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海涓滴

印順導師重視「整體的佛教」,因此他認為:「佛教每一階段的聖典,都是代表著時代佛教,成為時代佛教的指導方針。它是佛法在活躍的進行中,適應人類,而迸出智慧的光明,留下了時代佛教的遺跡。」

吾人以為,近代學人或行者所撰述的「法義饒益文章」也可以作如是觀。職是之故,本版將以短篇佛法專論或小品心得分享,提供網友一處「廣學多聞、受用法味」之園地,歡迎網上法友們分享心得或回應討論。

版主林建德教授簡介:

林教授於台大哲學系取得博士學位,任教於佛教慈濟大學宗教與人文研究所(2007年8月~迄今),林教授探索東方哲學暨宗教二十餘年,主要研究方向為佛教思想,並旁及道儒二家、西方哲學,尤其推崇印順長老佛學著述。近來亦關注東方暨佛教思想對現今哲學探討的可能啟發,特別是心靈暨意識問題。現已發表中英論文數十篇,並著有《道與空性:老子與龍樹的哲學對話》、《心識與解脫:對比視域下的佛教心意識理論》等書。歡迎諸位法友進站瀏覽、分享心得、參與討論。個人網址/部落格:http://mind-breath.blogspot.tw/

※張貼前請先詳閱:回應規則 & 張貼方法 ;另也提供文字編輯器,方便使用者文書編輯,請參考文字編輯器各元件說明[Basic版] [Full版]。(法海涓滴版主) 

 

五蘊非我 vs. 真心梵我

五蘊非我 vs. 真心梵我
  釋迦佛承續《奧義書》所代表的革新思想,亦對古婆羅門教展開批判;[1]然相對於《奧義書》所帶來的內部改革,依舊屬於婆羅門教傳統,佛陀卻對其部份關鍵教義不以為然,儘管佛陀各種修行觀念和方法深受《奧義書》影響;可以說佛教之誕生是接續著《奧義書》傳統的「軸心突破」之再突破。[2]例如《奧義書》雖有「業感輪迴」和「真心梵我」的重要建樹,不過釋迦佛僅接受「業感輪迴」說,卻大力批判「真心梵我」之見,認為《奧義書》真常妙樂的自我說,與現實經驗不符,而是一種形而上的主觀想像與投射;相對的,佛陀主張「諸行無常」、「諸法無我」,以此根本見解和《奧義書》分道揚鑣,甚至分庭抗禮。[3]

保留信仰錯誤之可能

保留信仰錯誤之可能
佛教之所以吸引人,或者令我著迷,其一即在於其理性精神。

意業為重

意業為重
「意業為(最)重」是佛教重要主張,此作為一種命題(proposition),究竟是什麼樣的命題呢?是如「雪是白的」一樣的描述性(descriptive)命題?還是更像是「誠實是善的」之價值性(value)命題?或者當視為是某種宗教語言的表述,一如「上帝存在」、「人有原罪」等?還是三者皆有?
 

兩種超越

兩種超越
佛教有解脫道和菩薩道之分,前者重視自度,關心自己的解脫,後者強調度他,視別人的解脫優先於自己的解脫。雖有乘別之分,但最後皆為超生脫死、證得涅槃,不再受輪迴之苦。

從呼吸到解脫

從呼吸到解脫
安般念(Ānāpānasati)暨呼吸法門是佛陀在世時所強調再三的。這個法門同樣是「淺者修淺、深者修深」。淺者只是安定身心、平穩心情,深者則通達緣起、悟入實相,實現涅槃解脫。以下略從深處來談。

《中論》「有無觀」之辯證結構

《中論》「有無觀」之辯證結構
龍樹《中論》以「非有非無」作為其「有無觀」的綱領,以此延伸察看其間所關聯到的有無並顯的語句,其所開展之相關脈絡,可有如下三個要點:

外道亦是一種道

外道亦是一種道
佛教徒對其它宗教常以「外道」稱之,帶著不太友善的意蘊。

以語言策略說不可說

以語言策略說不可說
從語言策略入手,探討《老子》與《中論》的語言觀,乃是本研究的特點之一。語言策略的概念,乃與不可說相對,而道、佛哲學中不可說命題的強調,又是其中的特色,因此從語言策略掌握道、佛的語言觀或語言哲學,應是可嘗試的新進路。進言之,佛、道語言哲學的特色之一,乃是在實際運用、教化的層面上,展示出其獨特性。而此語用面向具體的展示之一,即是語言策略或技藝的運用。而且《老子》與《中論》不僅僅提出其語言策略的觀點,事實上也善用此語言策略來作表述,此點實不容輕忽。

回到「法」的根本

回到「法」的根本
印順法師一部講解「阿含」佛典的書,為了避免僅是「小乘佛法」的誤解,特意改題為《佛法概論》。

感恩如何契應於佛教的修行──以五毒為例

       感恩有助於佛法修行,如《俱舍論》以五位七十五法對一切法作分類,在「心所有法」中,與無明相應之「小煩惱地法」的忿、慳、嫉、惱、害、恨、誑、憍等,可說是感恩心之不足;相對的,若有充足感恩則不易生起此等煩惱。再就唯識五位百法之劃分,貪、瞋、癡、慢、疑等為「根本煩惱」(mūla-kleśa),其中瞋、慢、疑等可說是感恩之欠缺,而感恩的培養可相應於「善心」(如慚、愧、無瞋、不害等),而可免除或減少忿、恨、惱、嫉、慳、誑、諂、害、憍等「隨煩惱」的作用。

P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