜的暫時住處。

世人不僅有這一世,從不能窮盡的起初開始,我們身處輪回,一世又一世,這一世之後,未能解脫的世人還有未來的世間輪回。於是,世人不僅面對著此生的痛苦,在未來的生活中,亦不能免於痛苦之纏繞。若輪回不止,未來苦受亦是不能終止。如此,暫時的不放逸獲得暫時的安定,這不是修行的終點,暫時的平靜,只是暫時的解脫。我們需要繼續前行,但此時的心不放逸,此時的專注是你在修行途中的落腳點。在世間,我們努力保持不放逸來對抗惡意與痛苦。

輪回

那麼,在輪回之世間生活的我們,能否基於學習與修行而實現,在這世間永遠的保持心不放逸,永離於心的苦受呢?

答案是無法實現。

有身,在世間輪回的我們,不能夠永在不放逸中,我們無法始終保持專注,總會重新陷入放逸,為感受所纏繞,發生惡意或善意。原因在於,我在這輪回之中,始終的不能離開這身體。這身體在過去消亡,此生又再生;這身體在此生消亡,未來又再生。這身體如同平衡的破壞器,讓我不能始終生活在平靜中。無法離開這身體的我心,在輪回生活中依於不放逸,得到暫時平靜,卻不能夠永不放逸,無法永離於心的苦受。

如同拋向空中的皮球終將落地,世人不能夠始終保持在不放逸,有身之人不能夠始終平靜。

依於此身之我,不能免於渙散與迷亂,不能免於感受擾動,不能免於善與惡。有身之人,心不離苦。

有身之我,始終不能夠完全的解脫。

只有超越身體,在超越有身的輪回之後,在未來,我才能得以實現永遠的不放逸,永遠的離於苦受。

在此處先描述輪回的形式。

輪回是這樣的。我心是一,此身是一。無始以來,我取著此身。在一世中,此身再生、生長而消亡,我心攀援此身,我有著這一世的生活,此身消亡,這一世的生活終結。此身在此世消亡,又在下一世再生,我心依然攀援此身,有著下一世的生活。如此,有身之我,生而有死,死而再生,在無窮的世間生活,這便是輪回。

超越輪回是這樣的。在此生,有身之我於此生活,此身終有消亡,此身在此生消亡後不再生,不在下一世生起,我心得以解脫,我得以解脫。在未來,沒有身體的我,只在不放逸,沒有放逸,永遠的離於心的感受與身體的感受,不再有善意與惡意,那是完全的不放逸,是永遠的平靜。

在這篇文字裡,心就是我,我就是心。非常確認的是,佛陀說法與否定「我」無關。就這一點,或許我會在後面詳細解說。

對於成就者的未來,我知道的不多,只是知道那未來是永遠的平靜,在世間無法達到的永遠平靜。

這意味著,不能在輪回中成就苦盡的修行者,可以在超越輪回之後獲得永恆的平靜,那便是苦的終結。

有輪回,不離於苦。

於是,我們有了一條達於苦的終極道路:終結輪回。

我們並不能停留在輪回的世間中得到苦的終結,我們能夠做的是,超越世間的無休止反復,在超越輪回之後的未來得到苦的終結。

那麼,如何超越輪回,身不再生?

認知

讓我們在不放逸中,繼續思考,認真的用心的思考。

此身再生,有苦生。

輪回起伏,此身一世消散,再生於下一世,此身的再生有其緣由:我心取著於此身,而有色身的再生。

取著,是系縛,束縛,纏繞,攀援,是凡人的內在行為。我心取著著我的色身,是如同手握著某物的動作。取著,是我的行為,是我心,實體意義的,對身體的系縛動作。我,取著著我的身體,這便是世人的現實。

世人皆有取著,心取著此身。那色身在這一世消亡,只要在此世色身消亡之時,我還在取著我身,那色身就會在下一世再生。

取著者,有輪回。

有取著,而有再生,這是再生的機制。

此前我已經認知到,有輪回,不能離於苦。現在我又認知到,我取著色身,有輪回。

終於,我認知到,有取著,有苦。

當我認知到,取著而有苦時,我知道了這取著的過患後,我就不再去取著色身。

我知道取著這色身的過患而不再去取著這色身,瞭解到一種行為的壞處就不再繼續此種行為,便是如此平常。

我不再取著這色身,這色身在此世消亡就不能再生,我不再輪回。在未來,我心躍出輪回,我的心會永在平靜之中,苦得以終結。

取著散,輪回止,苦盡。

有所認知,而有所不為,這便是慧解脫的實現。這是永遠的超越,解脫。

這裡的認知,是在此心不放逸時的思考到,洞察到,認識到,是認真的、專注的想到。

你應記得,在精神不集中時,思緒橫飛,那只有內心語句的意識,是六種觸/印象的一種。當你集中精神,聚精會神的時候,你發生平靜的、用心的、認真的思考到,洞察到與認知到。你真正的用心的認知到,這就是佛陀所說「觀」。世人,日常有「觀」,有認知到,這並非神奇的心靈體驗。

觀,是心不放逸時,心平靜時,心是「止」時的,內心認知到。

當心是平靜,我認知到:此心取著此色,不離於苦,有此認知時,我不再取著於色。

不過,在成就者的此生,此心雖已不再取著色身,但現實是此心還依於此身,此種現實會造成,即便是成就者,他在最後一世與常人無二地仍然可以陷入放逸中,他還是會在放逸時懷有惡意,體驗痛苦。但是,這已經是他的最後一生,對於成就者來說,沒有體驗的痛苦,比起曾經體驗的痛苦,好比是大海中一滴水,這餘下一生未曾體驗的痛苦是有限的,不論是身體與心的痛苦。於此,成就者可以被認為,他的苦已經得到終結。

成就者

不再取著身體的成就者,在無始以來的輪回之中,只有這餘下一生。在這餘下一生,並非一定沒有壞的感受。但在這餘下一生,成就者能夠經歷的感受,始終是有限的,比起輪回歷史所體驗到的感受,如七粒石子與喜馬拉雅的比較,少之又少,微不足道。

成就者在這餘下一生,依舊可以體驗好或壞的感受,可以是身體的感受,比如病痛,也可以是壞的行為帶來的壞的感受,比如憂慮帶來的憂慮之苦受。

成就者,不再有下一生。在未來,成就者永離於苦受。

成就者還要面對餘生苦受的問題,成就者還會有放逸,有迷亂,有惡行,且體驗惡行帶來的壞的感受。這些,都是在餘生,有限的時間裡的有限發生。

成就者,會去到不放逸,心得以平靜,這是成就者在當生的安住,這是防護與自製。在餘下的這一生中,他會努力保持不放逸,

在此生,在這最後一生,成就者,選擇自製與守護,走過輪回最後的路途。他在不平靜中平靜地行,如明月穿行於烏雲。

未體驗的感受與輪回的走向

此處說明輪回之走向機制。

上文講到,輪回因取著而有。輪回之世間,即世人在輪回中生活的世間大體分為三處:天界,人間,地獄。人間居其中,天界生活的世人會少些身體病痛,在地獄會多些身體病痛,大抵如此。或有更多層次輪回世間,不是我所關心的。

那麼,因取著而有的輪回,在此世消亡之時是如何選擇未來的世間呢?

我們回到感受。過往惡意激起苦受,在當生沒有被完全體驗,就存在未被體驗的部分,過往善意激起的樂受同樣如此。這過往不僅是當生的歷史,也包括輪回的前世歷史。

人之將死,(因過往善意而激發)沒有被體驗的好的感受,與,(因過往惡意而激發)沒有被體驗的壞的感受,相衡量,若前後兩者相當,此人留在人間;若前者超出後者較多,未被體驗樂受多者升入天界;若後者超出前者較多,未被體驗苦受多者淪落地獄。

這是輪回的天平法則,天平的兩端是,沒有被體驗的樂受與沒有被體驗的苦受。

成就者,不再被此法則束縛,因那成就者不再生了。

阿含本義

佛陀所有說法,始終圍繞著兩大問題來展開:

一、在未來如何實現苦的不再生

有身之我,在輪回之中,不能離苦。

心不放逸時,我認知到,我取著這色身,有苦的發生。當我認知到時,我不再取著這色身。於此,此生是最後的一生,未來色不再生,苦盡。這是未來的苦的根除。

心不放逸,平靜時的想到,認知到,觀察到,就是,觀。

二、在當生如何實現暫時的離於苦

在這最後一生,有身之我還要體驗這最後的有限的苦。當我心不放逸時,我可以得到暫時平靜,暫時離於心的痛苦與惡意。我會努力保持著平靜,雖然不能免于重新陷入痛苦,但這餘下的痛苦已是有限。

不放逸,專注,集中心,就是止。

平靜,高於,心的快樂。

這是當生的苦的隔離。

止與觀,都是世人曾經有過的經驗,只是世人不知那是止,世人沒有如佛陀那樣觀。

這便是佛陀曾經走過的道路。

 

羽生

深圳

12/10/2019 8:15:22 P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