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海涓滴

印順導師重視「整體的佛教」,因此他認為:「佛教每一階段的聖典,都是代表著時代佛教,成為時代佛教的指導方針。它是佛法在活躍的進行中,適應人類,而迸出智慧的光明,留下了時代佛教的遺跡。」

吾人以為,近代學人或行者所撰述的「法義饒益文章」也可以作如是觀。職是之故,本版將以短篇佛法專論或小品心得分享,提供網友一處「廣學多聞、受用法味」之園地,歡迎網上法友們分享心得或回應討論。

版主林建德教授簡介:

林教授於台大哲學系取得博士學位,任教於佛教慈濟大學宗教與人文研究所(2007年8月~迄今),林教授探索東方哲學暨宗教二十餘年,主要研究方向為佛教思想,並旁及道儒二家、西方哲學,尤其推崇印順長老佛學著述。近來亦關注東方暨佛教思想對現今哲學探討的可能啟發,特別是心靈暨意識問題。現已發表中英論文數十篇,並著有《道與空性:老子與龍樹的哲學對話》、《心識與解脫:對比視域下的佛教心意識理論》等書。歡迎諸位法友進站瀏覽、分享心得、參與討論。個人網址/部落格:http://mind-breath.blogspot.tw/

※張貼前請先詳閱:回應規則 & 張貼方法 ;另也提供文字編輯器,方便使用者文書編輯,請參考文字編輯器各元件說明[Basic版] [Full版]。(法海涓滴版主) 

 

人生苦痛處處

佛教說「人生是苦」,最為人所知的是「八苦」之說——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愛別離苦、怨憎會苦、求不得苦、五陰熾盛苦然而人生苦痛處處,未必只有這八種苦的分類,而可能還有很多(如「十苦」逼迫),甚至複合八苦中多種苦痛的聚集。

信仰關懷與信徒情感

學術與信仰分際的拿捏,不是件容易的事,兩者雖存在界線,卻又不是截然二分,畢竟在宗教的研究上,既要出乎其外也要深入其中。如果只知道出乎其外,有可能「旁觀者『迷』」,相對的「當局者『清』」,沒有走到裡面去,再怎麼看都只是霧裡看花,而難以鞭辟「入裡」。

善聽諍言

從別人對自己的態度可看出自己是什麼樣的人。孔子說「友直、友諒、友多聞」,可知「友直」是朋友之間一重要的人格特質;既為朋友就該坦誠相見直言不諱,如果遮遮掩掩、轉折彎曲,這不是朋友所當為。

僧才培養

慈濟志業發展至今已有58年歷史,開創了特有的人間佛教,「以善門入佛門」,建立以慈善為特色的佛教修行法門,走出其自身的漢傳佛教實踐特色。

「大小共貫」之辯證平衡

 「人間佛教」為對治神化和鬼化的佛教,包括神秘化的佛教,尤其印順法師的「人間佛教」提倡「以人為本」,重於人間經驗的現實,而反對神本的佛教。

宗教體驗之實與虛

宗教體驗作為一種意識經驗,其可信度亦是引人關注的課題,如印順法師以「美麗而險惡的歧途」來形容,可知宗教神秘經驗的利與弊、美麗與險惡。

慈濟人文價值的學術轉向

九月初慈濟慈善基金會在美國哈佛大學舉辦證嚴上人思想研討會,對於學術研究是越來越重視了。

學術與信仰的分際

一般學者學術研究主題的選定大致有兩種:一是自己想做的研究主題,另一是別人希望你做的。自己想要做的研究是自動自發,盡一切可能去收集和閱讀相關材料,以及進行深度的思考探索,而別人希望你做的,或是因為人情所託,或是有利可圖等,勉為其難的交差了事。

人生目標

人的一生可說有三大目標:第一是人品,我們常說品格是一個人最重要的,教育之「德智體群美」,德育永遠放在最前面,所以不論從事各行各業,都要做一個有道德的人,進而成為人格完滿者。

道德與健康

 道德的人一定比較健康嗎?如果就佛教的因果業報說,或者德福一致的觀念,健康乃至於長壽的人是比較有福報的,而福報來自於德性的涵養與德行的累積,意即佛教所說的「福德資糧」。

P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