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海涓滴

印順導師重視「整體的佛教」,因此他認為:「佛教每一階段的聖典,都是代表著時代佛教,成為時代佛教的指導方針。它是佛法在活躍的進行中,適應人類,而迸出智慧的光明,留下了時代佛教的遺跡。」

吾人以為,近代學人或行者所撰述的「法義饒益文章」也可以作如是觀。職是之故,本版將以短篇佛法專論或小品心得分享,提供網友一處「廣學多聞、受用法味」之園地,歡迎網上法友們分享心得或回應討論。

版主林建德教授簡介:

林教授於台大哲學系取得博士學位,任教於佛教慈濟大學宗教與人文研究所(2007年8月~迄今),林教授探索東方哲學暨宗教二十餘年,主要研究方向為佛教思想,並旁及道儒二家、西方哲學,尤其推崇印順長老佛學著述。近來亦關注東方暨佛教思想對現今哲學探討的可能啟發,特別是心靈暨意識問題。現已發表中英論文數十篇,並著有《道與空性:老子與龍樹的哲學對話》、《心識與解脫:對比視域下的佛教心意識理論》等書。歡迎諸位法友進站瀏覽、分享心得、參與討論。個人網址/部落格:http://mind-breath.blogspot.tw/

※張貼前請先詳閱:回應規則 & 張貼方法 ;另也提供文字編輯器,方便使用者文書編輯,請參考文字編輯器各元件說明[Basic版] [Full版]。(法海涓滴版主) 

 

養病即養心

養病即養心

人一旦生病或病倒,心隨「身」轉,注意力拉回到身體,只想把身體調養好,這樣的「養」存在著積極性的正面意涵。

安般念小詩

(1

從呼吸通向心靈

再回歸到身體

身心的兩端

呼吸作橋樑

受苦與覺知

受苦與覺知

不管是「人生是苦」,或是「人生有苦」,「苦」是真切存在於世的,佛教的核心關注即在於此,以「四聖諦」統攝苦與滅苦的過程,解脫道重於自身苦的斷除,菩薩道關心他人苦的超越。

「大乘是精神主義」

「大乘是精神主義」

木村泰賢在《根本佛教解脫道論》書中表示:「大乘是精神主義」,他說:「相對於小乘教的形式主義,標榜精神主義而立的,即是大乘教。真正的佛教徒絕非囫圇吞棗的接受佛陀所定的一時性規定與教法。立於參預佛陀精神之立場的,即是大乘。」(頁154

佛教之「光」

佛教之「光」

《觀無量壽經》是淨土三經之一,記述十六種彌陀淨土的觀修法門,因此又稱「十六觀經」。其中首觀為「日觀」,這自是關乎阿彌陀佛「無量光」之指涉,太陽、太陽光或簡稱「光」,成為阿彌陀佛、無量壽佛最主要的法相特徵之一。

信仰的人生觀

信仰的人生觀

有信仰的人、而且信仰虔誠,所過得生活和一般人有什麼不同呢?就佛教信仰來說,對信者來說無疑是「道心第一」,既是「道心第一」,所有一切都微不足道,皆可視為「道心」的測試。 

價值實現為意識研究背後之要務

價值實現為意識研究背後之要務

  人類對美善價值追求的歷史,遠在現代科學發展之前;不論古往今來價值探索總是優位於知識建構,知識亦也是助於價值實現,讓人們得以過美好生活。華萊士在《冥想科學》一書,首章「冥想科學的原則」即指出意義人生之要件,認為科學的目的本應為人類謀求幸福,但相對的,在化約論主導的科學研究卻離此目標愈來愈遠,造成各種不平衡的狀態,因此他呼籲重視古老的冥想傳統,強調其與科學間的互補性,以追求真正有意義及幸福的生活。[1]

生生世世再來人間

「再來人間」

印順導師說:「願生生世世在這苦難的人間,為人間的正覺之音而獻身!」相近的說法在其著述中不時出現,呂勝強先生曾表示印順導師是「佛教史上第一位「願生生世世再來人間」的人菩薩行宗師」,這裡的佛教史應是特指中國佛教史,畢竟印度龍樹菩薩等,亦復如是發願。

「入世佛學」

「入世佛學」

「入世佛教」(Engaged Buddhism,亦有譯為「左翼佛教」)是當今佛教信仰發展的趨勢;不只是「入世佛教」,亦當發展「入世佛學」(Engaged Buddhology)。

智慧是一種能力

智慧是一種能力

倘若哲學是「求道」的過程,此「求道」亦在於「修道」;當今哲學的局限之一,在於哲學家不談修行或少談修行。

P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