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海涓滴

印順導師重視「整體的佛教」,因此他認為:「佛教每一階段的聖典,都是代表著時代佛教,成為時代佛教的指導方針。它是佛法在活躍的進行中,適應人類,而迸出智慧的光明,留下了時代佛教的遺跡。」

吾人以為,近代學人或行者所撰述的「法義饒益文章」也可以作如是觀。職是之故,本版將以短篇佛法專論或小品心得分享,提供網友一處「廣學多聞、受用法味」之園地,歡迎網上法友們分享心得或回應討論。

版主林建德教授簡介:

林教授於台大哲學系取得博士學位,任教於佛教慈濟大學宗教與人文研究所(2007年8月~迄今),林教授探索東方哲學暨宗教二十餘年,主要研究方向為佛教思想,並旁及道儒二家、西方哲學,尤其推崇印順長老佛學著述。近來亦關注東方暨佛教思想對現今哲學探討的可能啟發,特別是心靈暨意識問題。現已發表中英論文數十篇,並著有《道與空性:老子與龍樹的哲學對話》、《心識與解脫:對比視域下的佛教心意識理論》等書。歡迎諸位法友進站瀏覽、分享心得、參與討論。個人網址/部落格:http://mind-breath.blogspot.tw/

※張貼前請先詳閱:回應規則 & 張貼方法 ;另也提供文字編輯器,方便使用者文書編輯,請參考文字編輯器各元件說明[Basic版] [Full版]。(法海涓滴版主) 

 

不與人爭

不與人爭

有人的地方就有紛爭,面對紛爭既不可避免,每個人自要有一套處世哲學,尤其在菩薩的修行中,更是一種自我磨練,在人群中覺知煩惱、砥礪心性。

正道人生

正道人生

佛教以「八正道」為修行──「正見、正思維、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分別可統攝為「戒定慧」之「三學」,使能抵達涅槃之解脫,而既是「轉凡成聖」,此「正道」實則為「聖道」,八正道分實則是八聖道分(巴利語Ariyo aṭṭhaṅgiko maggo,梵語Ārya aṣṭāṅga mārgaḥ),但由於八聖道八支皆是以「正」開頭,如正見為Samyak-dṛṣti(巴Sammā-diṭṭhi),也因此又稱「八正道」。

回歸身體的聞思修

回歸身體的聞思修

聞思修是佛法智慧修學的方法與過程,其中聞思不當只限定於經教典籍上,聞思的對象還包括自己的身心——如實觀察身心的現象,聽聞自己身體的反應,思維身心所處狀態,這皆可視為是聞思工夫的實踐。

師徒互動

師徒互動

印順、證嚴師徒因緣不可思議,然兩位僧人行事風格大不相同。印順導師知識性格濃厚,著重於思想理論,證嚴上人則是實務、實踐取向,追隨者普及社會各階層,上至知識份子、權貴富豪,下至草根人物、老弱婦孺等。

利他中完成自利

利他中完成自利

大乘佛教的修行大致總括為智慧與慈悲,上求佛道,下化眾生」即是悲、智的體現。除以上下」來概括,亦可藉內外」來統攝,修行是內修外行」,內修智慧、外行慈悲。

學術化的佛教

學術化的佛教

聖嚴法師表示:「我們需要人間化、現代化、學術化、實踐化的佛教。」所謂的學術化佛教,其認為是透過高深的研究,使得佛教不至於被民間信仰同化。[1]

佛教智慧的特色

佛教智慧的特色

智慧是佛教的特色,佛教的特色在智慧,那什麼是佛教智慧的特色?大致可從以下三點來說:

知識、思想與智慧

知識、思想與智慧

世上會讀書、讀很多書的人為數不少,不過有知識是否代表有思想?專業領域的知識成就,如醫師們對自身的醫學知識相當熟悉,醫術也很高明,但平時若對人生、生命的觀照有限,缺乏人文向度的思維探索,恐難稱得上是有思想的人。換言之,思想關乎一個人的人文素養,光是科學知識是不夠的。

印順導師的福報

印順導師在<遊心法海六十年>一文開頭表示:一生為學「福緣不足‧勉力而行」,之所以修建道場稱「福嚴精舍」,即在於福德因緣有限,認為自己研求佛法而成就有限,只由於福緣的不足,也在該節末尾表示衰弱多病的因緣,浪費他太多的寶貴時間,感嘆:「求學而沒有能長期的接受教育,自修而又常為病魔所困,這不都是沒有福報的明證嗎!福緣不足,是無可奈何的事,只有憑著堅定的意願,不知自量的勉力而行!」

從緣覺到圓覺

從緣覺到圓覺

  佛教有一類修行人,相對於「聲聞」之隨佛法修行,其雖未聽聞佛教真理,卻能直就「緣起」悟入解脫,無師自通、自證菩提,稱作為「緣覺」;猶如「聲聞」重於自身證果,如此之「緣覺」又意譯為「獨覺」──獨自覺悟,若音譯則為「辟支佛」(梵Pratyeka-buddha,巴Pacceka-buddha)。

Pages