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海涓滴

印順導師重視「整體的佛教」,因此他認為:「佛教每一階段的聖典,都是代表著時代佛教,成為時代佛教的指導方針。它是佛法在活躍的進行中,適應人類,而迸出智慧的光明,留下了時代佛教的遺跡。」

吾人以為,近代學人或行者所撰述的「法義饒益文章」也可以作如是觀。職是之故,本版將以短篇佛法專論或小品心得分享,提供網友一處「廣學多聞、受用法味」之園地,歡迎網上法友們分享心得或回應討論。

版主林建德教授簡介:

林教授於台大哲學系取得博士學位,任教於佛教慈濟大學宗教與人文研究所(2007年8月~迄今),林教授探索東方哲學暨宗教二十餘年,主要研究方向為佛教思想,並旁及道儒二家、西方哲學,尤其推崇印順長老佛學著述。近來亦關注東方暨佛教思想對現今哲學探討的可能啟發,特別是心靈暨意識問題。現已發表中英論文數十篇,並著有《道與空性:老子與龍樹的哲學對話》、《心識與解脫:對比視域下的佛教心意識理論》等書。歡迎諸位法友進站瀏覽、分享心得、參與討論。個人網址/部落格:http://mind-breath.blogspot.tw/

※張貼前請先詳閱:回應規則 & 張貼方法 ;另也提供文字編輯器,方便使用者文書編輯,請參考文字編輯器各元件說明[Basic版] [Full版]。(法海涓滴版主) 

 

真誠面對生命

真誠面對生命

宗教研究不能視為是一般的學術研究,宗教者對於宗教信仰應多同情的理解畢竟宗教的存在直視世間苦難、服務世間受苦之人;若宗教刻意保持距離,甚至顯得冷漠,以此為純然之客觀,未必是件好事。

「依義不依語」

「依義不依語」

當今佛教文獻學、佛典語言學等訓練,被當成佛學研究必備要件,重視梵、巴、藏等語言訓練,從同經異譯之對比校勘,深入佛典的分析探討,也從譯文中的譯詞使用,思索語言與思想的變化、轉化等。

從無明到覺悟

從無明到覺悟

無明是五蘊的不如實知,痛苦以五蘊熾盛苦為最,所謂「無明故苦」,無明苦痛關乎五蘊身心狀態的知與不知。

師徒因緣生生世世

師徒因緣生生世世

宗教信仰關注來世的安樂,使能得到今生苦難的慰藉,然當今「人間佛教」的興起,相對於他方安樂國土的追求,發心立願只想再回苦難世間、濟拔苦痛眾生,期能在五濁惡世中創造人間的淨土。

印順佛學論述之「詮釋循環」

印順佛學論述之「詮釋循環」

《中論》既是「以般若思想通論阿含深義」,也是「以阿含術語展示般若思想」,二種說法可見其一致,皆在於強調阿含和般若是相通的,二說之共同處皆在於《中論》意圖展示般若思想。至於二種主張的差異,或在於說法及強調點的不同,較完整的理解或為「以般若通論阿含術語與法義,進而闡揚般若空性思想」──上述二說皆表達出此意涵,《中論》除通論阿含外也藉以展示般若。 

「舉箸常如服藥」

「舉箸常如服藥」

佛教叢林道場用齋的場所稱「五觀堂」,所謂「食存五觀」,其精神或可分別簡化為:念恩、無愧、防貪、治病、求道五項來概括。五觀分別為:

淺談人間佛教的動物觀

淺談人間佛教的動物觀

在佛教中偶會看似矛盾的說法,如既聽到「人身難得」,唯人可以學佛、唯人可以成佛,但又有眾生皆有佛性、皆可成佛的看法。眾生所指不限於只是人類,而是包含動物等一切有情生命,如動物亦有佛性、亦可成佛。其間之差異涉及到不同佛教經典的教說,各為不同佛教派別的見解,雖有所不同但仍是同中有異。 

出家的心理準備

出家的心理準備

一位朋友問起出家的計劃,我表示一旦決定出家就要做好吃苦的準備。如果打算出家,卻不能放下過往的一切,還存有太多個人主見,還想過優渥的生活,或者打如意算盤、期望獲得些什麼,這樣的出家並不值得鼓勵。 

禮敬與緬懷:一行禪師的佛教貢獻

禮敬與緬懷:一行禪師的佛教貢獻

當代佛教高僧一行禪師於日前(2022.1.22)圓寂,享年95歲(1926年10月生於越南),他是除十四世達賴喇嘛外最為全球所熟知的佛教領袖。禪師在許多人認識佛法的歷程中扮演重要角色,他的著作總是啟發人心,帶給世界和平與寧靜的氣息,其貢獻我姑列以下十點: 

「二諦」思維的普遍性

「二諦」思維的普遍性

佛法關注從世間流轉走向出世間還滅,意即是由凡到聖、此岸到彼岸的過程,既有此彼、凡聖之分,如何兼顧兩個向度的觀照思維,在佛法修行成為必須,「二諦」即是一重要的施設。

P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