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雨集第二冊-第六章 念佛(及菩薩)三昧

第六章 念佛(及菩薩)三昧

第一節 通三乘的念佛觀

「六隨念」之一的念佛buddhânusmṛti,是「佛法」中重信的方便道。在「佛弟子對佛的永恒懷念」中,適應信眾崇敬的心理,特別發達起來。如念佛滅罪,念佛往生淨土,念佛不退菩提心;經典紛紛傳出,念佛功德不斷的強化。然念佛法門,不限於信,也不限於持名,本可以引向甚深智證的,這就是修念佛三昧buddhânusmṛti-samādhi。所以『觀佛三昧海經』說:「欲繫念者,欲思惟者,欲行禪者,欲得三昧正受者」(1),都要觀佛;念佛是繫念佛而得三昧[定]的修行。為了說明念佛三昧,先要說到:學佛法而解脫生死,或修菩薩道而成佛,都不離般若──慧Prajñā的證悟法性;沒有勝義觀慧的修證,是決不能成就的。修學位名般若,證果時名菩提bodhi,這是佛法的心要,但慧是不離禪定的。釋尊所開示的正定,主要是四禪。禪定與生理有關,是世間所共的,這是修行者所應該知道的!

初學者修定(依此而進觀勝義)的方便,釋尊初說不淨念aśubhâ-smṛti──不淨觀。出家眾首制淫欲,從對治制伏貪欲煩惱來說,不淨觀是最有力的方便。但世間是緣所起法,有相對性,如不能適當的應用,會引起副作用的,不淨觀也不例外。經、律一致的說到:釋尊讚歎不淨觀,比丘們依著修行,引起了嚴重的厭惡自身;結果,有六十位比丘,都自願的被殺而死。這樣,釋尊才為比丘們,別說安那般那念ānâpāna-smṛti──數息觀(2)。從一切依緣起來說,修息而不能恰如其分,當然不會厭身自殺,但也會有副作用的。不淨觀與數息觀,古稱入道的「二甘露門」;或加(四或六)界差別念dhātu-prabheda-smṛti──界分別觀,名為「三度門」。其實,由於眾生的根機不一,煩惱各有偏重,『雜阿含經』已說到四類:「有比丘,修不淨觀斷貪欲,修慈心斷瞋恚,修(身)無常想斷我慢,修安那般那念斷覺想[尋思]」(3)。『修行道地經』綜合為五種對治,如說:「行者情欲熾盛,為說人身不淨。……瞋怒而熾多者,為說慈心。……設多愚癡,當觀十二因緣。……設多想念[尋思],則為解說出入數息。……設多憍慢,為說此義……」(4)。為憍慢者所說的,就是界差別。『達摩多羅禪經』說「安(那)般(那),不淨,界,又附說(慈等)四無量心三昧等」。『修行道地經』所說的五種對治,也就是『瑜伽論』的五種淨行所緣(5)。鳩摩羅什Kumārajīva於西元五世紀初來華,傳出的『坐禪三昧經』卷上(大正一五‧二七一下)說:

「若多淫欲人,不淨法門治。若多瞋恚人,慈心法門治。若多愚癡人,思惟觀因緣法門治。若多思覺[尋思]人,念息法門治。若多等分人,念佛法門治」。

宋曇摩蜜多Dharmamitra,元嘉年(四二四,四四二卒)來華,傳出的『五門禪經要用法』,也列舉『坐禪三昧經』的五門,但說「若心沒者,教以念佛(6)。五門禪與『修行道地經』的差別,是以念佛代界分別,這已進入「大乘佛法」,而還沒有忘失「佛法」固有的方便。

不淨觀引起了副作用,釋尊別說數息觀,但不淨觀有對治貪欲的作用,仍為佛弟子所修習,只是別出方便,就是從不淨觀而轉入淨觀,如八解脫aṣṭau-vimokṣāḥ,八勝處aṣṭāv-abhibhv-āyatanāni,十遍處daśa-kṛtsnâyatanāni(7):【圖片

   八解脫    │    八勝處     │十遍處
 ─────────┼────────────┼────
         ┌┤  內有色想觀外色少  │
 內有色想觀外色─┤│            │
         └┤  內有色想觀外色多  │
          │            │
         ┌┤  內無色想觀外色少  │
 內無色想觀外色─┤│            │
         └┤  內無色想觀外色多  │

         ┌┤--------------------------------│地遍處
         ││            │水遍處
         ││            │火遍處
         ││            │風遍處
 淨解脫身作證──┤│  內無色想觀外色青──│青遍處
         ││  內無色想觀外色黃──│黃遍處
         ││  內無色想觀外色赤──│赤遍處
         └┤  內無色想觀外色白──│白遍處
 空無邊處─────┼────────────│空遍處
 識無邊處─────┼────────────│識遍處
 無所有處     │            │
 非想非非想處   │            │
 想受滅身作證   │            │

不淨觀與淨觀,都是以色法為所緣境的。八解脫的前二解脫,是不淨觀,第三淨解脫是淨觀。八勝處的前四勝處,與八解脫的前二解脫相當,是不淨觀;後四勝處──觀青、黃、赤、白,是淨觀。後二是無色處,是『阿含經』所說的(8)。不淨觀,主要是青瘀、膿爛等九想(或作十想),末後是骨鏁。從骸骨不淨而轉起淨觀,是從「白骨流光」而轉淨的,如『達摩多羅禪經』卷下(大正一五‧三一六中──下)說:

「於身起淨想,不淨觀對治。不求止貪欲,思惟習厭患,更有淨對治,不作厭患想;方便淨解脫,智者開慧眼。謂於不淨緣,白骨流光出。從是次第起:青色妙寶樹,黃、赤若鮮白,枝葉花亦然。上服珠瓔珞,種種微妙色。是則名修行,淨解方便相。於彼不淨身,種種莊嚴現……此則淨解脫,方便不淨觀」。

有的修不淨觀,不著意於離貪欲,只是厭患自身,這就是觀不淨而自殺的問題所在,所以修淨觀來對治。從白骨流光,觀器世間(青、黃、赤、白)與自身,清淨莊嚴,就是淨解脫。從不淨而轉起淨觀,名為(改)「易觀」,如『禪祕要法經』說:「不淨想成時,慎莫棄身[自殺],當教易觀。易觀法者,想諸(骨)節間白光流出,其明熾盛,猶如雪山。見此事已,前不淨聚,夜叉吸去」。「見此事時,心大驚怖,求易觀法。易觀法者,先觀佛像」(9)。『思惟要略法』也說:「若極厭惡其身,當進(修)白骨觀,亦可入初禪」(10)。從不淨觀而起淨觀的方便,是白骨流光,依正莊嚴;或觀佛像。這是「佛法」禪觀而漸向「大乘佛法」禪觀的重要關鍵。

禪定的五方便,本是「佛法」而流行於西北印度的禪法,「念佛」取代「界差別」而為五門的一門,可見「念佛」在這一地區的盛行,也可見「佛法」與「大乘佛法」的關涉。傳於中國的禪法,起初是大瑜伽師僧伽羅叉Saṃgharakṣa的禪集──『修行道地(瑜伽行地的古譯)經』(11)。西元四〇三──四五五年間,譯師們傳譯了好多部,如:【圖片

 『坐禪三昧經』    二卷  姚秦鳩摩羅什譯

 『禪法要解』     二卷  姚秦鳩摩羅什譯
 『思惟略要法』    一卷  姚秦鳩摩羅什譯
 『禪祕要法經』    三卷  姚秦鳩摩羅什譯?
 『達摩多羅禪經』   二卷  東晉佛陀跋陀羅譯
 『佛說觀佛三昧海經』 一〇卷 東晉佛陀跋陀羅譯
 『五門禪經要用法』  一卷  劉宋曇摩蜜多譯
 『治禪病祕要經』   二卷  劉宋沮渠京聲譯

這幾部,是部派「佛法」禪觀,而含有「大乘佛法」禪觀的成分;或是大乘禪觀而通於「佛法」:代表了西元二、三世紀來的西北印度的禪法。鳩摩羅什所譯的,一、『坐禪三昧經』,如僧叡『關中出禪經序』說:「初四十三偈,是鳩摩羅羅陀[童受]法師所造;後二十偈,是馬鳴菩薩之所造也;其中五門,是婆須蜜[世友]、僧伽羅叉[眾護]、漚波崛[近護]、僧伽斯那[眾軍]、勒[脅]比丘、馬鳴、(鳩摩羅)羅陀禪要之中,抄集之所出也。……菩薩習禪法中,後更依持世經,益十二因緣一卷。要解二卷,別時撰出」(12)。僧叡序的內容,正是『坐禪三昧經』,這是集各家的禪要,而附入「菩薩習禪法」。二、『禪法要解』:是說一切有部Sarvāstivādin的禪法;末後的「五神通」,依大乘法說。三、『思惟要略法』:先舉五門,特明菩薩求佛道的大乘觀法。四、『禪祕要法經』:內容為:「如來初為迦絺羅難陀說不淨門,為禪難提比丘說數息法,為阿祇達說四大觀」(13)。這還是不淨、數息、界──三度門,但內容繁重(風格與『觀佛三昧海經』相近)。數息觀前有「念佛三昧」,四大觀有點雜亂。所說的數息──「一數二隨,三數四隨」等,與羅什所傳的數息不合:這可能是曇摩蜜多失傳的『禪祕要』。佛陀跋陀羅Buddhabhadra是著名的禪師,所譯的一、『達摩多羅禪經』:題名不妥當,應作『修行方便禪經』(14),為說一切有部的禪法。本是(安般、不淨、界)偈頌集,在後附的長行中,觀緣起見佛,已通於大乘了。二、『觀佛三昧海經』:觀佛的相好,取『華嚴經』意。「觀像品第九」,「觀七佛品第十」,通於聲聞的念佛觀。曇摩蜜多所譯『五門禪經要用法』,傳為「大禪師佛陀蜜多撰」,佛陀蜜多Buddhamirta傳說是世親Vasubandhu的師長(15)。然這部禪經,性質是纂集所成的;佛陀蜜多撰的,可能指「觀佛」三十事,「慈心觀」二十事說的。沮渠京聲譯的『治禪病祕要經』,是對治禪病的方便。

在這幾部禪法中,念佛是以念佛色身為主的,如『觀佛三昧海經』說:「得此觀者,名佛現前三昧,亦名念佛三昧,亦名觀佛色身三昧」(16)。觀佛色身相好,可說是「大乘佛法」的特色。但在部派佛教中,大眾部Mahāsāṃghika說「佛身無漏」,有念佛色身的可能。『增一阿含經』卷二(大正二‧五五四上──中)說:

1.「比丘正身正意,結跏趺坐,繫念在前,無有他想,專精念佛:觀如來形,未曾離目;已不離目,便念如來功德」。

2.「如來體者,金剛所成;十力具足,四無所畏,在眾勇健」。

3.「如來顏貌,端正無雙,視之無厭。戒德成就,猶如金剛而不可毀,清淨無瑕,亦如琉璃;如來三昧……;如來慧身……;如來身者解脫成就……;如來身者度知見城,……有解脫者、無解脫者,皆具知之」。

『增一阿含經』,屬於大眾部的末派所傳(17)。經中所說的念佛:1.是總說佛身與功德;2.是金剛身與十力、四無所畏;3.是佛相端嚴與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功德法身。這樣的念佛,比起「大乘佛法」的念佛色身,還相當的古樸。也就因此,禪法中的念佛,也還有通於聲聞的意義。如『達摩多羅禪經』,觀緣而入正受[等至],見佛光明普照的境界,有聲聞境界、辟支佛境界、菩薩境界、諸佛境界的淺深不同(18)。『五門禪經要用法』,一心念佛,從額上出現佛像,去而復還的遠與近;見諸佛從心而出,出而還入的不同,分別是聲聞人,是辟支佛人或大乘人(19)。當然,禪法中的念佛色身三昧,是「大乘佛法」的。

各部禪經所說的念佛三昧,多少有些不同,這是廣略不一,修行(瑜伽)者的修驗與傳承不一,然從修行的次第來說,仍有一致性。鳩摩羅什的『思惟要略法』,分為「觀佛三昧法」(這實是總名),「生身觀法」,「法身觀法」,「十方諸佛觀法」。『坐禪三昧經』中,「治等分」的念佛法門,雖廣略不同,而內容與次第是一致的(20)。『五門禪經要用法』,將『思惟要略法』的這一部分,全部纂集進去(21)。依此來觀察,『禪祕要法經』的「念佛三昧」,『觀佛三昧海經』所說,也不外乎這一次第。念佛三昧的修習次第,依『思惟要略法』,先觀佛像。佛涅槃以後,不見佛的色身,經上雖說佛有三十二相,但不容易憶念到明明了了的見佛形相。自繪畫的,木、石等造的佛像流行,有佛的具體形相,可以憶念思惟,念佛觀就盛行起來。所以修念佛法門,要先觀「(佛)像」:「先從肉髻,眉間白毫,下至於足;從足復至肉髻」──三十二相(及八十種好)。如印象明了,然後一心觀佛,「閉目思惟,繫心在像」。觀像而心得安住,能開目閉目,「坐臥行步,常得見佛」。進一步觀「生身」:「當因於像,以念生身」。念佛在菩提樹下成佛,鹿野苑Mṛgadāva轉法輪等,「隨用一處,繫念在緣」。這與觀像不同,生身觀是觀釋尊在世的具體活動,所以『坐禪三昧經』作:「初生……;出家;勤苦行;菩提樹下,……成等正覺……;觀視道樹;初轉法輪」。再進而念「法身」:「已於空中見佛生身,當因生身觀內法身:十力,四無所畏,大慈大悲,無量善業。如人先念金瓶,後觀瓶內摩尼寶珠」。功德法身是不離色身的,與說一切有部等,生身以外說佛無漏功德法身,是不同的(沒有說法性為法身)。佛像觀,生身觀,法身觀,都是依釋尊而起的憶念思惟。再進觀「十方諸佛」:這要從東方的一佛、二佛,漸漸增多到無量佛;然後觀東南方,南方,一直到現見十方諸佛。從觀像到觀十方佛,是念佛三昧的次第進修。依『坐禪三昧經』,生身觀時,就進念十方佛生身;念佛功德法身後,再念諸佛功德法身。『禪祕要法經』,分為觀像佛與真佛。觀像佛,從一佛像,增多到鐵圍山內充滿佛像;從坐像到行像、臥像,到釋尊入大涅槃。這可見『禪祕要法經』的觀像,是通於像佛及生身的。真佛是不離色身而內有金剛(功德法身)(22)。『觀佛三昧海經』,篇幅很長。「觀相品第三」起,「觀四無量心品第五」止,是觀佛相的觀像。「觀四威儀品第六」中,舍衛城Śrāvastī度老母;上忉利天Trāyastriṃśa為母說法;下忉利天見金(佛)像;至曠野Āḷavī澤降伏散脂Saṃjñeya鬼大將;到那乾訶羅Nagarahāra化毒龍,留影;到拘尸那Kuśinagara降力士;如來臥(入涅槃),與「生身觀」的性質相同。「觀馬五藏相品第七」,那是因為佛像沒有馬陰藏相,所以特立這一品。「本行品第八」,明一切佛的身相功德,都是依觀佛相好而來的。『觀佛三昧經』(多採取傳說)主題,到此可說已告結束。此下的「觀像品第九」,「念七佛品第十」,「念十方佛品第十一」,及「觀佛密行品第十四」,可說是扼要的重說,便於一般人的實際修持。

像觀,先要用眼去審細的觀佛形相,如『思惟要略法』(大正一五‧一九九上)說:

「人之自信,無過於眼。當觀好像,便如真佛(無異)。先從肉髻、眉間白毫,下至於足;從足復至肉髻。如是相相諦取,還於靜處」(23)

『坐禪三昧經』也這樣說:「至佛像所,……諦觀佛像相好,相相明了。一心取持,還至靜處」(24)。諦觀佛像相好明了,是用眼來審細觀察,留下極深刻的印象。其他禪經雖沒有說到,但這是必要的。如『觀佛三昧海經』說:「觀白毫光,闇黑不現,應當入塔,觀像眉間,一日至三日」;「若坐不見(佛)眼,當入塔觀」;「若不見(佛耳)者,如前入塔,諦觀像耳,一日至十四日」;「若不能見胸相分明者,入塔觀之」(25)。這樣的一再說到入塔觀像,那時的佛像,多數是供奉在佛塔中的(26)。先以眼取佛像相好,然後到靜處去閉目憶念觀像;如不見,也就是不能明見像相,那末再到塔裏去觀佛像相。『大寶積經』的『摩訶迦葉會』說:「若於氈上、牆壁之下,造如來像」;大精進菩薩「持畫氈像入於深山。……在畫像前,結跏趺坐,正身、正念觀於如來」(27)。這都是用眼來諦觀佛像的明證;特別在「牆壁之下」造像,是為了適合靜坐平視觀佛的。諦觀像相明了以後,要觀佛像了,如『坐禪三昧經』說:「還至靜處,心眼觀佛像,令意不轉,繫念在像,不令他念」(28)。「心眼觀」,是心如眼那樣的觀像,是閉目的觀念。依『佛說觀佛三昧海經』卷九(大正一五‧六九〇下)說:

「結跏趺坐,繫念一處。隨前眾生繫心鼻端,(或)繫心額上,(或)繫心足指。如是種種隨意繫念,專置一處,勿令馳散,使心動搖。心若動搖,舉舌拄顎,閉口閉目,叉手端坐,一日至七日,令身安隱。身安隱已,然後想像」(29)

依此,在觀像前,先要靜坐,使身心安隱。如平常靜坐而身心安定的,當然不必用這一準備了。說到正觀佛像,有逆觀與順觀:「逆觀者,從足逆觀乃至頂髻;順觀者,從頂至足」(30)。『觀佛三昧海經』也這樣說:「如是(逆觀順觀)往返,凡十四遍,諦觀一樣,極令了了。觀一(像)成已,出定、入定,恒見立佛在(修)行者前」。然後觀二像、三像等(31)。一直要觀到「心眼見佛像(三十二)相光明,如眼所見,無有異也:如是心住」;「是為得觀像定」(32)。觀(念)佛三昧,要先修像觀;像觀成就,再進修「生身」、「法身」、「十方佛」。古代的進修次第如此。

念佛三昧的修習,與不淨觀、地遍處等相同,都是先以眼取相分明,然後閉目[垂簾]憶念觀想。起初是先觀一相,然後擴大,如從一骨到骨骸處處,從一佛到佛像遍滿等。這是勝解作意adhimokṣa-manaskāra,也就是平常說的假想觀。勝解作意的念佛,達到:「能見一佛作十方佛,能見十方佛作一佛」;「見一切諸佛來入一佛身中」;「正遍知諸佛心智無有限礙,我今禮一佛即禮一切佛,若思惟一佛即見一切佛」(33)。從臍出一一佛,還入人臍(34)。這是從觀念中,達到一切佛即一佛,一佛即一切佛,從自身出佛,佛入自身的境界。這不只是理論化的玄談,在印度是修勝解觀而呈現於自心的。

念佛三昧的修習,是與「易行道」──懺悔等相結合的,如『佛說觀佛三昧海經』卷九(大正一五‧六九一上)說:

「至心求大乘者,當行懺悔。行懺悔已,次行請佛(說法、住世)。行請佛已,次行隨喜。行隨喜已,次行迴向。行迴向已,次行發願。行發願已,正身端坐,繫念在前,觀佛境界令漸廣大」。

在觀佛像達到「一室內滿中佛像」時,就要行懺悔、請佛、隨喜、迴向、發願,也就是天台家所說的「五悔法」。其實,以懺悔為中心的「念佛三品」的行法,與念佛觀深切相關,在開始,「欲觀像者,先入佛塔。以好香泥及諸瓦(?)土,塗地令淨。隨其力能,燒香、散華,供養佛像。說己過惡,禮佛懺悔。如是伏心經一七日,復至眾中,塗掃僧地,除諸糞穢,向僧懺悔,禮眾僧足,復經七日」(35),然後靜坐。如觀佛不明了,或光色不顯,不說是自己的煩惱、散亂,修持不善巧,而認為自己的過去罪業,就誠懇的禮佛、懺悔。『思惟要略法』也說:「若宿罪因緣不見諸佛者,當一日一夜,六時懺悔、隨喜、勸請,漸自得見」。『禪祕要法經』說:「晝夜六時,懺悔諸罪」(36)。念佛三昧與「易行道」的「念佛三品」相結合,與重信的「六念」法門,也見到了關係,如『佛說觀佛三昧海經』卷六(大正一五‧六七四中六七五上)說:

「諸佛心者,是大慈也」。

「一一化佛讚說不殺;讚歎念佛,讚歎念法,讚歎念僧,讚歎念戒,讚歎念施,讚歎念天;讚六和敬,讚慈三昧。如此六念,能生善法;此六念者,是諸佛因。佛心者是六念心,因六和敬而得此法:欲成佛道,當學佛心」。

從觀佛身相而觀佛心,佛心是以大慈為本的,而慈心又是從「六念」為因而生起的。這樣,成佛應學佛心,學佛心應學「六念」,六念是以念佛為先的。所以,「菩薩法者,唯有四法。何等為四?一者、晝夜六時,說罪懺悔;二者、常修念佛,不誑眾生;三者、修六和敬,心不恚慢;四者、修行六念,如救頭然」(37)。這些,就是重信菩薩所修行的。

上文說過,念佛能滅罪,「稱名」以外,主要是觀佛相好的念佛三昧。如『禪秘要法經』說:「未來眾生罪業多者,為除罪故,教使念佛」;「此名觀像三昧,亦名念佛定,復名除諸罪」;「貪淫多者,先教觀佛,令離諸罪,然後方當更教……數息」(38)。鳩摩羅什所傳的五門,念佛是治(貪、瞋、癡、尋思)等分的,但末了也說:「是名念佛三昧,除滅等分及餘重罪」(39)。在觀佛的種種相中,觀「白毫」相的功德最大,如『觀佛三昧海經』說:「能須臾間念佛白毫,令心了了,……除卻九十六億那由他恆河沙微塵數劫生死之罪」;「設復有人但聞白毫,心不驚疑,歡喜信受,此人亦除卻八十億劫生死之罪」(40)。眾生的罪業真重,觀佛見佛的功德真大!

觀佛色身的念佛三昧,成為「大乘佛法」的一大方便。這本從大眾部系而來,傳入西北印度(及各地),顯然的受到部派佛教者所採用,成為五門禪法之一。五門禪是初學禪法者的對治方便,所以『坐禪三昧經』說:「行者(修五門)雖得一心,定力未成,猶為欲界煩惱所亂,當作方便,進學初禪」(41)。「念佛者,令無量劫重罪微薄,得至禪定」(42)。念佛三昧是可通於聲聞乘的,如『禪秘要法經』說:「聞佛說此觀佛三昧,……成阿羅漢」(43)。『觀佛三昧海經』,也有成阿羅漢的記錄;「悉於毛端了了得見,見已歡喜,有發無上菩提心者,有發聲聞、緣覺心者」(44)

註解:

[註 21.001]『佛說觀佛三昧海經』卷一(大正一五‧六四七下)。

[註 21.002]『雜阿含經』卷二九(大正二‧二〇七中──二〇八上)。『相應部』(五四)「入出息相應」(南傳一六下‧一九三──一九六)。各部廣律的殺戒,載說到這一因緣。

[註 21.003]『雜阿含經』卷二九(大正二‧二〇九下──二一〇上)。『增支部』「九集」(南傳二二上‧一一──一二)。

[註 21.004]『修行道地經』卷二(大正一五‧一九一下──一九二中)。

[註 21.005]『瑜伽師地論』卷二六(大正三〇‧四二八下)。

[註 21.006]『五門禪經要用法』(大正一五‧三二五下)。

[註 21.007]參閱拙作『空之探究』(六八──七一)。

[註 21.008]覺音Buddhaghoṣa的『清淨道論』,為了以十遍處為淨觀,改後二為光明遍āloka-kasiṇa與限定虛空遍paricchinnākāsa-kasiṇa,這大概是赤銅鍱部Tāmraśāṭīya瑜伽行者所修改的。

[註 21.009]『禪秘要法經』卷上(大正一五‧二四四中──下‧二四八下)。

[註 21.010]『思惟要略法』(大正一五‧二九八下)。

[註 21.011]參閱拙作『說一切有部為主的論書與論師之研究』第八章(三九四──四〇六)。

[註 21.012]『出三藏記集』卷九(大正五五‧六五上──中)。

[註 21.013]『禪秘要法經』卷下(大正一五‧二六七下)。

[註 21.014]參閱拙作『說一切有部為主的論書與論師之研究』第十二章(六二二)。

[註 21.015]『婆藪盤豆法師傳』(大正五〇‧一八九下──一九〇上)。

[註 21.016]『佛說觀佛三昧海經』卷九(大正一五‧六九二下)。

[註 21.017]參閱拙作『原始佛教聖典之集成』第二章(九一──九四)。

[註 21.018]『達摩多羅禪經』卷下(大正一五‧三二四上──中)。

[註 21.019]『五門禪經要用法』(大正一五‧三二五下──三二六上)。

[註 21.020]『思惟要略法』(大正一五‧二九九上──下)。『坐禪三昧經』卷上(大正一五‧二七六上──二七七中)。

[註 21.021]『五門禪經要用法』(大正一五‧三二七上──下)。

[註 21.022]『禪秘要法經』卷中(大正一五‧二五五上──二五六中)。

[註 21.023]『五門禪經要用法』(大正一五‧三二七上)。

[註 21.024]『坐禪三昧經』卷上(大正一五‧二七六上)。

[註 21.025]『佛說觀佛三昧海經』卷二(大正一五‧六五五中‧六五六中)。卷三(大正一五‧六五六中)。卷四(大正一五‧六六五中)。

[註 21.026]參閱拙作『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第十一章(八六二)。

[註 21.027]『大寶積經』(二三)『摩訶迦葉會』(大正一一‧五一二中‧五一三中──下)。

[註 21.028]『坐禪三昧經』卷上(大正一五‧二七六上)。『思惟要略法』(大正一五‧二九九上)。

[註 21.029]『禪秘要法經』卷中(大正一五‧二五五上)。

[註 21.030]『禪秘要法經』卷中(大正一五‧二五五下)。

[註 21.031]『佛說觀佛三昧海經』卷九(大正一五‧六九一上)。

[註 21.032]『坐禪三昧經』卷上(大正一五‧二七六上)。『思惟要略法』(大正一五‧二九九上)。

[註 21.033]『坐禪三昧經』卷上(大正一五‧二七七上)。『五門禪經要用法』(大正一五‧三三〇上)。『佛說觀佛三昧海經』卷一〇(大正一五‧六九五上)。

[註 21.034]『五門禪經要用法』(大正一五‧三二六上)。

[註 21.035]『佛說觀佛三昧海經』卷九(大正一五‧六九〇下)。

[註 21.036]『思惟要略法』(大正一五‧二九九下);『五門禪經要用法』(大正一五‧三二七下)。『禪秘要法經』卷中(大正一五‧二五二上)。

[註 21.037]『佛說觀佛三昧海經』卷七(大正一五‧六八二中──下)。

[註 21.038]『禪秘要法經』卷中(大正一五‧二五五上二五六下二五八中)。

[註 21.039]『坐禪三昧經』卷上(大正一五‧二七七中)。

[註 21.040]『佛說觀佛三昧海經』卷二(大正一五‧六五五中)。

[註 21.041]『坐禪三昧經』卷下(大正一五‧二七七中)。

[註 21.042]『思惟要略法』(大正一五‧二九九上)。『五門禪經要用法』(大正一五‧三二七上)。

[註 21.043]『禪秘要法經』卷中(大正一五‧二五六下)。

[註 21.044]『佛說觀佛三昧海經』卷三(大正一五‧六六一上)。卷二(大正一五‧六五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