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廣五蘊論

姓名或匿稱: 
三寶弟子

印順導師於廣五蘊論講記p127 有提到,「捨」是相應行法。 弟子曾於于凌波居士的解釋說「捨」是不相應行法。

1:應該怎麼去理解呢? 還有,不相應行法是不是只有24種? p132有講到修到四禪時「捨、念清淨」,不是有一個捨嗎?三禪裡面也有行捨,都有一個捨。

2:於三禪都有一個「捨」應該怎麼去理解呢?

回應

依書名(《大乘廣五蘊論講記》)可知,本書是釋解(安慧造)《大乘廣五蘊論》的。

關於「捨」之分類與定義,本是《論》中的界說,換言之,是「行蘊」中與心相應的「(行)捨心所」。

再者,此也是11種善心所之一,會伴隨餘善心心所生起。因而,三禪、四禪都有「」,即是能令心得平等性之義。詳參下列引文(《論》、《講記》)

《大乘廣五蘊論》卷1(CBETA, T31, no. 1613, p. 851, b22-28)

云何行蘊?謂:除受、想,諸餘心法,及心不相應行。云何餘心法?謂:與心相應諸行。觸、作意、思、欲、勝解……不放逸、、不害……睡眠、尋伺。……

《大乘廣五蘊論》卷1(CBETA, T31, no. 1613, p. 852, b15-21)

云何捨?謂依如是無貪、無瞋乃至精進,獲得心平等性心正直性心無功用性又復由此,離諸雜染法,安住清淨法。謂依無貪、無瞋、無癡,精進性故,或時遠離昏沈、掉舉諸過失故,初得心平等或時任運無勉勵故,次得心正直或時遠離諸雜染故,最後獲得心無功用。業如不放逸說。

印順法師,《大乘廣五蘊論講記》p.130

……佛法講「三昧」就是「等持」,平等持心,心保持一個很均衡平等的心態,不高不低。這是慢慢慢慢修行達到的,這就是心平等性……

修到一段時期,偶然出現這麼一個心理上不昏沈、不掉舉的境界,那個時候就叫做心平等性,有捨心了。

昏沈、掉舉在修行上都是過失,離開了昏沈、掉舉,最初得到心的一種平等性,就是「初得心平等」。

 

另外,根據于居士的解釋,「捨」仍屬「心相應行」,如《書》所述:

于凌波著,《大乘廣五蘊論講記》pp.77(台北,佛陀教育基金會,19993月印贈)

善心所,是六位心所的第三位,計有十一個,即信、慚、愧、無貪、無瞋、無癡、精進、輕安、不放逸、行捨、不害

于凌波著,《大乘廣五蘊論講記》pp.82

十、行捨心所:行者行為之行、修行之行,捨者捨棄,修行之人,捨棄貪瞋癡三法、及令心昏沈掉舉等障,令心平等正直,安於寂靜。……

此外,于居士書中提及有24「不相應行」,其實是《(大乘)百法名門論》中的分類,而在《大乘廣五蘊論》中之「不相應行」只有14,如《書》所言:

于凌波著,《大乘廣五蘊論講記》pp.82

……世親菩薩造《百法明門論》……五位百法,一者心王法八種,二者心所有法五十一種,三者色法十一種,四者心不相應行法二十四種,五者無為法六種。

于凌波著,《大乘廣五蘊論講記》pp.105-106

……在五位百法中……行蘊中……相應行是四十九位心所有法(以不攝受、想故),不相應行就是得等二十四法。……

不相應行法二十四種,廣論僅列出十四種,未列出之十種沒有解釋。……

如上述可知,「不相應行」的數量,是隨著不同論典而略有差別。

以上,提供參閱

 

導師著作答客問版主:利生無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